黃柏山

黃柏山

黃柏山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向南暖溫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為15.2℃,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是消暑避夏的好去處。境內山青水秀,險艷幽深,溪水長流,植物種類繁多,兼具南北植被成分,共有2116種,屬國家保護的有水杉、古銀杏、金錢柳、鵝掌楸等;動物種類十分豐富,共有371種,屬國家保護的有戴勝、白冠長尾雉、商城肥鯢、金錢豹、豪豬、狍子等。享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避暑勝地”、“娃娃魚故鄉”等美譽,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風景明珠。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黃柏山黃柏山

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商城縣南部,大別山腹地,距商城縣城60公里,豫、鄂、皖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公園經營總面積4010公頃,分為九潭谷山水觀光區、九峰尖登山探險區、大牛山森林沐浴區、界巴沖生態遊覽區、黃柏山佛教文化區5個功能分區(景區)。2001年8月建立省級森林公園,2006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與原來的國有商城黃柏山林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

黃柏山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向南暖溫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為15.2℃,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 ,是消暑避夏的好去處。境內山青水秀,險艷幽深,溪水長流,植物種類繁多,兼具南北植被成分,共有2116種,屬國家保護的有水杉、古銀杏、金錢柳、鵝掌楸等;動物種類十分豐富,共有371種,屬國家保護的有戴勝、白冠長尾雉、商城肥鯢、金錢豹、豪豬、狍子等。享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避暑勝地”、“娃娃魚故鄉”等美譽,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風景明珠。

特色景觀

森林景觀

紅綠掩映的小林海原始森林、天池千畝竹園、大牛山萬頃松濤、界巴沖映山紅、前河紅葉林、王后沖

黃柏山黃柏山

紫荊園等森林景觀遍布山間。景區多為人工林及天然闊葉林,林相整齊,森林覆蓋率高達97%。四季景色各異:春天鮮花滿山,生機盎然;夏天林深葉茂,林海濤濤,飛瀑流泉;秋天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天銀裝素裹,青松傲雪,景色煞是好看。

自然景觀

蒼勁挺拔的古銀杏、迎客松、麻櫟王、搖錢樹、青檀等古樹名木各領風騷;鬼斧神工的九峰尖、九潭溝、蠟燭山、磨盤腦、棋盤石、酒罈子、將軍石、吠犬石、報曉峰等奇峰異石星羅棋布;如夢似幻的九峰雲海、萬家山晚霞、黃柏山天池、白布岩瀑布、三潭映月、一線瀑、銅鑼潭、萬丈崖瀑布等雲海幽潭飛瀑氣象萬千,各具風騷;黃柏山盆地、跑馬場山頂草地等地文景觀為大別山區所罕見。

人文景觀

歷史遺蹟眾多。歷史悠久、聞名三省建於明代的“楚豫禪宗”法眼寺、開山祖師無念禪師的墓塔息影

塔、明代大思想家、文學家李贄講學的花潭書院、久負歷史傳說的黃花天子廟、勝卦尖、跑馬場、百戰坪、撂腳河、姑嫂潭等人文景觀枚不勝數。

物產資源

物產資源豐富。有清香怡人、回味無窮的黃柏山九峰雲尖茶,有別具風味的花兒菜、苦菜、竹筍、香菇、厥菜、貫眾、黃柏山甜杮等土特產品,有治風濕、暈眩有奇效的天麻,清熱解毒的黃櫱,滋陰補腎的茯苓,人間仙草靈芝、藥食兼具的桔梗等全國知名名貴中藥材。

