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坑村

2、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漢文同志:主持黨支部、村委會全面工作,負責村調解工作。 6、村委委員萬炳玉同志:負責民兵、治保工作、協助村委做好各項工作。 2、劉先亮聯繫許村、中土坑村民組。

鳧坑村地理概況

鳧坑村位於祁門縣鳧峰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46公里。與本鄉余源、鳧源、李源及休寧縣鄉鎮毗鄰。境內率水河蜿蜒而過。境內環境優美,物產豐富。是鳧峰的經濟,文化中心。

社會經濟情況

1.行政區劃:鳧坑村由許村、土坑、柏源、河坑、滸溪、熱光、河二、根溪、古城、同意、鳧溪口、中土坑、塢口十三個村民組組成,同意組為村委會所在地。
二、根溪、古城、同意、鳧溪口、中土坑、塢口十三個村民組組成,同意組為村委會所在地。 2、人口結構:全村總戶數634戶,總人口2200人,勞動力1700人,其中外出務工460人。
3、主要產業:農業主導產業為茶葉、林業、毛竹。
4、農村經濟:全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00萬元,農業產值580萬元,其它經濟產值520萬元,村組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農民純收入4580元。

歷史遺址

位於該村土坑村中土坑村民組境內一土坡上,面積約有2000多平方米,面臨率水河流域,其河道成S狀,河面寬暢,水流舒緩。遺址為土坑窯廠取土時被下土坑村民組村民江文政發現, 2004年11月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2月12日至27日,省考古研究所進行試掘,出土石器有矛、鏃、斧、錛、鏟、網墜等,陶器分泥質陶和夾沙陶,器形有鼎、鬲、罐、盆、豆、紡輪等,並塗以紅、灰、黑等色和飾以繩紋、藍紋等。其中尖狀磨製石矛14件,石箭鏃1件、石錛2件、玉石器1件、陶製鼎足2件。經省考古研究所宮魯明教授等鑑定認定為新石器時期遺址,年代距今約5000年左右。此遺址首次在新安江上游被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古徽州以及周邊地區的歷史研究提供了實物例證,是我省皖南地區至今發現為數不多的新石器遺址之一。

村務活動

防汛抗旱

根據縣鄉防汛抗旱工作有關要求,切實做好我村今年防汛搶險工作,經村兩委會議研究,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 經村兩委會議決定,決定成立二○一○年防汛抗旱領導組,並根據各村組居住分布情況,組建一支防汛搶險小分隊(名單附後)。
二、 在汛期期內,村兩委每日安排專人值班,密切注意天氣預報,確保與各村民組信息暢通,以便出現險情能及時向鄉政府反饋、匯報。
三、針對地勢較低,往年常浸水的鳧溪口、古城組,特制定了人員和財產轉移預案。一旦發生險情,可以及時的組織人員抗洪搶險,以確保人民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四、 在汛期內對率水河兩岸和地質災害易發地帶(山體滑坡、土石流等)加強了防範工作。鑒於往年的防汛經驗,今年汛期需重點防範的地點有:上土坑橋頭、下土坑橋頭、熱光橋頭及古城橋頭。汛期內一定要加強巡邏檢查,做到指揮有力、搶救及時,以確保人民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成員分工

根據2010年4月15日鳧坑村兩委成員會議研究,決定調整鳧坑村兩委成員分工,調整後的分工如下:
一、分工情況
1、支部掛職第一書記劉先亮同志:主持黨支部全面工作。
2、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漢文同志:主持黨支部、村委會全面工作,負責村調解工作。
3、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朱玉平同志:負責文書、宣傳工作,協助做好支部工作。
4、支部委員、村婦乾胡劍霞同志:負責婦女、衛生、計畫生育工作,協助做好調解工作。
5、村委委員胡國榮同志:協助做好民事糾紛調解工作。
6、村委委員萬炳玉同志:負責民兵、治保工作、協助村委做好各項工作。
二、聯繫村民組情況
1、胡漢文聯繫鳧溪口、根溪、塢口村民組。
2、劉先亮聯繫許村、中土坑村民組。
3、朱玉平聯繫古城、熱光、河二村民組。
4、胡劍霞聯繫滸溪、河坑組。
5、胡國榮聯繫同意村民組。
6、萬炳玉聯繫土坑、柏溪村民組。

