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南京]

魏源故居[南京]

180多年前,晚清思想家魏源來到南京為賀長齡和陶澍等高官做幕僚,並在烏龍潭邊築屋,取名“小卷阿”。悠悠百餘年間,魏家幾代共80餘人在這裡生活。解放後,在這裡安家落戶的人家越來越多,小卷阿和旁邊的普渡庵共1500平方米一度竟然擠進了40戶人家。小卷阿也在歲月的風雨中日漸傾頹,從2009年起,魏源故居得到精心修復,房屋、門窗、庭院,均恢復成180多年前的舊模樣,身處其中,仿佛穿越時空。歷史的悠遠和鬧市的喧囂,在這裡只隔了一道小門。

基本信息

簡介

魏源故居魏源故居
修復魏源故居,是一個還原歷史的過程,房屋修繕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有根有據。為此,建設方請考古隊花了2個月,對這1500平方米進行了掘地三尺式的發掘。
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領隊岳涌告訴記者,考古在每個房間的地面都進行一米以上的深挖,最深處達到4米,查明地層結構。考古表明,這裡的文化層最早為明代,再往下就是黑淤泥,表明這裡曾經是烏龍潭水域的一部分。地層里出現了好幾麻袋的細瓷器,質量很高,說明這一帶曾是富人區。房基的年代為清代道光時期前後,這與魏源來寧時間吻合,這表明小卷阿是魏源自建而不是購買的“二手房”。
同樣被證明的,還有兩株臘梅的“身世”。在院子裡和花園裡,各有一株老臘梅,老居民們都說它們是魏源手植的,然而考古解剖地層表明,院內那株臘梅植根晚清地層,與建房時間相同,的確是魏源手植,而花園裡那株的年代則要晚一些,如果是魏源所種,那株梅花當年就要懸在半空中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