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宗道為人正直

魯宗道為人正直

”(魯宗道)說:“喝酒,人之常情。 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 ”宗道曰:“第以實言之。

魯宗道為人剛直

原文

(魯)宗道為人剛直,疾惡少容,遇事敢言,不為小謹。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酒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以實言對。”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對。帝詰之。謝曰:“有故人自鄉里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

譯文

魯宗道做人剛正、正直,嫉惡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於直言,不拘謹。作教育太子的官時,家住得離酒店很近,有一次穿著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魯宗道)入宮,使者到了門,過了很久,魯宗道才從酒店回來。使者先回宮了,約定說:“如果皇上怪罪你來晚了,用什麼來回答?”魯宗道說:“(你)只管說實話。”使者說:“要是這樣你會有罪的。”(魯宗道)說:“喝酒,人之常情。欺騙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啊!”真宗果真問了,使者就詳細地把魯宗道所說的告訴了皇上。皇帝問了魯宗道,他(“他”指魯宗道)(向皇上)謝罪說:“有老朋友從鄉里來,我家貧窮得沒有杯盤,所以就到酒店去喝酒。”皇帝因為魯宗道的忠誠與誠實認為他可以重用。

重點字詞

少容:不肯容忍
為:做
小謹:謹小慎微

諭德:教育太子的官
嘗:曾經
微行:出行不讓人知道
就:到······去
偶:恰遇
亟:緊急
方:才
及:到
先入:指先回宮中
即:如果
第:只,只管
以:按照
然則:要是這樣,那么
得罪:獲罪
具:詳細
謝:謝罪
故:所以
就:到
以為:認為疾惡:痛恨壞人和壞事

作者介紹

魯宗道(966—1029)
宇貫之,亳州人。少年孤貧,生活於外祖父家。舉進士後,為濠州定遠尉,繼任海鹽縣令、歙州軍事判官司、遷秘書丞。天禧元年(1017)為右正言諫章,黃越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使宋真宗頗感厭煩。魯宗道對真宗說:“陛下任用我,僅僅是為了收到納諫的虛名嗎?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實際幹事為恥辱,請皇上罷去我的官吧!”真宗大受感動,在金殿的牆上大書“魯直”二字,讓大家向他學習。後升任戶部員外郎,與同官職人員黃越一起管理直龍圖閣。仁宗即位後遷戶部郎中兼判史部流內銓。在任期間,他對官吏的考察整理出標準,把考察的情況一條一條公布於殿廡之下。時章獻太后臨朝參政,當時有人上疏請立劉氏七廟。眾大臣認為不妥而不敢言。魯宗道直言勸阻,使章獻太后放棄了這一計畫。因魯宗道直言敢諫,被送個“魚頭參政”的外號,卒後謚“肅簡”。魯宗道為人正直也更是取決於兒時母親趙菁的精心培養,母親從小就教育他要剛正不阿,忠厚誠實。

相關作品

《宋史·魯宗道傳》

原文
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少孤,鞠於外家。諸舅皆武人,頗易宗道,宗道益自奮厲讀書。袖所著文謁戚綸,綸器重之。舉進士,為濠州定遠尉,再調海鹽令。縣東南舊有港,導海水至邑下,歲久湮塞,宗道發鄉丁疏治之,人號“魯公浦”。改歙州軍事判官,再遷秘書丞。陳堯叟辟通判河陽。
天禧元年,始詔兩省置諫官六員,考所言為殿最,首擢宗道與劉燁為右正言。諫章由閣門始得進而不賜對,宗道請面論事而上奏通進司,遂為故事。嘗言:“守宰去民近,而無以區別能否。今除一守令,雖資材低下,而考任應格,則左司無擯斥,故天下親民者黷貨害政,十常二三,欲裕民而美化,不可得矣。漢宣帝除刺史守相,必親見而考察之。今守佐雖未暇親見,宜令大臣延之中書,詢考以言,察其應對,設之以事,觀其施為才不肖,皆得進退之。吏部之擇縣令放此,庶得良守宰宣助聖化矣。”真宗納之。宗道風聞,多所論列,帝意頗厭其數。後因對,自訟曰:“陛下用臣,豈欲徒事納諫之虛名邪?臣竊恥尸祿,請得罷去。”帝撫諭良久,他日書殿壁曰:“魯直”,蓋思念之也。尋除戶部員外郎兼右諭德。逾年,遷左諭德、直龍圖閣。
仁宗即位,遷戶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判吏部流內銓。宗道在選調久,患銓格煩密,及知吏所以為奸狀,多釐正之,悉揭科條廡下,人便之。雷允恭擅易山陵,詔與呂夷簡等按視。還,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章獻太后臨朝,問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對曰:“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後默然。時有請立劉氏七廟者,太后問輔臣,眾不敢對。宗道不可,曰:“若立劉氏七廟,如嗣君何?”帝、太后將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輦先帝行,宗道曰:“夫死從子,婦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輦後乘輿。時執政多任子於館閣讀書,宗道曰:“館閣育天下英才,豈紈袴子弟得以恩澤處邪?”樞密使曹利用恃權驕橫,宗道屢於帝前折之。自貴戚用事者皆憚之,目為“魚頭參政”,因其姓,且言骨鯁如魚頭也。再遷尚書禮部侍郎、祥源觀使。在政府七年,務抑僥倖,不以名器私人。疾劇,帝臨問,賜白金三千兩。既卒,皇太后臨奠之,贈兵部尚書。
宗道為人剛正,疾惡少容,遇事敢言,不為小謹。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飲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以實言之。”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對。帝詰之,宗道謝曰:“有故人自鄉里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嘗以語太后,太后臨朝,遂大用之。初,太常議謚曰剛簡,復改為肅簡。議者以為“肅”不若“剛”為得其實雲。

