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以針為之者。 五脈。 五臟之氣也。

圖書名稱: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基本信息

書籍作者: (清)張志聰 著 孫國中,方向紅 點校
出版時間: 2006-10
字 數: 460700字
頁 數: 616頁
印刷時間: 2006-10-01
紙 張: 19.875
I S B N : 9787507727586
包 裝: 平裝
書 價: 38.00元
出 版 社: 學苑出版社
內容簡介
《靈樞經》又名《九卷》、《針經》,還有《九虛》、《九靈》之稱。其書共九卷,即《黃帝內經》十八卷之半,因其為《內經》之半,故取名《九卷》。《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其中《素問》九卷,《靈樞》九卷。秦漢時期本無《靈樞》之名,時人直呼為《九卷》;因首卷《九針十二原》有“先立針經”一語,又稱之為《針經》。之後又有《九虛》、《九靈》之名,均為道家注本。《靈樞》之名,所出最晚,當是唐代中期醫家王冰所定,與其“弱齡慕道,夙好養生”不無相干,因他也為道家之徒,故取名曰《靈樞》。
《靈樞》一書早在北宋嘉祐(公元1056)時國內已無完本,故林億等奉命校勘醫書時,見國內《靈樞》已是殘本,無法校釋而舍之。今日所見之本,是南宋紹興(公元1155)時之醫家史崧的家藏本,而此本正是北宋哲宗時(公元1093)高麗國所獻之本的校對頒行本。北宋哲宗時頒行此書,只作了簡單的校對;南宋紹興時史崧獻出家藏本,雖然也作了校正音釋,實遠遜於北宋嘉祐時林億等校勘《素問》之水平。儘管如此,今日能見《靈樞》全貌,依然要感謝高麗國的進奉和史崧無私的奉獻,否則,《靈樞》一書將早已失傳,成為千古遺憾!
《靈樞》與《素問》二者共成一部《黃帝內經》,從內容上看,古人是先作《靈樞》而《素問》後成,這是因為《素問》中大量引用《靈樞》之章節。《靈樞》多講治病之法,《素問》多言根本源流,二者之間互相補充相互說明,合而成之。《靈樞》最早的注本,宋元以前不可考,直到明代末年,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注本,即馬蒔的《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從而開《靈樞》注本之先河,之後注家蜂起,代不乏人。
圖書目錄
第一卷
九針十二原第一
本腧第二
小針解第三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
根結第五
壽夭剛柔第六
官針第七
本神第八
終始第九
第二卷
經脈第十
經別第十一
經水第十二
經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營第十五
營氣第十六
脈度第十七
營衛生會第十八
第三卷
四時氣第十九
五邪第二十
寒熱病第二十一
癲狂第二十二
熱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雜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第四卷
口問第二十八
師傳第二十九
決氣第三十
腸胃第三十一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
海論第三十三
五亂第三十四
脹論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第五卷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
血絡論第三十九
陰陽清濁第四十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
病傳第四十二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第六卷
五變第四十六
本髒第四十七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論勇第五十
背腧第五十一
衛氣 第五十二
論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第七卷
逆順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水脹第五十七
賊風第五十八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
玉板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
動腧第六十二
五味論篇第六十三
第八卷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五音五味篇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針第六十七
上膈第六十八
憂恚無言第六十九
寒熱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第九卷
通天第七十二
官能第七十三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刺節正邪第七十五
衛氣行第七十六
九宮八風第七十七
九針論第七十八
歲露論第七十九
大惑論第八十
癰疽第八十一
附錄
校勘舉例
“搏、搏”辨析
“匱”字辨析
“卒、猝”辨析
《內經》避諱字初探
後記
易學八圖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節選

先儒有雲。經傳而經亡。非經亡也。亡於傳經者之精而以粗求之深而以淺視之之失其旨歸也。夫靈素之為烈於天下也。千百年於茲矣。然余嘗考漢藝文志曰。黃帝內經一十八卷。而靈樞居其九。素問亦居其九。昔人謂先靈樞而後素問者何也。蓋以素問為世人病所由生也。病所生而弗慎之。則無以防其流。故篇中所載陰陽寒暑之所從。飲食居處之所攝。五運生制之所由勝復。六氣時序之所由逆從。靡弗從其本而謹制之。以示人維持。而生人之患微矣。若靈樞為世人病所由治也。病既生而弗治之。則無以通其源。故本經所論營衛血氣之道路。經脈臟腑之貫通。天地歲時之所由法。音律風野之所由分。靡弗藉其針而開導之。以明理之本始。而惠世之澤長矣。是靈樞素問。為萬世所永賴。靡有息也。故本經曰。人與天地相參。日月相應。而三才之道大備。是以人氣流行上應日。行於二十八宿之度。又應月之盈虧。以合海水之消長。且以十二經脈臟腑。外合於百川匯集之水。鹹相符也。
