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併發症

骨折併發症

骨折併發症,是一種生理性的疾病,對身體有害。

一、病因及常見疾病:

骨折的原因有:直接暴力、間接暴力或積累性勞損,由於損傷複雜嚴重,骨折及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代謝產物積聚等常發生全身或局部不同的併發症.

二、鑑別診斷:

(一) 骨折早期併發症:

1、感染:開放性骨折創口不潔,污物及邪毒侵入,可發生化膿性感染,如附骨癰、附骨疽、關節流注等,或為厭氧菌感染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

2、重要血管損傷:骨折端刺傷或壓迫重要動脈,致血管痙攣、破裂、血栓形成。

3、周圍神經損傷:骨折時周圍神經受到牽拉、壓迫、挫傷或刺傷所致。

4、脊髓損傷:較嚴重的脊椎骨折和脫位可合併此症,在骨折平面以下產生截癱。

5、缺血性肌攣縮:患肢受到嚴重的挫傷,骨折處骨筋膜室內瘀腫嚴重,擠壓血管,血液循行受阻,致患肢缺乏氣血濡養,肌肉群缺血壞死而產生持續疼痛、麻涼、皮色紫紺或蒼白,腫脹堅硬,患肢遠端脈搏消失或脈搏微弱。

6、脂肪栓塞: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骨髓被破壞,脂肪滴被擠壓入靜脈中,或被淋巴管吸收進入靜脈,可引起肺栓塞或腦栓塞。

(二)骨折晚期併發症:

1、墜積性肺炎:老年患者長期臥床,肺功能減弱,痰涎積聚,咳痰困難,而致呼吸系統感染。

2、褥瘡:骨折長期臥床或並發截癱患者,在骨突處如骶部、後枕部和足跟部因長期壓迫,致局部氣血受阻,組織壞死,形成潰瘍,經久不愈。

3、尿路感染及結石:骨折後長期臥床,排尿不暢,或截癱患者長期留置導尿管,若處理不當,可引起尿路感染或形成結石。

4、損傷性骨化:關節內或關節附近骨折,尤其是肘部骨折,因損傷較重,或固定不良,或整復操作粗暴,致使骨膜下血腫內的瘀血滲入損壞的筋肉間,血腫機化,在關節附近的軟組織內產生廣泛的骨化塊,影響關節活動,作X線照片可發現大片骨化陰影。

5、關節僵硬:若關節被長期固定,易形成關節囊和周圍軟組織粘連、攣縮,引起關節活動障礙。

6、損傷性關節炎:骨折線波及關節及關節面軟骨損傷,或關節內骨折整復不良,畸形癒合,均能使關節面不平或負重的關節面承受不均勻的壓力,引起受累關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

7、遲發性神經損傷:可因骨折畸形癒合,致神經受長期牽拉或骨折處的神經受骨痂壓迫和包埋而致在骨折的中後期逐漸出現症狀。

8、缺血性骨壞死:骨折後,由於骨折段的血供障礙,可發生骨缺血性壞死。

9、遲發性畸形:因損傷的原因影響骨胳發育紊亂,或治療欠妥所致。

三、檢查:

(一)X線檢查:

可顯示臨床上難以發現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關節內骨折和小的撕脫性骨折等,了解骨折的類型和具體情況,對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二)CT檢查:

對於骨折不明確但又不能排除者、脊柱骨折有可能壓迫脊髓神經根者及複雜骨折者均可行CT檢查。三維CT重建可以更直觀便捷地進行骨折分型,對治療方案選擇幫助很大,現如今臨床上常用。

(三)MRI檢查:

雖然顯示骨折線不如CT檢查,但對於脊髓神經根及軟組織損傷的顯示有獨特優點,現如今已廣泛用於脊柱骨折的檢查。

四、治療原則: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鍊很重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