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譜系統檢測器

檢測器簡介

高效液相色譜HPLC系統一般由輸液泵、進樣器、HPLC系統色譜柱、檢測器、數據記錄及處理裝置等組成。其中輸液泵、色譜柱、檢測器是關鍵部件。有的儀器還有梯度洗脫裝置、線上脫氣機、自動進樣器、預柱或保護柱、柱溫控制器等,現代HPLC儀還有微機控制系統,進行自動化儀器控制和數據處理。製備型HPLC儀還備有自動餾分收集裝置。檢測器是HPLC儀的三大關鍵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把洗脫液中組分的量轉變為電信號。HPLC的檢測器要求靈敏度高、噪音低(即對溫度、流量等外界變化不敏感)、線性範圍寬、重複性好和適用範圍廣。

檢測器分類

一、按原理可分為光學檢測器(如紫外、螢光、示差折光、蒸發光散射)、熱學檢測器(如吸附熱)、電化學檢測器(如極譜、庫侖、安培)、電學檢測器(電導、介電常數、壓電石英頻率)、放射性檢測器(閃爍計數、電子捕獲、氦離子化)以及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
二、按測量性質可分為通用型和專屬型(又稱選擇性)。通用型檢測器測量的是一般物質均具有的性質,它對溶劑和溶質組分均有反應,如示差折光、蒸發光散射檢測器。通用型的靈敏度一般比專屬型的低。專屬型檢測器只能檢測某些組分的某一性質,如紫外、螢光檢測器,它們只對有紫外吸收或螢光發射的組分有回響。
三、按檢測方式分為濃度型和質量型。濃度型檢測器的回響與流動相中組分的濃度有關,質量型檢測器的回響與單位時間內通過檢測器的組分的量有關。
四、檢測器還可分為破壞樣品和不破壞樣品的兩種。

檢測器性能指標

1、噪音和漂移:在儀器穩定之後,記錄基線1小時,基線頻寬為噪音,基線在1小時內的變化為漂移。它們反映檢測器電子元件的穩定性,及其受溫度和電源變化的影響,如果有流動相從色譜柱流入檢測器,那么它們還反映流速(泵的脈動)和溶劑(純度、含有氣泡、固定相流失)的影響。噪音和漂移都會影響測定的準確度,應儘量減小。
2、靈敏度(sensitivity):表示一定量的樣品物質通過檢測器時所給出的信號大小。對濃度型檢測器,它表示單位濃度的樣品所產生的電信號的大小,單位為mV·ml/g。對質量型檢測器,它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檢測器的單位質量的樣品所產生的電信號的大小,單位為mV·s/g。
3、檢測限(detectionlimit)
檢測器靈敏度的高低,並不等於它檢測最小樣品量或最低樣品濃度能力的高低,因為在定義靈敏度時,沒有考慮噪聲的大小,而檢測限與噪聲的大小是直接有關的。
檢測限指恰好產生可辨別的信號(通常用2倍或3倍噪音表示)時進入檢測器的某組分的量(對濃度型檢測器指在流動相中的濃度--注意與分析方法檢測限的區別,單位g/ml或mg/ml;對質量型檢測器指的是單位時間內進入檢測器的量,單位g/s或mg/s)。又稱為敏感度(detectability)。D=2N/S,式中N為噪聲,S為靈敏度。通常是把一個已知量的標準溶液注入到檢測器中來測定其檢測限的大小。
檢測限是檢測器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其數值越小,檢測器性能越好。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方法的檢測限除了與檢測器的噪聲和靈敏度有關外,還與色譜條件、色譜柱和泵的穩定性及各種柱外因素引起的峰展寬有關。
4、線性範圍(linearrange):指檢測器的回響信號與組分量成直線關係的範圍,即在固定靈敏度下,最大與最小進樣量(濃度型檢測器為組分在流動相中的濃度)之比。也可用回響信號的最大與最小的範圍表示,例如Waters996PDA檢測器的線性範圍是-0.1~2.0A。
定量分析的準確與否,關鍵在於檢測器所產生的信號是否與被測樣品的量始終呈一定的函式關係。輸出信號與樣品量最好呈線性關係,這樣進行定量測定時既準確又方便。但實際上沒有一台檢測器能在任何範圍內呈線性回響。通常A=BCx,B為回響因子,當x=1時,為線性回響。對大多數檢測器來說,x只在一定範圍內才接近於1,實際上通常只要x=0.98~1.02就認為它是呈線性的。
線性範圍一般可通過實驗確定。我們希望檢測器的線性範圍儘可能大些,能同時測定主成分和痕量成分。此外還要求池體積小,受溫度和流速的影響小,能適合梯度洗脫檢測等。
5、池體積:除製備色譜外,大多數HPLC檢測器的池體積都小於10ul。在使用細管徑柱時,池體積應減少到1~2ul甚至更低,不然檢測系統帶來的峰擴張問題就會很嚴重。而且這時池體、檢測器與色譜柱的連線、接頭等都要精心設計,否則會嚴重影響柱效和靈敏度。