故本經八十一篇。以應九九之數。合三才之道。三而三之。成九九八十一篇。以起黃鐘之數。其理廣大。其道淵微。傳竹帛而使萬世黎民不罹災眚之患者。孰不賴此經也哉。乃自皇甫士安類為甲乙針經。而玄台馬氏又專言針而昧理。俾後世遂指是經為針傳而忽之。而是經幾為贅旒矣。余憫聖經之失傳。懼後學之沿習。遂忘愚昧。素問註疏告竣。復藉同學諸公。舉靈樞而詮釋之。因知經意深微。旨趣層折。一字一理。確有指歸。以理會針。因針悟證。殫心研慮。雞鳴風雨。未敢少休。庶幾藉是可告無罪乎。俾後之人讀素問而嚴病之所以起。讀靈樞而識病之所以瘳。則臟腑可以貫通。經脈可以出入。三才可以合道。九針可以同法。察形氣可以知生死壽夭之源。觀容色可以辨邪正美惡之類。且也因九針而悟洛書之妙理。分小針而並識河圖之微情。則前民用而範圍不過者。大易之道統乎是矣。則利民生而裁成不遺者。墳典之傳亦統乎是矣。敢以質之天下後世之同學人。亦或有以諒余之濯灌也夫。\x康熙壬子葵夏錢塘張隱庵書於西泠怡堂\x卷一
九針十二原第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榮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別其表里。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針經。願聞其情。岐伯答曰。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按、本紀。帝經土設井。立步制畝。藝五穀。養萬民。而收其租稅。設有疾病。則不能力田以供餘食矣。故帝欲立九針微針之法。傳於後世。令終而不滅焉。毒藥。所以攻疾也。砭石。所以泄邪也。二者皆攻瀉之法。微針。能通調血氣者也。逆順出入者。皮膚經脈之血氣。有逆順之行。有出入之會。蓋人秉天地之氣所生。陰陽血氣。參合天地之道。營運無息。少有留滯。則為疾病。
故帝以天地人之道而立九針。用九針之法。以順人之陰陽血氣。而合於天道焉。明其理則易用。持於心則難忘。經、徑。紀、維也。按、篇名九針。而帝曰微針。伯曰小針。是九針之外。又立小針也。九針者。聖人起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之數。用九針而合小針者。以陽數五。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應河圖之數也。帝繼伏羲神農氏而作。即以兩儀四象河圖奇偶之數。用法於針。所以修身治國平天下。蓋國以民為本也。請言其道。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觀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遲速。粗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空中之機。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道。扣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間。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易陳難入者。易言而難著於人也。粗守形者。守皮脈肉筋骨之刺。上守神者。守血氣之虛實而行補瀉也。神乎神。甚贊其得神之妙。門者。正氣出入之門。客在門者。邪循正氣出入之所也。未睹其何經之疾。惡知其受病之原。言當先察其邪之所在而取之也。遲速。用針出入之疾徐也。粗守關者。守四肢之關節。上守機者。守其空而當刺之時。如發弩機之速也。不離其空者。乘空而發也。夫邪正之氣。各有盛衰之時。宜補宜瀉。當靜守其空中之微。不可差之毫髮。如其氣方來。乃邪氣正盛。邪氣盛則正氣大虛。不可乘其氣來。即迎而補之。當避其邪氣之來銳。其氣已往。則邪氣已衰。而正氣將復。不可乘其氣往。追而瀉之。恐傷其正氣。在於方來方去之微。而發其機也。離合真邪論曰。俟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
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是以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靜守於來往之間而補瀉之。少差毫髮之間則失矣。粗工不知機道。叩之不發。補瀉失時。則血氣盡傷。而邪氣不下。知其往來者。知邪正之盛衰。要與之可取之期而取之也。粗工之暗。而良工獨知之。是故工之所以異也。若氣往則邪正之氣虛小。而補瀉之為逆。氣來則形氣邪氣相平。而行補瀉為順。是以明知順逆。正行無間。知往來所處之時而取之也。迎而奪之者。瀉也。故惡得無虛。追而濟之者。補也。故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為實。若得若失。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宛陳則除之者。去脈中之蓄血也。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瀉其邪也。徐而疾則實者。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疾內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後與先。若亡若存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後也。察其氣之以下與常存也。為虛為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然若有得也。瀉則恍然若有失也。此以上論小針之法。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曰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針。邪氣得泄。按而引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而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囑意病者。審視血脈。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 針。