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雙鄉

麻雙鄉

麻雙鄉位於中國江西省南康市北部山區,麻雙鄉面積127.4平方公里。東與贛縣沙地鎮五雲鎮接壤,南依十八塘鄉,西臨上猶縣社溪鎮,北連橫市鎮。鄉政府駐麻雙圩,距市區42公里。麻雙鄉轄17個行政村,213個村民小組,6712戶,2708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36人。麻雙鄉山地面積171730.9畝,耕地面積14617畝。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麻雙鄉麻雙果林場
南康市麻雙鄉位於南康北部,北連橫市鎮、南依十八塘鄉、東接圩下鄉、西鄰上猶縣,麻雙鄉面積約64平方公里,擁有耕地684.71公頃,山地面積4750.05公頃,人口13200人,3232戶,下轄10個行政村,115個村民小組。麻雙圩位於麻雙鄉中部、距市區39公里,為鄉政府所在地,圩鎮是麻雙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麻雙,民情樸實,自然資源豐富,有鎢礦、雲母、花崗石;境內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濕潤季風氣候特徵,經濟以農為主,兼種甘蔗、紅薯、豆類。交通便利,南康市內主要公路幹線唐隆公路縱貫麻雙鄉南北。往西穿過本境公路可達上猶縣社溪鎮,鄉內10個村都已通公路,電力資源充足,除大電網以外,還有裝機容量1000千瓦的麻雙水力發電廠,年可供電400萬度以上;基礎實施日趨完善。村村通電話,行動電話覆蓋麻雙鄉,建起了有11套節目的衛星電視接收站,具有茶油、柚子等特產。麻雙鄉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和電力優勢,吸引了一批批外地客商前來投資辦廠,先後辦起乾鮮果廠、果林場、花崗石荒料場、香粉廠、鰻魚養殖場、玻纖廠鋼錠廠、稀土金屬冶煉廠、紅磚廠等鄉鎮企業、個私企業迅猛發展。為此,麻雙鄉仍以最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社會投資環境及一流的服務,竭誠歡迎廣大有識之士來麻雙投資辦廠,興辦實業,共創麻雙美好的明天。

基礎建設

南康市麻雙鄉南康市麻雙鄉
2005年,從抓示範點入手,強勢推進“抓點、整線、擴面”工作,著力抓好新農村建設。一是高標準抓好東排、圩下、黃埠3個示範點建設,東排村貓石精品小區23戶全部用橘紅色塗料裝飾,安裝了21扇統一造型設計的鐵皮院門,23戶農戶全部完成改水改廁;圩下村麻溪新村點加大“空心村”改造力度,拆除牛豬欄、廁所48間1410平方米,拆除主房8棟790平方米,新修組道350米,改水溝、挖下水道212米,新建三格式廁所6個;黃埠村新村點以建設文明社區為目標,搞好沿線綠化,硬化路面3.1千米,小區20戶全部用上手壓式、無塔式引用山泉水,11戶農戶建水沖式、“三格式”廁所,村委會辦公樓已動工興建。二是全面推進“三清三改”工作。在全鄉範圍內全面推開“三清”工作,開展文明戶、衛生戶創評活動。總計清污泥、垃圾2000噸以上,拆除閒置的舊房、豬牛欄、廁所380多間,新增水泥路15千米,新增四個村通水泥路,改水486戶,改廁214戶,達到改水要求和完成改廁任務。三是積極開展“空心房”改造。按照“一戶一宅”的要求,對全鄉廢棄的舊房、豬牛欄、廁所和“一戶多宅”閒置房屋進行了統計和清理。“空心村”五年改造規劃已全面啟動。四是高品位抓好高速路沿線的民房裝飾。贛粵高速公路途經麻雙鄉境內10.24千米,涉及到4個村19個村小組。2005年,高標準、高品位、高質量地按時完成民房裝飾356戶、77735平方米,其中僅東排村實施塗料裝飾49戶面積達到8954平方米,成為高速路沿線的一個亮點。五是高起點抓好村莊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鄉里組織專門力量對全鄉20戶以上村莊進行高標準超前規劃。

產業發展

麻雙鄉麻雙鄉意外事件
麻雙鄉結合新農村建設,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生產、市場化推進和“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培植新產業,積極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果業、林業、畜牧水產等支柱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麻雙鄉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1、科學制定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培植支柱產業,全力推進農民增收

麻雙鄉結合山區地理條件特徵和農民傳統種養習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前提下,科學制定了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新農村建設發展五年規劃等綱要性規劃檔案,對麻雙鄉近期產業發展進行了科學布局,規模開發。優質大米作為麻雙鄉的主導產業,按照國家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畫”總體要求,在生產上做到了區域化規劃、基地化布置、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努力實現稻米品質優質化、栽培技術標準化、加工利用多樣化,其中,今年麻雙鄉優質稻種植面積達到18000多畝,同時在東排村建立了300畝無盤拋秧優質稻示範基地,夏秋兩季都喜獲豐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農業發展戰略要求,麻雙鄉生豬、果業、油茶、皇竹草等特色產業,也發展迅速,麻雙鄉年出欄生豬2萬多頭。其中東排村劉邦則、王慶信為主的生豬養殖協會利用生豬示範基地組織培訓,積極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生豬養殖,促進生豬生產。果業發展上,今年在圩下村新增了300畝高山油茶示範基地,同時東排村官坑280畝改良油茶示範基地(涉及3個村民小組近120戶農戶)、麻雙鄉老街260畝改良油茶示範基地已經協調落實,正組織開展山林流轉。東排村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原贛粵高速堆料場建起了80畝皇竹草示範基地,現長勢喜人。官坑水庫50畝水面採取水下養魚、水面養鴨、岸上養豬的產業發展模式,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果業方面,東排臍橙園在原有50畝的基礎上新增擴面積100畝,松江村新建了一個占地50畝的臍橙園,黃坑、城孜、黃埠連片1500畝建立一個桉樹基地。同時麻雙鄉結合新農村建設利用拆後空心房和門前屋後,按照人平半畝果的要求,大力發展庭院果業。在培植農業龍頭企業方面,麻雙鄉積極培育壯大麻雙果林場。占地300多畝的麻雙果林場今年依託果業、生豬兩項產業,年銷售額順利突破百萬元大關,達到105萬元,年利潤30萬元。

2、積極組建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壯大農業產業規模,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

為增強農業產品市場競爭優勢,麻雙鄉在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中,積極組建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在鄉里組織了麻雙鄉優質大米產業協會,同時在各村結合各自產業優勢組建相應的產業協會,如在圩下、甫竹、里若等村,組建了油茶產業協會;在黃坑、壩孜、黃埠等村組建了生豬養殖協會;在松江、花潭、鵝坊等村組建了家禽養殖協會;在麻雙、東排等村組建了果業協會。麻雙鄉共組建各類新型經濟組織16個,其中鄉級產業協會2個,主要是麻雙鄉大米加工協會和麻雙鄉果業協會,村級產業協會14個,參加產業協會農民達到3000多人,輻射帶動近萬農戶參與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尤其是麻雙果林場果業協會,東排村生豬養殖協會,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發展產業、學習技能、交流信息的新陣地。今年麻雙鄉還積極培訓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和成員,共舉辦七期培訓班、培訓人員達到600多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