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鐘劇社社徽

鬧鐘劇社社徽是1984年冬佛岡縣進行文物普查時由水頭區廖聖桃捐獻出來的。 徽章面部環塑著“佛岡縣鬧鐘劇社社員證”的宋體字。 1937年1月,“鬧鐘劇社”在水頭圩文源國小(今水頭中心國小)成立,由廖犀銘任社長,鄒北珍任編劇、導演。

鬧鐘劇社社徽是1984年冬佛岡縣進行文物普查時由水頭區廖聖桃捐獻出來的。原件是白銅鑄製品,渾圓形,直徑3.3公分,厚零0.15公分。徽章面部環塑著“佛岡縣鬧鐘劇社社員證”的宋體字。1936年冬,共產黨人鄒北珍從廣州回到佛岡進行革命活動,著手在佛岡創建黨的組織,他在培基國小(今石潭國小)找到了廣州起義失敗後回家的廖犀銘(廖鑒明),發動進步教師和社會上一些文藝愛好者組織抗日宣傳隊,並籌建“鬧鐘劇社”。1937年1月,“鬧鐘劇社”在水頭圩文源國小(今水頭中心國小)成立,由廖犀銘任社長,鄒北珍任編劇、導演。劇社由近10人發展到80餘人。沒有薪餉供給,大家利用業餘時間排練節目,活動經費由社會募捐解決。劇社演出過《放下你的鞭子》、《王大伯借債》、《大漢奸殷汝耕》等劇目,深受民眾的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