道路硬化

鳧坑村通過“一事一議”又為當地村民辦了一件好事,在縣財政局大力支持下和當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今年8月22日完成上土坑道路硬化工作,比原計畫提前了2個多月。上土坑道路長約1公里,寬3.5米,硬化厚度0.18米,總投資16萬元。
上土坑位於鳧坑村西南邊,過去村民只能沿著很窄的石子路走出大山,多年來,村民一直盼望著能建一條水泥路通到大路上,自去年省政府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實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以來,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和當地村民自願自籌的共同努力下,路基建起來了,路變寬了,但仍然是石子路,年青人可以騎機車出行,但老人小孩出行還是不夠方便。
今年7月底,村“兩委”與上土坑兩位隊長共同協商,暑期學生放假,汛期已過的農閒期間,在不破壞河道的前提下,就地取沙,這樣即減少了部分資金,又為快上學的學生帶來方便,同時讓村民早得實惠。道路硬化建設受到民眾的歡迎,很多村民自願參加道路硬化招標會議,提出要求,獻計獻策。村民的大力支持,也使道路硬化工程進展順利,8月7日開工,22日完工。8月23日縣財政局領導來看道路硬化工程時,也對上土坑道路硬化建設表示肯定。

“三員三創”活動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主線,堅決貫徹縣委關於深入開展“三員三創”活動要求,“當好黨建工作指導員,創組織建設示範村”、“當好經濟發展引導員,創經濟建設富裕村”、“當好農村矛盾化解員,創綜治建設平安村”。按照創建標準,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委關於選派工作的“六句話”的要求,從本村的實際出發,把“三員三創”活動與村級各項工作緊密結合,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提升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促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行。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三員三創”活動,來鍛鍊村幹部、提高他們服務人民的水平,豐富、深入“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把我村創建成先進村支部,鍛鍊出更多的優秀共產黨員。
(一)組織建設方面
加強村班子建設,經常性學習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使全村黨員、幹部真正受教育,教育他們以實際行動科學發展本村各項工作。推進“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把農村黨員、幹部培養成發展能手,把農村發展能手培養成黨員、幹部,強化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意識,拓寬發展思路,落實發展措施,要繼續教育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堅持在農村發展能手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後備幹部,村黨組織每年發展1名以上黨員。
(二) 經濟建設方面
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任務是發展,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因此我村將從實際出發,抓住我村的地位的優勢,把發展村級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村莊建設步伐,積極發展村經濟,多方位籌集建設資金,加大建設投入。充分調動本村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了解農民民眾的所想所需,充分尊重農民民眾的意願,發揮廣大民眾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群策群勵辦大事。爭取外來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促使村集體收入和農民收入得以提高。
(三) 綜治建設方面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創建綜治建設平安村的工作要求,立足本村實際,以維護村社會和諧穩定為前提,以創安為抓手,以整治為重點,以動員全村廣大民眾自覺參與平安建設為基礎,抓好各項制度落實,為構建平安村提供一個良好環境。積極做好本村穩定工作,認真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轉化工作,做好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確保長時間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維持本村的社會穩定。
三、方法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
1、活動動員。組織開展村“三員三創”活動動員會議。
2、制定實施方案。制定村“三員三創”工作計畫。根據縣組織的要求,制定“三員三創”目標計畫。
(二)組織實施階段
按照縣組織工作方案的總體部署,依照縣組織《關於在全縣選派村開展“三員三創”活動的通知》中的任務、時間、實施步驟和具體要求,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特色,積極開展“三員三創”活動。
(三)總結階段
認真總結的“三員三創”活動經驗和不足,突出分析“三員三創”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擬定持續開展“三員三創”活動的推進計畫。
四、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充分認識開展“三員三創”活動的重要意義,以“三員三創”活動為契機,通過制定計畫,明確目標,加強整改,促進村各項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2、加強輿論宣傳。要把“三員三創”活動與全村各項工作的宣傳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新的宣傳方式,增強宣傳報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搞好工作結合,注重實效。要把“三員三創”活動做為一項重要的事來抓,把“三員三創”活動與村其他各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做到學習、工作、活動“三不務”,著力提高村黨員幹部領導村民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工作措施的有效推進,注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活動開展的實效,注重實際工作效果,防止走過場,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4、增加與其他選派村相互學習交流。要加強與其他選派村的學習交流、工作交流,形成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的和諧氛圍,達到共同提高、共同推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