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風暴

麥哲倫風暴說法一

由麥哲倫海峽 Strait of Magellan而得名,該海峽地處南美洲大陸南端同火地島等島嶼之間(西經71度零分,南緯54度零分)。因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首先由此通過進入太平洋,故名。峽灣曲折,長563千米,最窄處寬僅3千多米。是溝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風大流急,航行困難。該海峽西部航段長年偏西大風,還往往會有風暴的產生,所以又叫麥哲倫風暴。
氣象:海峽東部每年9月中旬至來年3月盛行西南風,10月至11月份風力較大,通常是早晨起風,下午隨日落風力逐漸減弱。西部風力總是大於東部風力,太平洋入口的風浪一般要大於東部大西洋入口的風浪,經常高達9~11級。冬季通過時,海峽內寬闊水域的風力有時高達7~8級,受岸形遮擋涌浪不是很大。
能見度:海峽內沒有明顯的霧季,西部航段幾乎常年視距良好,只是冬季下雪時會有短時間視距較差。東部區域在秋、冬季節,即每年4~5月份部分航段有霧產生,常見於第一狹水道和第二狹水道區域,其它季節少有霧天形成。潮流麥哲倫海峽的流向和流速在不同的航段不盡相同。主航道內的流向受潮水影響一般沿著航道非東即西,但有河口交叉的航段流向多變,航經此類航段時要注意流壓差影響。在太平洋入口至72°W之間的西部航段幾乎全年盛行東向流,流速受當時風力和海流影響一般在1~2節之間,落潮時雖有西向流產生,通常被東向海流抵消而表現為東向流。中部航段流速一般在1.5節左右,流向受潮水和分支河道的影響而變化。東部航段流速變化較大,特別是在第一 狹水道和第二狹水道航段流速可高達7~8節,在漲潮時為西向流,落潮時為東向流。

麥哲倫風暴說法二

電影《異型終結2》裡面提到過麥哲倫風暴!是一種流星雨,可以摧毀一個星球的生命,是一場很浩大的流星雨襲擊那星球!無數的大流星經過那星球的軌道!是粒子風暴但名字肯定是杜撰的。粒子風暴是指天體活動是向宇宙空間持續拋射出來的物質粒子流,跟核武器爆炸產生的輻射物類似,對生物是滅絕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