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巿立美術館

高雄巿立美術館成立於1994年,占地9550坪,座落於內惟埤文化園區內,是目前台灣第三座成立的公立美術館,展示空間包括一樓的演講廳、多功能使用室、圖書室、餐廳,地下二樓的館刊、攝影技術工作室、典藏室、監控室,一至四樓皆設有展覽區,以及三樓的書法陳列專室,固定展出館藏的405件書法作品,是充實藝術氣息的好場所。

(圖)高雄巿立美術館高雄巿立美術館

簡介

(圖)高雄巿立美術館高雄巿立美術館

高雄巿立美術館落於北高雄,占地41公頃,園區包括有高雄巿立美術館、雕塑公園、人工湖泊、戶外音樂表演場、螢火蟲復育區、濕地沼澤區等,以及未來台灣藝術教育館從台北南海路南遷高雄後的新館,可說是高雄最具藝術氣息的一塊生態園區。

台灣唯一的大型公立美術館,於民國八十三年六月開館,台灣三大都會美術館中最晚成立的,肩負著南台灣民眾美學社會教育的重任,揉合了當代的重要思潮與精神,包括關注本土歷史、融入社區意識、強調環境景觀。

歷史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1994年6月開館,由於在台灣三大都會美術館中最晚成立,因此立館精神揉合了當代的重要思潮,包括關注本土歷史、融入社區意識、強調環境景觀。

在成為一個“美術史美術館”的宗旨下,高雄市立美術館的研究方向和典藏政策側重台灣地區,特別是大高雄地區(泛指高雄縣市、屏東、澎湖)的美術發展。全館包括地下2樓、地上4層樓。地下一樓設演講廳、圖書室、多功能使用室、餐廳,地下二樓包括館刊室、典藏室、攝影技術工作室、監控室。地上一至四樓,各樓前排均設展覽區,一、二樓以特展為主,三樓是書法專業陳列室,四樓為捐贈與典藏特展。書法為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典藏重點之一,收藏了從清至現代的書法藝術,展示解說及典藏均極有看頭。

特色

高雄巿立美術館,自八十三年開館以來一直系以多功能且綜合性的美術館自我定位;在展覽規劃上,以介紹多元化的藝術,以滿足南台灣民眾對於各類藝術的需求,並結合美術公園的設定,提供高雄市民一個多元生活園區兼具著藝術、文化、休閒、生態。

在這一年四季都可觀賞到豐富的植物生態,從4、6月份的鳳凰樹,7月份在人工湖泊旁的美人蕉也增艷盛開,還有8、9月份的野薑花,而至9月這時台灣欒樹也從小黃花依序轉換成紅色、褐色等各色的花團,叫人目不暇給。

雕塑展

(圖)高雄巿立美術館高雄巿立美術館

布爾代勒雕塑展,前所未有地喚起市民“留下世界大師之美”捐款活動,終於將法國雕塑大師布爾代勒的作品“大戰士”留下,而成為美術館珍貴的典藏,在一樓大廳永久展出。

館外12公頃的雕塑公園結合20件大型雕塑品與綠地園林,市民可在其間自由徜徉,並親近接觸這些藝術品。其中,在高美館“再現內惟埤”的雕塑徵件活動中奪魁的作品“源”,套用了不鏽鋼、觀音石、銅等材質,敘述高美館所在地的內惟埤在人為破壞下改變了容顏,美術館將為內惟帶來展望等意象,呈現了內惟的人文背景及地域變化的軌跡。

信息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20號
營業時間:09:00--17:00,逢周一休館
服務設施:導覽服務、藝術圖書室、視聽影片欣賞、哺乳室服務、文物展售部;
本館特別規劃無障礙人士專用之停車場、坡道、點字觸鍵電梯及無障礙專用洗手間等設施。

景點

園區包括有高雄巿立美術館、雕塑公園人工湖泊、戶外音樂表演場、螢火蟲復育區、濕地沼澤區等,以及未來台灣藝術教育館從台北南海路南遷高雄後的新館,可說是高雄最具藝術氣息的一塊生態園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