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三曰 針。長三寸半。四曰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曰圓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曰長針。長七寸。九曰大針。長四寸。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員針者。形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 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三隅以發錮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圓利針者。大如。且圓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針者。尖如挺。其鋒微圓。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此節論九針之法。蓋首篇統論小針及九針之道。是以前後論小針。而詳釋於小針解中。此節論九針。故詳釋於九針論內。而小針解中不與也。虛實之要。九針最妙。為其各有所宜也。補瀉之時。
以針為之者。與氣開合相得也。排陽得針者。排針而得陽氣也。得其正氣。則邪氣去矣。內溫者。針下熱也。謂邪氣去而正氣不出也。此論瀉邪而養其正也。隨之者。追而濟之也。之、往也。若妄之者。雖追之而若無有所往。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而還也。去如弦絕者。疾出其針也。令左手按。右手出針。其正氣故得止於內。而外門已閉。中氣乃實矣。此補正運邪之法。故必無留血。設有留血。急取而誅之。堅者。手如握虎也。正指直刺者。義無邪下。欲端以正也。神在秋毫。審視病者。靜志觀病患。無左右視也。懸陽。心也。心藏神。方刺之時。得之於心。則神屬於病者。而知病之存亡矣。經雲。取血於榮。取氣於衛。衛氣行陽行陰者也。故於兩衛間以取陰陽之氣。衛氣行篇曰。是故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在於三陽。必候其氣在陽分而刺之。病在於三陰。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經 也。刺節真邪篇曰。六經調者。謂之不病。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故有血絡橫在於經 者。當視之獨清。切之獨確而去之也。九針者。有九者之名。有九者之形。各隨其所宜而用之。九針之論畢矣。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故針陷脈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針太深則邪氣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針害畢矣。此復論小針刺邪之法。而並論其要害焉。風雨寒暑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水谷入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寒溫不適。飲食不節。病生於腸胃。故濁氣在中也。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清氣在下也。陷脈。額顱之脈。顯陷於骨中。故針陷脈。則陽之表邪去矣。中脈。足陽明之合。三里穴也。針太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浮淺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骨。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故病各有淺深之所宜。形有皮肉筋脈之不同。各隨任其所宜而刺之。無實實。無虛虛。若損不足而益有餘。則病益甚矣。
五脈。五臟諸陰之脈也。如中氣不足。則血脈之生原已虛。再大瀉其諸陰之脈。是虛於中而脫於外也。三脈。三陽之脈。怯也。言盡瀉三陽之氣。令病患怯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人之五里五往者也。玉版篇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髒之氣盡矣。奪陽者狂。正言取之五里而或奪其陽也。此論針之為害畢矣。張開之曰。取尺之五里。取皮膚陽分之氣血也。而曰奪陰者。謂陽分之氣血。生於五臟之陰也。病在中氣不足。而大瀉諸陰之脈者死。謂諸陰之脈。生於中焦之陽明。陽生於陰。而陰生於陽也。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此言刺之效。以得氣為要也。上文言病各有所宜。此言針各有宜。而有大小長短之形不同。各任其所宜而用之也。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青天。邪散而正氣光明也。黃帝曰。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