景區分布

根據黃柏山的風景資源特點及現狀,將黃柏山劃分為四個景區:黃柏山景區、大牛山景區、界巴沖景區和九峰尖景區。

黃柏山景區

黃柏山黃柏山

(1)息影塔群:無念禪師系法眼寺開山祖師,亦稱祖師塔,系明代進士、七省經略梅之煥為紀念其友無念禪師於天啟丁卯年(1621年)所建,保存較為完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息影塔高8.45米,均為精雕細琢的花崗岩石塊鑲砌。塔體八方四層,每層檐下有石雕斗拱,斗拱以上每個轉角處均嵌一石雕龍頭。據說當年龍嘴街環,環系風鈴,風搖鈴動,鈴聲清脆悅耳,非常動聽。第一層塔前眉鐫刻“息影塔”及17個小字,第三層每面均有兩個陰篆字,第四層每方陰刻梵文,上為葫蘆元金頂。塔前置一石案,為鄉民祭祀之處,至今紙灰未冷,香火不斷。塔後平台突起,相傳為無念禪師安葬處。全塔32個塔角,嵌有石鳥,鳥嘴銜環,為掛鈴用,其風搖鈴動,松濤和鳴,極俱風韻。在息影塔四周近300米範圍內,還有7個高約1至3米不等的小塔,相傳是無念禪師的弟子們死後修建的,其目的是為了護衛祖師塔,塔正前50米處有一息影塔院。該塔群建造精細,石工奇巧,玲瓏古樸,秀美峭立,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2)古樹迎賓:在息影塔的左前方有一株已有五百年歷史的古松,樹分兩層,中間展出一分枝,枝葉相斜,有作迎客之勢,甚是壯觀。在息影塔右前方有

黃柏山景區黃柏山景區

一株古麻櫟,也就是俗稱的柞樹,相傳為大思想家李贄所栽,算來也有四百餘年,當年李贄在此講學,曾依樹而作畫,想必畫的也是那株古鬆了。
(3)魚鱗瀑:在三道橋處有魚鱗瀑,壁高約50米,寬30米,正中一股瀑布貼壁而下,水紋狀似魚鱗,瀑下小潭,潭清魚游,橋下亦有一段飛瀑,奔流而下,直瀉谷底。
(4)飛練瀑:至三道橋,有一面寬60米,高40餘米的黑坳石坡,石坡上有瀑,如飛練舞動,甚為壯觀;坡上苔蘚眾生,均為圓弧形,一輪輪向心而長,壯如朵朵牡丹盛開,可謂是惟秒惟俏,盡顯自然之力之神奇。

九峰尖景區

(1)古廟遺風:位於林場老場部,為法眼寺古剎遺址,寺後北依蛇山,南靠龜山。法眼寺為明萬曆年間,無念禪師創建,取名法眼寺,意謂佛教中心,俗稱大廟。寺院占地4000平方米,五層,房舍130餘間,寺僧200餘名,下轄數十座寺院,寺僧1500餘人。每日晨鐘暮鼓,佛燈灼爍,香菸裊裊,遊人不絕。無念摯友,文學家李贄,七省經略梅之煥曾到此。此寺屢遭拆毀,原寺已蕩然無存,門前尚存兩尊石獅,雖遭“文革”損毀,仍不失當年八面威風的雄姿,門前兩棵銀杏,相傳已有千年歷史,右雌左雄,也有一說兩顆皆雄,直徑2米有餘,數人合圍,枝繁葉茂,蔭天蔽日,蔚為壯觀。
(2)迎客松:寺南為小界嶺,通湖北麻城,山角處有一迎客松,一抱余,樹身鱗狀,冠蓋如傘,斜身張望,如迎賓客,樹勢優美壯觀,可謂黃柏山之勝景。
(3)盤根小道:小界嶺樹茂林深,盤根交錯,林間小道的樹根條條相接,如自然台階,人行其上不但安全,而且非常舒服,想必即使是在偉大的設計師也無法設計出如此美妙的環境。

黃柏山黃柏山

(4)小林海:系樹齡有200多年的原始森林,面積300畝。高大的黃山松林,直聳雲端,實為罕見。林內空氣濕潤,藤蔓纏繞,生長著天麻、茯苓等珍貴藥材,有大別山“天然氧吧”之稱。在森林入口處巍然聳立著一棵千年古松,枝葉蒼勁虬曲,如一雙巨手伸展開來,酷似黃山的迎客松,許多遊客經常留影於樹下。爬上山項,就是鄂、豫、皖三省交界處了。在這裡可以“體驗一腳踏三省”以及“雞鳴聞三省”的感受。在不遠處的嶺脊上,有刻著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三省省名的界碑。許多遊客來到這裡,必在此攝影留念。
(5)林海碧波:沿小界嶺山脊向前,有大片水杉林,樹林茂密,從嶺上回望林場,只覺碧濤洶湧,霧氣騰騰。
(6)姑嫂澗:又名姑嫂潭,潭上是一個落差近50餘米的瀑布,飛流而下,潭後為農田風光。傳說是當年當地有一農家姑嫂二人和睦相處,親如姐妹。一次姑嫂二人在潭邊洗衣,嫂子不慎落於潭中,小姑儘管不識水性,但毫不猶豫跳進潭中,挺身相救,最後雙方溺水身亡,後人為紀念二人,將此潭取名姑嫂潭。潭面800平方米,潭深5米,潭邊是大面積的花崗石平台,可供遊人休憩和開篝火晚會。
(7)萬丈隘:在姑嫂澗前一公里處,地勢險要,人跡罕至。隘上有瀑,瀑高百米,自頂而下,水寬五六米,方圓幾里能聞其聲,為景區內最大的一支瀑布。

