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電刀

高頻電刀

高頻電刀=)是一種取代機械手術刀進行組織切割的電外科器械。它通過有效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高壓電流與肌體接觸時對組織進行加熱,實現對肌體組織的分離和凝固,從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由於高頻電刀可同時進行切割和凝血,在機械手術刀難以進入和實施的手術中得以普遍套用。

套用

高頻電刀自1920年套用於

臨床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其經歷了

火花塞放電——

大功率電子管——

大功率電晶體——大功率MOS管四代的更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套用、發展,目前,高性能的單片機廣泛套用在高頻電刀的整機控制,實施了對各種功能下功率波形、電壓、電流的自動調節,各種安全指標的檢測,以及程式化控制和故障的檢測及指示。因而大大提高了設備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簡化了醫生的操作過程。

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提出的要求,以高頻手術器為主的複合型電外科設備也有了相應的發展:高頻氬氣刀、高頻

超聲手術系統、高頻電切

內窺鏡治療系統、高頻鏇切去脂機等設備,在臨床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而隨之派生出來的各種高頻手術器專用附屬檔案(如:雙極電切剪、雙極電切鏡、電切鏡汽化滾輪電極等)也為臨床手術開拓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

分類

根據高頻手術器的功能及用途,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

1、多功能高頻電刀:具有純切、混切、單極電凝、電灼、雙極電凝;

2、單極高頻電刀:具有純切、混切、單極電凝、電灼;

3、雙極電凝器:雙極電凝;

高頻電刀高頻電刀

4、電灼器:單極電灼;

5、內窺鏡專用高頻發生器:具有純切、混切、單極電凝;

6、高頻氬氣刀:具有氬氣保護切割、氬弧噴射凝血;

7、多功能高頻美容儀:具有點凝、點灼、超高頻電灼。

高頻電刀的基本組成

高頻電刀是由主機和電刀刀柄、病人極板、雙極鑷、腳踏開關等附屬檔案組成的。

高頻電刀的工作原理

高頻電刀有兩種主要的工作模式:單極和雙極。

1、單極模式

在單極模式中,用一完整的電路來切割和凝固組織,該電路由高頻電刀內的高頻發生器、病人極板、接連導線和電極組成。在大多數的套用中,電流通過有效導線和電極穿過病人,再由病人極板及其導線返回高頻電刀的發生器。

能摧毀病變組織的高頻電刀的加熱效應,並不是由加熱電極或刀頭造成的,像電燒灼器那樣。它是將高電流密度的高頻電流聚集起來,直接摧毀處於與有效電極尖端相接觸一點下的組織的。當與有效電極相接觸或相鄰近的組織或細胞的溫度上升到細胞中的蛋白質變性的時候,便產生凝血,這種精確的外科效果是由波形、電壓、電流、組織的類型和電極的形狀及大小來決定的。

為避免在電流離開病人返回高頻電刀時繼續對組織加熱以致灼傷病人,單極裝置中的病人極板必須具有相對大的和病人相接觸的面積,以提供低阻抗和低電流密度的通道。某些用於醫生診所的高頻電刀電流較小、密度較低,可不用病人極板,但大多數通用型高頻電刀所用的電流較大,因而需用病人極板。

與地隔離的輸出系統使得高頻電刀的電流不再需要和病人、大地之間的輔助通道,從而減少了可能和接地物相接觸的體部被灼燒的危險性。而採用以地為基準的系統,灼傷的危險性要比絕緣輸出系統大。

2、雙極模式

雙極電凝是通過雙極鑷子的兩個尖端向機體組織提供高頻電能,使雙極鑷子兩端之間的血管脫水而凝固,達到止血的目的。它的作用範圍只限於鑷子兩端之間,對機體組織的損傷程度和影響範圍遠比單極方式要小得多,適用於對小血管(直徑<4mm)和輸卵管的封閉。故雙極電凝多用於腦外科、顯微外科、五官科、婦產科以及手外科等較為精細的手術中。雙極電凝的安全性正在逐漸被人所認識,其使用範圍也在逐漸擴大。