岐伯曰。五臟五輸。五五二十五輸。六腑六輸。六六三十六輸。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輸也。此言用針者。當知臟腑經脈之血氣生始出入。夫榮衛氣血。皆生於胃腑水谷之精。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然脈內之血氣。從絡脈而滲灌於脈外。脈外之氣血。從絡脈而溜注於脈中。外內出入相通也。五臟內合五行。故其輸五。六腑外合六氣。故其輸六。蓋六氣生於五行而有二火也。經脈十二。六髒六腑之經脈也。絡脈十五。臟腑之十二大絡及督脈之長強。任脈之尾翳。脾之大包。凡二十七脈之血氣。出入於上下手足之間。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此二十七氣之所行。皆在於五輸。蓋十二經脈之血氣。本於五臟五行之所生。而脈外皮膚之氣血。出於五臟之大絡。溜注於滎輸。而與脈內之血氣。相合於肘膝之間。此論臟腑經脈之血氣出入。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此言刺節者。當知神氣之所出入也。神氣者。真氣也。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故知其要。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絡脈之滲灌諸節。非皮肉筋骨也。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此言上工觀五色於目。知色之散復。即知病之散復矣。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針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此言用針者。必先診脈。視五臟之氣劇易。乃可以治也。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無氣以動故靜。此言五臟之陰。生於中焦之陽。故外致其陽。則內重竭矣。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此言陰內而陽外。陽氣內入。則為逆矣。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害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益甚而。致氣則生為癰瘍。此言取氣之太過不及。而皆能為害也。夫氣生於精。故刺之害。中病而不去其針。則過傷其氣。而致泄其生原。故病益甚而 。刺之害。中而即去其針。邪未盡而正氣未復。則致氣留聚而為癰瘍。
癰疽篇曰。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血脈榮衛。周流不休。氣血不通。故為癰腫。蓋榮衛氣血。營運於外內上下之不息也。是以首篇與第八十一篇始終論精氣之生始出入。若陰陽不調。血氣留滯。則為癰瘍矣。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太沖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脖 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六腑五臟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肓音荒)此論氣味所生之津液。從臟腑之膏肓。外滲於皮膚絡脈。化赤為血。榮於經俞。注於臟腑。外內出入之相應也。津液者。水谷氣味之所生也。中焦之氣。蒸津液。化其精微。發泄於腠理。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潤澤皮膚。是津液注於三百六十五節。而滲灌於皮膚肌腠者也。溢於外則皮肉膏肥。余於內則膏肓豐滿。蓋膏者。臟腑之膏膜。肓者。腸胃之募原也。氣味所生之津液。從內之膏肓。而淖澤於外。是以膏肥之人。其肉淖而皮縱緩。故能縱腹垂腴。外內之相應也。癰疽章曰。中焦出氣如露。上注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協定。不得休止。夫 谷者。皮膚之分肉。是津液外注於皮膚。從孫絡化赤而注於臟腑之原經。
故曰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四關者。兩肘兩腋。兩髀兩。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行者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者。謂髒合腑而腑有原。原有關而關應髒。臟腑陰陽相合。外內出入之相通也。故曰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肝、心、脾、肺、腎。內之五臟也。陽中之少陰。陰中之少陽。五臟之氣也。故臟腑有病。取之經脈之原。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此病在三陰三陽之氣而取之氣也。此節論血氣生始出入之原。故篇名九針十二原。謂九針之道與陰陽血氣之相合也。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 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HT 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音卞摶也)張開之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
夫風雨寒暑。大驚卒恐。猶刺猶污。病從外入者也。陰陽喜怒。飲食居處。猶結猶HT 。病由內生者也。千般 難。不出外內二因。是以拔之雪之。仍從外解。解之決之。從內解也。知斯二者。病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不得其因也。張玉師曰。污在皮毛。刺在膚肉。結在血脈 在筋骨。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血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寒熱。風雨寒暑外襲也。故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謂熱在皮膚。所當淺取之也。寒清者。內因之虛寒。宜深取之。靜以守氣。故如人不欲行也。陰有陽疾者。陽邪而入於內也。下陵三里。在膝下三寸。足陽明之經。陽明之主闔也。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使即從下解也。疾高而內者。里陰之病。見於上也。陰陵泉乃太陰之經。太陰之主開也。使在內之病。從開而上出也。蓋言陽病之入於內者。即從下解。陰病之出於上者。即從外解也。疾高而外者。外邪高而病在外之下也。陽陵泉乃少陽之經。少陽之主樞也。蓋邪在高而欲下入於內。故使從樞外出。勿使之內入也。玉師曰。疾高而取陰之陵泉。陽之陵泉。應司天在泉。上下相通。從氣而上出也。卷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