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薪

鬼薪

詞語信息【詞目】鬼薪【拼音】guǐ xīn【注音】ㄍㄨㄟˇ ㄒㄧㄣ。鬼薪從事官府雜役、手工業生產勞動以及其它各種重體力勞動等。’”《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解釋

鬼薪鬼薪

秦 漢 時的一種徒刑。因最初為宗廟採薪而得名。鬼薪從事官府雜役、手工業生產勞動以及其它各種重體力勞動等。《史記·秦始皇本紀》:“盡得 毐 ( 嫪毐 )等……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 裴駰 集解:“ 應劭 曰:‘取薪給宗廟為鬼薪也。’ 如淳 曰:‘《律說》鬼薪作三歲。’”《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宋 陸游 《新秋感事》詩之二:“強顏未忍乞墦祭,積毀僅逃輸鬼薪。”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四章:“古用 苗 制,施行肉刑, 漢文 免之,改為囚徒、髠鉗、鬼薪,役作, 隋文 代之以笞杖流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