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粘症

高血粘症

高粘血症,是以血液粘稠度增高為主要表現的病理綜合徵,血液粘稠度增高后,血液阻力加大、流動緩慢致組織血液灌注量顯著減少而使心腦等器官產生缺血、缺氧的一系列表現,如胸悶、胸痛、頭痛、眩暈、耳鳴、視覺障礙、四肢麻木、腫脹等,嚴重者形成血栓,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風等一系列嚴重疾病。所以需要及早治療。

定義

高粘血症,是以血液粘稠度增高為主要表現的病理綜合徵,血液粘稠度增高后,血液阻力加大、流動緩慢致組織血液灌注量顯著減少而使心腦等器官產生缺血、缺氧的一系列表現,如胸悶、胸痛、頭痛、眩暈、耳鳴、視覺障礙、四肢麻木、腫脹等,嚴重者形成血栓,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風等一系列嚴重疾病。所以需要及早治療。

分類 

(1)血漿粘度增高型 血液除去血細胞成分外即為血漿。血漿粘度主要取決於血漿中的蛋白含量。當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和球蛋白增多時,可引起血漿粘度增高。此類血粘度增高常見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患者。

一般用血液稀釋法及血漿置換法降低血漿粘度,並可用藻酸雙酯鈉進行治療。

(2)血細胞聚集增強型 此類型血粘度增高主要是由於血小板和紅細胞本身粘度增高所致。許多血小板和紅細胞粘在一起,形成微小栓子,阻塞血管,血流因此而緩慢。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粘度增高多屬此型。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蛇毒製劑以及腸溶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藥物治療,以降低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

(3)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型 紅細胞有一種特殊的變形能力,即形體伸縮性很大,這樣才能通過比自己纖細得多的毛細血管,以保證微循環的血流灌注和營養供應。一旦這種變形能力減弱,勢必會影響紅細胞的自由活動,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增加,血液粘度也隨之增高。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大多與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有關。

此類血粘度增高可口服卡蘭片、抗栓丸、腦益嗪等藥物進行治療。

(4)高壓積型 此類血粘度增高是由於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過多所致,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由於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體積過多,使血流變得粘稠,進而導致血流緩慢,影響組織和器官的血液供應,引起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這種因紅細胞過多引起的血粘度增高,可以採用血液稀釋法進行治療,一般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706代血漿可使血液粘度恢復正常。

(5)全血粘度增高型 上述幾種引起血粘度增高的因素同時存在稱為全血粘度增高。這一類型血粘度增高多見於糖尿病和肥胖心血管病患者。一般需要長期綜合治療,除長期服藥外,需定期輸液稀釋血液。

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增高是一個綜合指標,可以說除了血液稀釋以外,很難找到一個能針對各種原因的降低血液粘度的藥,但是中國傳統茶飲料,據研究能從降血脂,降低纖維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等多方位降低血粘度,其有效成分茶色素已被提取製成藥品。

中醫分型

氣虛血瘀型

主要表現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心悸怔忡、氣短乏力、胸悶心痛、舌苔薄白、舌質紫暗並有瘀點或瘀斑、脈澀結代等。

在治療上應以益氣活血、通絡散瘀為主,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具體方藥為黃芪、黨參、白朮、柴胡、陳皮、三七、桃仁、桔梗、當歸各10克,升麻、紅花、炙甘草各5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也可選用中成藥,如複方丹參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2次;或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兩次;或舒心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兩次。

氣滯血瘀型

主要表現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腰痛如刺且固定不移、舌淡苔薄、舌邊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澀等。

在治療上應以活血化瘀、行氣導滯為主,可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具體方藥為桃仁、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澤瀉、瓜蔞、三七、陳皮、枳殼、桔梗各10克,紅花5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也可選用中成藥,如腦血康滴丸,每次服10丸,每日服3次;或三七片,每次服5片,每日服3次;或複方丹參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