界巴沖景區

(1)蟹石潭:相傳黃花天子兵敗走過無路,河蟹不忍天子被擒,在此相攔宋軍,楊門女將楊臘紅槍挑巨蟹,蟹血流成河,死後成石,永垂而不朽,那鮮血現已經化成了瀑布,石下成潭。
(2)銅鑼潭:潭上高40佘米的大瀑布,從山腰處直傾入潭,潭下又生瀑,沿石壁飛奔而下,潭圓如銅鑼,水急聲大,響遍全谷。
(3)龍嘯潭:相傳黃花天子軍行此,乾渴難忍,對行軍作戰很不利,黃花天子對天長嘯而後水從石叢中出,聚而成潭,黃花軍頓時士氣大振,不久戰而勝。
(4)藏龍澗:相傳黃花兵寡,而宋軍盛,黃花以退為進,引宋軍入山,黃花藏軍埋伏於此。
(5)趕石澗:黃花的軍師龍天飆,晝觀地勢,發現澗中大石如船,小石如蝦兵蟹將,心中不解,於是夜觀星象,知是天兵天將來助,於是告知黃花天子。次日黃花軍夜襲宋軍,宋軍大敗。
(6)品碧潭:黃花軍大勝後行軍,將士口渴,黃花天子前指說前有碧水可飲之,軍士一看果然有一落瀑,於是眾人伏地而飲,故得名品碧潭。
(7)盆景樹:沿河而下有一處,一棵老樹幹不足一米五,胸圍近一米,乾已腐朽,但上面仍有由處新枝,身置叢石之中,如山中一盆景,難得一見。
(8)亂石堆:黃花天子與宋軍交戰處,死屍遍野,後化作石頭。
(9)盆景石:石高達5米餘,石上生兩黃山松,遠觀如一盆景,置於山谷之中。
(10)試刀石:當年黃花起義 ,斬石為誓。黃花武技高超,挑石半空舉刀斬為兩截,石飛落此而成。

大牛山景區

(1)蠟燭山:蠟燭山峰如紅燭,夕陽時尤為壯觀。成因是由於蠟燭山岩石內含鐵礦,以前因森林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從而使大量岩石裸露,鐵離子被氧化,最終形成這一奇觀。
(2)群松嶺:此一帶奇松怪石見常,石多巨石,形狀各異,松生其中,或從崖石中橫空而出,樹形因風向和山勢而形成,冠多分層,形狀之美勝迎客之松

黃柏天池黃柏天池

,在此間駐足,可觀四周之景觀,偶有吶喊,則迴蕩于山谷之中,連綿不絕。
(3)將軍石:將軍石高大雄偉,高達十五米左右,中寬頂圓五棱形,東南兩棱間有凹道,攀石可登石頂,頂部平緩,身置其上,豪氣頓生,榮辱皆忘。“登山峰而小天下”用此恰如其分。細觀巨石,其頂如冠,下如人的面部,五官皆露,威武雄壯,如大將軍觀山。石側旁生迎客松,平添了幾許雅調。

2、黃柏天池遊覽線包括天池景觀和毛竹公園。
(1)黃柏天池:黃柏天池實際上是一座五十年代修建的水庫,它是省水利發電落差最大的水庫,最大水面積1萬平方米最大儲水量約10萬立方米。當水庫蓄滿水時,山水互相映照,水天一色,加之四面青青翠竹的陪襯,景色十分秀麗。
(2)竹林公園:天池後為大片竹林,面積在千畝以上,以大牛山林點為中心,林中有溪流,最後注入天池
,松林掩映,風光如畫。九峰尖景區九峰尖山高路遠,人跡罕至,作為後期開發。