檢測器的故障及排除

1、流動池內有氣泡
如果有氣泡連續不斷地通過流動池,將使噪音增大,如果氣泡較大,則會在基線上出現許多線狀"峰",這是由於系統內有氣泡,需要對流動相進行充分的除氣,檢查整個色譜系統是否漏氣,再加大流量驅除系統內的氣泡。如果氣泡停留在流動池內,也可能使噪音增大,可採用突然增大流量的辦法除去氣泡(最好不連線色譜柱);或者啟動輸液泵的同時,用手指緊壓流動池出口,使池內增壓,然後放開。可反覆運算元次,但要注意不使壓力增加太多,以免流動池破裂。
2、流動池被污染
無論參比池或樣品池被污染,都可能產生噪音或基線漂移。可以使用適當溶劑清洗檢測池,要注意溶劑的互溶性;如果污染嚴重,就需要依次採用1mol/L硝酸、水和新鮮溶劑沖洗,或者取出池體進行清洗、更換視窗。
3、光源燈出現故障
紫外或螢光檢測器的光源燈使用到極限或者不能正常工作時,可能產生嚴重噪音,基線漂移,出現平頭峰等異常峰,甚至使基線不有回零。這時需要更換光源燈。
4、倒峰
倒峰的出現可能是檢測器的極性接反了,改正後即可變成正峰。用示差折光檢測器時,如果組分的折光指數低於流動相的折光指數,也會出現倒峰,這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流動相。如果流動相中含有紫外吸收的雜質,使用紫外檢測器時,無吸收的組分就會產生倒峰,因此必須用高純度的溶劑作流動相。在死時間附近的尖銳峰往往是由於進樣時的壓力變化,或者由於樣品溶劑與流動相不同所引起的。

紫外檢測器

紫外檢測器(ultravioletdetector)是HPLC中套用最廣泛的檢測器,當檢測波長範圍包括可見光時,又稱為紫外-可見檢測器。它靈敏度高,噪音低,線性範圍寬,對流速和溫度均不敏感,可於製備色譜。由於靈敏高,因此既使是那些光吸收小、消光係數低的物質也可用UV檢測器進行微量分析。但要注意流動相中各種溶劑的紫外吸收截止波長。如果溶劑中含有吸光雜質,則會提高背景噪音,降低靈敏度(實際是提高檢測限)。此外,梯度洗脫時,還會產生漂移。
註:將溶劑裝入1cm的比色皿,以空氣為參比,逐漸降低入射波長,溶劑的吸光度A=1時的波長稱為溶劑的截止波長。也稱極限波長。
中國藥典對UV法溶劑的要求是:以空氣為空白,溶劑和吸收池的吸收度在220~240nm範圍內不得超過0.40,在241~250nm範圍內不得過0.20,在251~300nm範圍內不得過0.10,在300nm以上不得過0.05。
UV檢測器的工作原理是Lambert-Beer定律,即當一束單色光透過流動池時,若流動相不吸收光,則吸收度A與吸光組分的濃度C和流動池的光徑長度L成正比.
UV檢測器分為固定波長檢測器、可變波長檢測器和光電二極體陣列檢測器(photodiodearraydetector,PDAD)。按光路系統來分,UV檢測器可分為單光路和雙光路兩種。可變波長檢測器又可分單波長(單通道)檢測器和雙波長(雙通道)檢測器。PDAD是80年代出現的一種光學多通道檢測器,它可以對每個洗脫組分進行光譜掃描,經計算機處理後,得到光譜和色譜結合的三維圖譜。其中吸收光譜用於定性(確證是否是單一純物質),色譜用於定量。常用於複雜樣品(如生物樣品、中草藥)的定性定量分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