切割原理

高頻電刀高頻電刀

高頻電刀產生的高頻高壓電流通過高阻抗的組織時,會在組織中產生熱,導致組織氣化或凝固。在電外科使用過程中,電阻從100歐姆到2000歐姆不等。隨著組織的凝固,細胞中的水會發生氣化,使組織乾燥,導致電阻不斷增加,最後電流完全停止

用途

目前不僅在直視手術中,如普通

外科、胸外、腦外、

五官科、頜面外科得到廣泛的套用,而且越來越多地套用在各種內窺鏡手術中,如:

腹腔鏡、前列腺切鏡、

胃鏡、膀胱鏡、

宮腔鏡等手術中。

由於高頻電刀可同時進行切割和凝血,在機械手術刀難以進入和實施的手術中(如:腹部管道結紮、前列腺尿道腫物切除)得以普遍套用。

高頻電刀突出的凝血效果,使它廣泛套用在瀰漫性滲血部位如

肝臟、

脾臟、甲狀腺、

乳腺、肺部手術中。

其他功能

一台性能全面的高頻電刀除了具備進行手術等基本功能外,還有以下的幾項重要功能:

1、輸出功率指示;

2、功率預置、調節;

3、病人極板檢測報警;

4、工作音頻指示;

5、輸出口防誤插功能;

6、手控、腳控功能。

高頻電刀的優點

1、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操作簡單、安全方便。

2、與傳統採用機械手術刀相比,在臨床上採用高頻電刀可大大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失血量及輸血量,從而降低併發症及手術費用。

3、與其他電外科手術器(如

雷射刀、

微波刀、

超聲刀、水刀、半導體熱凝刀等)相比高頻電刀適應手術範圍廣,容易進入手術部位,操作簡便,性能價格比合理等優越性

注意事項

1.手術室中不得有易燃易爆的氣體、液體或其它物質,因為高頻電刀手術中會產生火花、弧光,易燃易爆物遇火花、弧光會發生燃燒或爆炸。

2.帶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一般不能使用高頻電刀,因高頻會干擾心臟起搏器,使之工作不正常甚至停博。如一定要使用高頻電刀,則必須按起搏器的使用說明書規定,採取必要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3.極板必須正確連線和安放,與病人皮膚接觸面要足夠大。

4.切忌盲目增大電刀的輸出功率,以剛好保證手術效果為限。因為高頻電刀手術中任何危險均隨功率的增大而增加。當手術要求的功率明顯大於正常值時(一般電極電刀手術使用的功率在20—80W左右,特殊手術如截肢要求大一些,單極少超過200W),應檢查極板安放情況、極板及刀頭電纜的完好程度、機器狀態和病員懸浮程度,千萬別隨意增大輸出功率設定值。在不能預知正常功率時,應從小到大逐步試驗到剛好用為止。機器使用結束和開機之前均應保證個輸出功率設定值在較低值,否則過大功率突然加到病員身上。

安全保障

高頻電刀本身必須具有十分完善而可靠的安全保障體系,這是保證病員和醫護人員安全的最基本的條件。因此,高頻電刀在出廠前應逐台逐項甚至多次重複進行嚴格測試和檢查。用戶也應建立適當的經常性的檢測手段,以確保電刀的各項安全指標始終保持在國際電工學會和1995年5月發布的我國有關高頻電刀的標準(即IEC601-2-2、GB9706.4和GB9706.1)規定範圍內。

高頻電刀的安全要求及必要的安全保障體系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輸出必須完全懸浮,即高頻電刀的高頻高壓輸出部分對機殼(大地)和電源(市電)應嚴格隔離。各輸出連線埠(電極)對地和電源,不僅絕緣電阻要很大(>100MΩ),而且在接上套用部分之後,對地分布電容要足夠小(<100pF),還得經受得起約6000V交流試驗電壓的考驗。高頻電刀輸出一旦懸浮不良,高、低頻漏電流將迅速增大,易於發生灼傷甚至危及生命。為此,高頻電刀還應具有防漏防潮性能。否則,一旦受潮必然影響電刀輸出的懸浮程度。

