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邪穴

鬼邪穴:有別名足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下三里穴。 穴義:鬼,與神相對,指地部的經水。 鬼邪名意指本穴氣血中地部經水偏多則為胃之害。

鬼邪穴:有別名足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下三里穴。世人冠其為“保健穴”、“長壽穴”之稱。
穴義:鬼,與神相對,指地部的經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氣血中地部經水偏多則為胃之害。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而本穴功用為氣化水濕上補天部胃經之氣,維持胃經濕熱之性,若受以寒、經水偏多,則本穴氣化之氣少,胃經濕熱之性無存,故名鬼邪。胃經氣血在此形成較大的氣血常匯合於此,有“保健灸”、長壽灸“之稱。該穴是人體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為養生長壽抗衰老的要穴,實乃強身健體保健之第一穴。”
鬼邪穴首見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主五勞羸瘦,七傷虛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