肝腎陰虛型

主要表現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疲乏無力、頭暈目眩、耳鳴健忘、急躁易怒、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咽乾顴紅、腰膝酸軟甚至遺精、舌紅苔少、脈細數等。

在治療上應以滋補肝腎、育陰潛陽為主,可選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具體方藥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藥、棗皮、茯苓、澤瀉、丹皮、天冬、麥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也可選用中成藥,如杞菊地黃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3次;或精烏沖劑,每次服10克,每日服兩次;或魚鰾丸,每次服10克,每日服兩次;或牛蒡螺旋藻顆粒,每次服一袋,每日服3次。

脾腎陽虛型

主要表現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軟、少腹冷痛、腹脹便溏、面浮肢腫、小便不利、舌質淡、苔薄白滑、脈沉細弱等。

在治療上應以健脾溫腎為主,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加減。具體方藥為制附片、黨參、白朮、炙甘草、乾薑、蘇子、葶藶子、桂枝、澤瀉、黃芪各10克,豬茯苓15克,椒目5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也可選用中成藥,如金訶降脂膠囊,每次服兩粒,每日服3次;或降脂平片,每次服4片,每天服3次;或消補減肥片,每次服6~8片,每天服3次;或濟生腎氣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

防治

一、選用能稀釋血液的食物:這些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蔥、青蔥、柿子椒、香菇、草莓、鳳梨、檸檬等;具類似阿司匹林作用的抗凝食物有山楂、西紅柿、紅葡萄、橘子、生薑;具調脂作用的有山楂、螺旋藻、芹菜、胡蘿蔔、魔芋、紫菜、海帶、馬齒莧、核桃、玉米、芝麻、蘋果、獼猴桃等。
二、多食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維生素C有調節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纖維在腸道能阻止膽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三、堅持鍛鍊身體: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可促進血液循環。
四、禁菸:影響血液循環,減少血流量,降低血流速度,可導致不良結局。
五、定期體檢:50歲以上的人應該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和血小板聚集試驗。根據檢查結果,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減少栓塞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可動態觀察血粘度指標,做到心中有數。

治療

基本措施

可服用阿司匹林40毫克,一日1次;維生素C100毫克,一日3次;潘生丁片50毫克,一日3次;中成藥複方丹參片3片,一日3次。上述藥物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理化去脂降粘

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分離並去除血液中的脂類(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這些手段能直接除去血漿中脂類,降低血液粘稠度,起效迅速,療效確切。目前主要包括血漿置換療法(PE)和選擇性LDL去除法兩大類。

  

血漿置換療法(PE)

此療法取出病人300~500ml血液,離心分離血漿後將細胞成分仍輸回體內,以去除血液中的“不良物質”。PE操作方便、安全、療效肯定。但在去除致動脈粥樣硬化的LDL同時也去除了血漿的其它成分,特別是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且費用昂貴,臨床難以廣泛套用。

選擇性LDL去除法

此類療法是在PE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主要包括四類分離方式:雙膜過濾法、纖維素凝膠固定硫酸葡聚糖吸附法、免疫吸附療法、肝素-LDL沉澱法,四種方法僅是分離原理上存在差異。此類療法對LDL的選擇性較PE為高,能夠更特異性的去除血液內的VLDL及LDL,降低血脂和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同時對機體內環境影響更小,更加安全、可靠、簡便。

LSA降粘去脂技術

解放軍261醫院採用的LSA降粘去脂技術是採用進口針頭,無痛技術,在患者手臂建立一個靜脈通道,當血液流經靜脈通道並進入全自動電腦控制血液分離儀,利用離心分離的原理將血液分離成血細胞和血漿,分離的血漿經過過濾膜(該膜選用世界先進的組合生物膜)時,過濾器的功能微粒將血漿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選擇性的吸附在過濾膜上,其他血液成分如各種血細胞等人體有益成分返還體內,使得血液里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減少,達到去脂、降粘目的。

