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鄉[浙江遂昌縣]

高坪鄉[浙江遂昌縣]

高坪鄉[浙江遂昌縣],隸屬於浙江遂昌縣管轄,位於遂昌縣西北部,下轄9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63個生產隊。

(圖)農業農業

高坪鄉位於遂昌縣西北部,距縣城60公里,東連應村鄉,南鄰金竹鎮,西與衢縣漁倉僅一山之隔,北與龍游縣毛連里相毗鄰。縣城至高坪鄉公路途徑新路灣、北界、應村三個鄉鎮,沿桃溪入境到達鄉駐地。鄉人民政府駐地高坪村麻洋,海拔870米,是遂昌縣海拔最高的鄉鎮,全鄉總面積48平方公里。全鄉轄9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63個生產隊,至2004年底,全鄉農業人口5700人,戶數1743戶。

歷史

清時屬十一都二圖高坪莊,民國時期設內桃源高坪鄉。1928年建立中共組織和農民革命軍,並參加塘嶺頭農民武裝暴動和遂北龍南4000紙槽工人大罷工。1930年稱高坪鄉公所,當時沒有辦公場所,鄉長傅柏齡(榲樹塢村人),在榲樹塢村辦公。1935年設立里高鄉公所,駐地現應村鄉雙溪口村,鄉長鄭梁(應村鄉雙溪口村人)。1938年裡高鄉公所移到本鄉淡竹村至1949年解放,鄉長周志平(本鄉淡竹村人)。1950年建立新政權設里高鄉公所,駐地塘下村,鄉長羅志榮(本鄉石屋下村人),同年洋溪、里村、雙溪口劃歸應村鄉管轄。1954年金葉鄉的箍桶丘村劃入高坪鄉。1956年金葉鄉的岱嶺村劃入高坪鄉。1958年11月改稱五星公社裡高生產大隊。1959年2月又稱湖山公社裡高管理區。1961年7月稱里高人民公社。1968年12月建立里高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改為管理委員會,金葉公社的亦溪、長樹源、半山、蜈蚣舍大隊劃入高坪鄉,1983年亦溪、長樹源大隊劃歸古樓公社管轄。1984年政社分設時稱高坪鄉,以駐地得名。1992年6月浙江省境內實行“撤區、擴鎮、並鄉”,遂昌縣設20個鄉鎮,保留高坪鄉。

經濟

高坪鄉地處遂昌西北部,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木材、竹筍、山椏皮、高山蔬菜生產基地之一,2003年被列入浙江省115個欠發達鄉鎮之一,並與嘉善縣魏塘鎮幫扶結對。2004年,高坪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78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30元。2004年在上級政府部門的幫助扶持下,利用豐富的竹林資源,大力創辦家庭竹製品加工廠。高坪鄉購進加工機械340多台,進行竹製品加工。

(圖)中心國小中心國小

高坪鄉教育衛生通訊廣播電視事業全面發展,1989、1991、1996分別建成了高坪鄉中心國小教學樓、宿舍樓和辦公樓。之後,配備有電腦、電視、音響和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多媒體教室和水泥藍球場等教學設施,2003年在校小學生367人、教職工2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在校學生鞏固率100%。2002年底在校國中生192人、教職工14名。2003年9月高坪中學併入遂昌縣北界萬向中學。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全鄉收繳保險金9.016萬元,參保人數4707人,農民參保率達到82.77%。1996年全鄉8個村通了程控電話,2002年移動通迅開通。2004年6月北界至高坪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動工。2004年9月3日高坪至岱嶺康莊工程動工,進行路面拓寬,全長8.57公里。

地理位置

高坪鄉位於遂昌縣西北部,距縣城60公里,東連應村鄉,南鄰金竹鎮,西與衢縣柯城區漁倉僅一山之隔,北與龍游縣毛連里相毗鄰。鄉人民政府駐地高坪村麻洋,海拔870米,是遂昌縣海拔最高的鄉鎮。全鄉總面積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70畝,林地面積52006畝。

(圖)養鹿養鹿

氣候水文

高坪鄉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境內山地面積大、地勢複雜,又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隨著高度增加,氣溫降低,熱量減少,雨量增加,濕度變大。全年平均氣溫13.4℃,最高氣溫為7月,平均24℃,最低氣溫為1月,平均氣溫2.4℃,年降水量1790毫米,年無霜期196天。

自然資源

高坪屬中山區,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餘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海拔在1000米以上分布在北部和中南部,約占1/4,最高桃源尖海拔1438米,東部500—800米占1/6,其餘均在800—1000米之間,有山地61379畝,占總面積85.3%;耕地占總面積5.3%;森林覆蓋率52%;立木蓄積量大,筍竹兩用林資源豐富;國家重點保護名木古樹268株;主要礦藏為瑩石。縣城至高坪鄉公路途徑新路灣、北界、應村三個鄉鎮,沿桃溪入境到達鄉駐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