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莓素

黃麴黴素是由黃黴菌產生的真菌黴素,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主要損害肝臟功能並有強烈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能引起肝癌,還可以誘發骨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黃麴黴素具有比較穩定的化學性質,只有在280℃以上高溫下才能被破壞,它對熱不敏感,100℃/20小時也不能將其黃麴黴素完全去除。

黃曲莓素

有些食品由於存放不當會發生霉變,凡是霉變的食品都有可能存在黃麴黴素。黴菌易在糧食、油類及其製品和堅果上生長,如花生、棉籽等,乾果類中的核桃、杏仁、榛子,奶製品、乾鹹魚、海米、乾辣椒、乾蘿蔔條等,其中花生及其製品黃麴黴素的含量最高。
為了防止產生黃麴黴素,平時存放糧油和其他食品時必須保持低溫、通風、乾燥、避免陽光直射,不用塑膠袋裝食品,儘可能不囤積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期,儘可能在保存期內食用。生活中可改用茶樹油、橄欖油等不易產生黃麴黴素的植物油。此外,不吃霉壞、皺皮、變色的食品。發霉的中劃藥含有大量的黃麴黴素,不宜再吃。

相關條目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
遺傳性凝血酶原缺乏症
《孤女流浪記》
諾基亞BH-200
豆沙關袁滋摩崖碑
易門龍泉森林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