飲食

一、飲食清淡,粗細搭配平時以素食為主,多吃粗糧,少吃細糧;多吃綠葉蔬菜、瓜果,少吃動物脂肪;一日三餐晚餐宜少,尤其要少吃甜食,防止血中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高,血液粘度必高。
二、多吃溶血栓的食物如西紅柿、紅葡萄、橘子、生薑等,有抗血凝,降低血粘度,溶解血栓的作用。
三、血脂高特別是甘油三酯高是高粘血症的物質基礎,防止高脂血症就能有效地防治高粘血症。應多吃降血脂特別是降甘油三酯的食物如螺旋藻、香芹、胡蘿蔔、魔芋、生山楂、紫菜、海帶、馬齒莧、蘋果、獼猴桃、玉米等。
四、常吃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如黑木耳、大蒜、洋蔥、柿子椒、香菇、草莓、鳳梨、檸檬等。其中黑木耳是防止血小板凝聚的上品,長期食用可防止血栓形成。木耳燒豆腐就是一道降血粘度的可口佳肴。
五、多飲水,稀釋血液早晨起床後,每餐飯前1小時,就寢前,飲用20-50℃的白開水或淡茶水。每天總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沖淡血液,緩解血液粘稠度,使體內血液循環暢通,脂質和血液中的雜質就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也不易形成血栓。不論口渴與否都必須飲用。

危害

【一】血液粘稠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許多慢性疾病的合併症,有效的降粘治療能延緩病情的發展,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從而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及病死率。
【二】血液粘稠是高血壓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認為,血粘滯度增加,不僅可促使急性組織缺血,還可以使慢性、間缺性組織缺血。由此可見,高粘血是冠心病防治和預後的重要預報因素。
【三】血液粘稠造就了血栓和癌栓。血栓和癌栓流至小血管處,往往引起阻塞而形成局部缺血、組織壞死、器官受損,從而造成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肝細胞壞死及糖尿病併發症。

血稠和高血粘是一回事嗎

血液黏稠度增高時,會造成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引發頭昏腦漲、頸項強硬不適等症狀,甚至形成血栓。糖尿病人血稠,可加重大血管的損傷,加速心腦血管病、腎病等的發生和發展。癌症患者如有血稠,可促使癌細胞的生長繁衍、擴散和轉移,還會使抗癌藥物失靈。
預防血稠,飲食要平衡合理,飯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糧、豆類、瓜果蔬菜,還要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要做到有規律地生活;堅持適度的運動鍛鍊,並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粘和血管硬化的關係

高粘血與血管硬化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病理改變,亦有其自身的臨床表現,自身的病因病機,自身的發展、傳變規律,及自身的治法。
在體外的致病因素有年齡、飲食、吸菸等,在體內的引發因素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此時,高粘血與血管硬化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病理改變是平等的關係,都是獨立存在的病理改變,彼此之間是相互轉化、互為標本的關係。
高粘血與血管硬化一旦形成之後,又有自身的發展傳變規律。高粘血與血管硬化對機體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在心臟,可以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大腦,可以引發腦血管意外、腦皮質萎縮、腦功能失調;在眼,可引發視網膜血管病變、視力障礙;在腎臟,可造成腎小球硬化、腎實質損傷;在肢體,可引發周圍血管、周圍神經病變。

夏季高血粘怎么辦

過度吸菸、飲酒,可致血稠 ,所以喜好菸酒的老人,早晨起床後和晚上就寢前,應喝上一大杯白開水,這樣便可降低血稠度。平時還可多喝茶。
生活不規律,長時間精神緊張或心理壓力過重,也容易導致血稠,故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保持心情愉快。另外,散步、快走、慢跑、太極拳等“溫和運動”,也有助於加速體內脂質代謝,降低血稠度。
血稠患者平時飯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糧、綠葉蔬菜和瓜果,如黃豆、黑豆、玉米、燕麥、蕎麥、牛奶、生薑、大蒜、洋蔥、黑木耳、香菇、山楂、檸檬、西紅柿、紅葡萄、香芹、螺旋藻、胡蘿蔔、蘋果和獼猴桃等。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