地理交通

交通便利,有京珠高速、陝滬高速和寧西鐵路從商城境內通過,從商城縣城至長竹園油路可直達景區,沿途可觀賞到百戰坪、法眼寺、息影塔、一線瀑、黃柏山天池等十多處景點。這裡食宿方便,山上山下均有飯店賓館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農家飯美味清香,民間旅館衛生整潔,鄉村民風善良、純樸、熱情,令人留連忘返。

地方風情

民間歌舞

商城縣素有“歌舞之鄉”之稱。民歌種類繁多,主要有革命歷史民歌、新民歌、號子山歌、田歌、小調等,著名的《八月桂花遍地開》歌曲就誕生於商城,《八月桂花遍地開》電影於2006年在商城縣境內攝製;舞蹈有龍燈舞、獅子舞、放蝶舞、花挑、花傘舞、杈傘舞等,花傘舞曾代表中國出席世界青年聯歡節,並獲得銀獎;地方戲曲主要有花籃戲、皮影戲、豫南花鼓戲、咳子戲、灶戲等。

風味小吃

著名的地方特色食品有:蘇仙石鴨蛋豆腐乾、觀廟臭豆腐卷、筒鮮魚、煙燻臘肉、蔥烤鵪鶉起酥肉餡燒餅、油炸酥豆、蜜汁一品果子狸、桂花湯圓、整燉活鱉、板鴨等。

史實傳說

楊臘紅大戰黃花天子

黃柏山黃柏山

傳說南宋時,黃柏山上有一農家子弟,因出身時其母夢見滿地黃花,有一黃龍成煙而入口中後生此子,得名“黃花”。長大後,才智過人,因憎惡官場腐朽,為拯救當地百姓,於黃花嶺上成立“東聖神州九渡蓮花國”,自稱天子(後人稱“黃花天子”),起兵反朝,東並金寨,西伐光州,南征麻城,北占商城,箭射湖廣總兵,威名遠揚,嚇壞了一府三縣的地方官員。
出征黃柏山,討伐黃花天子。楊臘紅用兵奇勇,偷襲黃花頭戰坪,大破黃花九曲陣,馬踏黃花五里山,連勝黃花軍師、大將,與黃花天子決戰百戰坪,攻下黃花寨,追至三教洞,受挫龍頭關,獲助彩雲台(吃聖丹,得神鞭),大破小幽州,殺至河鳳橋。
黃花兵亡灌河,於捨身崖投拴龍潭,屍體倒漂八里灘。楊臘紅錯記還陽丹,厚葬黃花太子崗,病死小幽州,葬身鳳毛山。黃柏山周圍也因此留下了諸多與此有關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地名和故事。

茶姐畫眉

傳說古時候黃柏山非常荒涼,山民生活貧窮,有一年這一帶流傳瘟疫,很多人死去,有位好心的姑娘決心拯救鄉親們。經過千辛萬苦在仙山找到了一種叫“茶”的寶樹,為了儘快帶回樹葉、種籽,姑娘變成一隻美麗的小鳥飛回黃柏山,鄉親們得救了,但她自己卻無法恢復成人形,山民便把這種鳥稱為“茶姐畫眉”。
黃柏山從此有了茶樹生長,這種茶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黃柏山高山雲尖茶”,亦為全國四大名茶—信陽毛尖之一種。

小界嶺

傳說很久以前,黃柏山上盛產珍貴藥材—黃檗,山裡有條青蛇因常飲浸泡黃檗的水而得道成龍後,保佑這裡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天上的火王星聞說後

黃柏山黃柏山

想奪走這裡的所有黃檗,遭到青龍阻攔,便縱火點燃了黃柏山,青龍立刻趕到吐盡體內全部清水,救下了小林海而渴死。人們非常悲痛,就地掩埋了這條青龍,以後成為鄂、豫兩省交界的界嶺。

搖錢樹

學名青錢柳,黃柏山分布較多。其桿不粗不高,枝不繁不疏,葉不大不厚,似皂角樹,一串串花果猶如銅錢相迭,長的七、八片,短的三、四片。

傳說有一個窮人上山打柴,挖回一棵小樹,栽在茅舍前,澆水施肥。小樹節節生長,開花結果後變成了滿樹的銅錢,搖一搖,錢幣叮噹,不愁吃穿。富人眼紅,害死了窮人,霸占了那樹,笑哈哈雙手搖錢,伸手去摟,樹不見了。從此搖錢樹成了人們追尋的希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