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媛

馮愛媛

馮愛媛(1905年-1927年),女,漢族,海南文昌縣(今文昌市)東路鎮美德村人。1924年,考入廣東省立第六師範學校。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當選為瓊崖婦女解放協會委員,被黨組織派往樂會、瓊東負責婦女工作,先後組建加積東路婦女聯合會和朝陽、樂會、中原、陽江等區分會。1927年秋,奉命回府城匯報工作,途經文昌縣蛟塘墟時被捕,壯烈就義。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05年出生在一個私塾先生的家庭,出生後不久父親便離開了人世,馮愛媛和母親、兩個哥哥相依為命。9歲時,進入鬧馬國小讀書。1924年,馮愛媛考上了廣東第六師範學校(今瓊台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楊善集、王文明等革命宣傳影響下,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革命活動,走上街頭,發表演說,高唱革命歌曲,宣傳教育民眾。1926年3月,六師成立了共產黨、共青團支部,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由於表現突出,威信很高,很快成為學生運動的重要骨幹。1926年秋,瓊崖婦女解放協會成立,她被選為協會委員(一說是副主席),成為瓊崖婦女運動的早期領導人之一。

瓊崖婦女協會成立不久,為了適應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受組織派遣,馮愛媛與瓊崖學生聯合會主席雷永業到嘉積鎮負責樂會、瓊東兩縣的婦女運動。為了工作的方便,他們住在仲凱農工學校。根據中共瓊崖地委和婦女協會的指示精神,首先著手成立嘉積東路婦女聯合會。馬士芬、鍾國英、李務瓊、姜國英、符愛娥、符英妹、符玉英等活動積極的婦女,當選為委員。接著,在朝陽、樂會、中原、陽江等區建立分會。婦女協會的成立,大大促進了婦女參加夜校學習和各種政治鬥爭。1926年冬,嘉積東路中學爆發了驅逐反動校長張韜的運動,不少女學生也參加進去。張韜為了破壞這個運動,就在黑板上寫上“女士們啊!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字句,有些女學生看了以後開始產生動搖。為了保證驅張運動取得勝利,馮愛媛及時組織婦女協會的委員揭露其陰謀,並做這些女學生的工作,使她們更加勇敢地投入驅張運動。在廣大師生的堅持鬥爭下,反動校長張韜終於在1927年1月灰溜溜地滾出了東路中學。

1927年3月,為了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進一步宣傳發動廣大婦女參加革命,根據上級指示,馮愛嬡召集縣、區婦女協會的委員,一是出“三八”刊,內容是要求三八工作制、反對舊禮教、主張婚姻自由、促進男女平等、反對軍閥、維護三大政策等;二是在“三八”節紀念日舉行集會,進行革命宣傳。會後,他們積極籌備,在“三八”節那天,不僅出版了許多充滿革命內容的牆報、黑板報等專刊,而且紀念大集會也開得很成功,各縣的婦女幹部前來參加,成千上萬的婦女組成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像不可抗拒的洪流,邊走邊高呼口號,慷慨激昂,連在兩旁觀看的民眾也深受感動。這次紀念會對動員婦女後來參加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積極發動婦女參加各種政治鬥爭外,馮愛嬡還熱情幫助一些婦女解決封建婚姻問題。在舊社會,婦女由於受封建禮教的壓迫,沒有婚姻自由。許多婦女出嫁後備受公婆、丈夫虐待,有的死了丈夫,也不準改嫁。婦女協會成立以後,這些深受封建禮教束縛的婦女紛紛提出要解決婚姻問題。婦女協會在具體處理這些問題時,深入到婦女中去,了解她們的疾苦,支持鼓勵她們跟“四權”作鬥爭。婦女協會維護婦女的利益,較好地幫助婦女們擺脫了羈絆,這些人中有不少人後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秋,馮愛媛和雷永業奉命回府城匯報工作,當車行駛到文昌縣潭牛附近時,因遭一夥強盜掠劫,只得步行到蛟塘墟,雷永業被一個反動傢伙認了出來,結果,兩人一起被捕,被押送到府城。國民黨反動派害怕雷永業進行革命宣傳,給他灌了啞藥,接著對馮愛媛施以酷刑,妄圖從她口中得到革命同志的名單和組織活動的情況。她寧死不屈,慷慨赴死,並向路旁民眾宣傳,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共產黨勝利萬歲”等口號,壯烈就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