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李翰祥、朱牧導演,甄珍、王沖、鈕方雨、孫越主演,1967年台灣國聯有限公司出品。

內容簡介

截圖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明崇禎年間流寇為患,鳳陽朱貞娘遭強盜強暴,竟為族人相逼殉節,高保寧為保護未過門的妻子,與貞娘遠走他方。

夫婦倆阮囊羞澀,貞娘街頭賣唱「花鼓調」,與唱「蓮花落」的羅亞男旗鼓相當。

亞男浪跡四方尋兄,女扮男裝方便上路,與貞什為投緣,結義金蘭,寧卻誤會二人交拜,憤而留書出走。

二女急往追寧,不料亞男與寧同為金家寨擄去當民夫築寨,亞男趁機向寧解釋,並助寧逃走,可是寧為二大王焦大所擒。

貞尋至,與焦糾纏間把他刺斃。寨主羅汝才實為亞男兄長,向貞解釋為焦蒙蔽,惟寧已不堪嚴刑身亡,亞男兄妹重逢,貞感懷身世悽然自戕殉夫。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李翰祥
原著南宮搏
副導演(助理)佟林、王沖、管平洲
編劇丁衣
攝影爾冬青
配樂李林
剪輯張中民
道具傅秉強
美術設計曹年龍
服裝設計趙瑛
燈光江活強
錄音海飛、葉和鳴
劇務黃雄
場記魏萊
布景師呂群
發行寰宇鐳射錄影有限公司

執行導演:朱牧

策劃導演:李翰祥

製片:汪寶侖

攝影助理:曾子粦、張世軍

作曲:董榕森、姚敏

作詞:海天

美術:唐國仕、張佩成

化粧:林鴻穎

截圖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甄珍朱貞娘
王沖高保寧
鈕方雨羅亞男
孫越焦大
朱牧李傑
韓蘇朱秀才
佟林羅汝才
陳麗雲朱母
蔣棖高大華
李笙高二爺
李進朱太公
費雲禿子
孫伯堅小劉
王洪彰劉三和
劉璞店主
張堅正朝奉
魏萊盜甲
李登惠——

幕後花絮

截圖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鳳陽花鼓[1967年李翰祥、朱牧指導台灣電影]

影片於剛啟用的板橋國聯製片廠內搭建的村莊拍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