(二)電刀的金屬機殼應可靠接地,即電源的地線應真正接大地,且與機器接地點之間的連線電阻應小於0.2Ω(連電源電纜接地線在內),以防機殼和保護接地點懸空而帶電,增加電擊危險和機內對外界的高頻輻射。

(三)電網電源與機殼(接地線)之間必須能承受1500V耐壓。機殼對地漏電流應低於0.1mA,以保證市電(低頻)與機殼隔離良好,防止電擊。

(四)低頻電流十分有害,過大的低頻漏電流將對病員產生嚴重刺激甚至致人死命。

(五)高頻漏電流必須低於150mA。高頻漏電流是指電刀兩輸出電極對地的輻射電流,對手術毫無作用而可造成病員的灼傷和環境污染。

(六)高頻電刀的主載頻率(基波)應在0.3~5MHz之間。不得過低也不得過高(全懸浮式電刀一般在0.4~0.8MHz之間)。過低,會產生低頻刺激;過高,則高頻輻射嚴重。

(七)在任何情況下,高頻電刀的輸出功率均不得超過400W。過大的功率會對病員造成損傷。(八)高頻電刀的輸出功率應儘可能穩定。在電源電壓波動和負載變化時,輸出功率仍應在規定範圍內。否則,手術時,不是切、凝效果不佳,就是焦粘組織,甚至嚴重灼傷病員。

(九)高頻電刀的輸出波形一定要穩定,其基波應是相對純淨的正弦波。否則,易引起輸出功率不穩、增大高頻漏電流或產生低頻工作電流。

(十)電刀的手柄及連線電纜外表對電極的耐壓應能承受3000V(交流有效值)和2倍高頻電刀開路輸出電壓試驗。否則,有可能因漏電而灼傷操作者和(或)病員。

(十一)一個控制動作應只能啟動電刀的一隻手術電極。否則,不用的刀頭誤動作將引起與其接觸的操作者或病員意外灼傷。有些老式電刀,一個控制動作可同時啟動一隻以上手術電極(刀頭)輸出。在這種情況下,應特別注意:不用的刀頭不要接入機器。若已接入,應置於絕緣容器中。千萬不要隨手亂放。

(十二)手控開關和腳踏開關最好為密封型。這樣,可防止水、血或消毒液進入開關而使電刀誤動作灼傷有關人員。

(十三)極板面積應足夠大,最好是貼上式的。保證從病員肌體返回機器的電流在人體與極板接觸處的密度儘可能低(<0.02A/cm2=。

(十四)中性電極(極板)斷線或阻抗過大時,儀器應具有聲光報警和切斷輸出的功能。防止斷點或大阻抗點產生功耗引起灼傷或著火。

(十五)輸出功率應隨設定值的增加而增加,隨設定值的下降而下降。防止調節設定時產生不希望的功率變化而造成危險。

(十六)切、凝同時啟動時,應禁止功率輸出或者只輸出功率較小的模式(如凝)。防止誤操作引起過大的功率加到患者身上。

(十七)切、凝啟動時,應有清晰的聲光提示,以提醒操作者注意。

(十八)高頻電刀在心臟外科使用中,會經常碰到使用除顫器的情況。CF型電刀套用部分應能承受2kV除顫電壓衝擊。

(十九)電刀在任何設定下均可長時間開路啟動,並可多次短路而不影響機器的性能和安全。

(二十)電源復通或啟動復通時,任何設定下的輸出不得增大20%以上。防止過大功率突然加到患者身上。

(二十一)額定負載下的輸出應與設定位置對應,功率偏差應≤20%。不同負載下的全功率和半功率曲線與規定值偏差也應≤20%。

(二十二)手控開關的工作電壓應≤12V;腳踏開關的工作電壓應≤24V。

(二十三)輸出迴路應串入不小於5000pF的高壓電容。輸出電極(對)直流阻抗應遠大於2MΩ,以防低頻輸出。

(二十四)機器內部應進行防潮處理,機殼應能防止液體(翻倒時)浸入機內。保證儀器的絕緣和隔離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