參考譯文:

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寄養在外祖母家。舅舅們都是行武之人,很輕視宗道,宗道越發幫受讀書。(宗造)拿著自己所寫的專章拜見成綸.戚綸很器重他。中了進士,做了濠州定遠尉,兩次調動任海鹽縣令。縣東南原來有小河;能夠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鄉丁疏通治理好了這條河道.人們稱這個水利工程為“魯公浦”。
天禧元卑.朝廷開始詔令兩省設定六名豫官.考核宗道的政績為上等.兩省首先提拔宗道與劉燁擔任右正言.過去諫官的奏章都要通過“閣門使”才能送到皇帝手中.並且慷官無法與皇帝面陳意見.魯宗道請求當面與皇帝論事.奏章通過”通進司”直達皇帝,於是成了定例。宗道從傳聞得知的事情,在朝廷上進諫多次.皇上心裡很是討厭他說得太多。後來趁回答皇上問話之機,宗道為自己辯解說:“皇上任用我.難道只是想讓我徒有納諫的虛名嗎?我為自己不做事而白拿俸祿感到羞恥.請求罷免我的官職讓我離去。”皇上反思了好長時間,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後來在大殿的牆壁上寫上“魯直”二字,大概是想念宗道。
章獻太后執掌朝政,問宗道說:,“唐代的武后是個怎樣的君主呢?”回答說:“她是唐代的罪人,差點危害國家。”太后默不作聲。當時有人請求在七廟中設立劉氏的牌拉.太后問輔臣們,大家都不敢回答。宗道不贊成這么做,說:“如果在七廟中設立劉氏的牌位,那後代君主怎么辦?”有一天。仁宗皇帝、太后將一同到慈孝寺去.想先安排太后坐輦車在皇帝前邊走,魯宗道說:“丈夫死了跟從兒子,是婦人立身的道義。”太后就立即改為在皇上的車子之卮乘輦前往。.當時很多當權者都讓自己的孩子在館閣讀書,宗道說:“館閣是培育天下英才的地方,怎么是紈絝子弟們憑父輩的恩澤待的地方呢?”樞密使曹利用依仗權勢驕橫跋扈,宗道多次在皇上面前指責他,從貴戚到當權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魚頭參政”,因他姓魯,而且說他的秉性像魚頭那樣硬。兩次升職做尚書禮部侍郎、祥源觀使。病重的時候,皇上親向來慰問,賜給他白金三千兩。死了以後,太后親自去祭奠他,追封他為兵部尚書。 .
宗道為人剛毅正直,痛恨邪惡,不能容忍.遇到事情敢於說話,不注意細枝末節。做諭德時.住得離酒館很近,曾在出征途中到酒肆喝酒,遇到真宗緊急召見,派去傳旨的使者到他家中’等了很久,他才從酒店回來。到了宮中.使者要先進入稟報,就給他打招呼說:“皇上如果怪罪魯公為何來得這么遲,該找個什麼的理由回答呢?”魯宗道說:“只管將實情告訴皇上。”使者說:“(如果)這樣,那么魯公就獲罪了。”魯宗道說:“喝酒是人之常情;欺矇君王,就是做人臣的大罪過了。”到了真宗那裡,真宗果然詰問他(為何遲遲而來),使者就完全按照魯宗道所說的話如實向皇上稟報。宋真宗責問魯宗道.魯宗道謝罪說:“有老朋友從家鄉來,我家貧,沒有像樣的杯盤,所以就到酒店去招待他。”真宗聽了不但未怪罪他,而且認為魯宗道忠實可大用,並把這個意見告訴了劉太后。(真宗死後)劉太后臨朝.魯宗道就得到提升重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