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帝國

公元前2000年左右,瑪雅人進入了定點群居時期並從採集、漁獵進入到了農耕時期。農業和定點群居孕育了瑪雅文明。瑪雅文明從此就開始了。

基本簡介

蒂卡爾遺蹟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曾是古瑪雅帝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

公元前2000年左右,瑪雅人進入了定點群居時期並從採集、漁獵進入到了農耕時期。農業和定點群居孕育了瑪雅文明。瑪雅文明從此就開始了。

世界上的許多學者研究瑪雅文化,對瑪雅文明比較公認的歷史分期是: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317年為瑪雅文明發展的前古典時期,從公元317年到公元889年為古典時期,從公元889年到1697年為後古典時期。也有人把它叫做早期階段、中期階段和晚期階段。
前古典文明出現在危地馬拉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帶。這時,瑪雅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在出現的城市廣場上建立了許多大型的石碑,石碑上雕刻有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形象。因為在公元1-2世紀時出現了象形文字,所以石碑上就有了記述統治者歷史的文字。此外,城市裡還出現了大型石料建築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衛城)。大型石鋪廣場和堤道反映了這時候的建築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前古典時期的文明中心在中美洲的納克貝(Nakbe)和埃爾米拉多爾(ElMirador)。
古典時期文明發展的中心在瓜地馬拉一帶的蒂卡爾帕倫克(Palenque)、博南帕克(Bonampak)和科潘等地。這時的文化特徵主要反映在建築雕刻繪畫上。博南帕克壁畫是世界有名的藝術寶庫。
位於中美洲的瑪雅古典文明中心,不知什麼原因到9世紀時衰落了。此後,瑪雅文化北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在那裡進入了後古典文明時期。瑪雅的後古典文明有奇欽·伊察(ChichenItza)、烏斯馬爾(Uxmal)和瑪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紀後,勢力強盛的托爾特克人後裔,從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島,影響了奇欽·伊察。瑪雅文化與托爾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礎上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已經衰落的瑪雅文化重新繁榮起來,瑪雅歷史進入了第二個發展時期。後古典文明的文化特徵是除了繼承南部瑪雅文明的文化遺產外主要是建立了許多比以前更大和更雄偉的神廟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曆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歷史發展

波南帕克壁畫波南帕克壁畫

古馬雅文明遍及中美洲猶卡坦半島,包含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四國。根據一些百科全書的說明,將馬雅文化分成四個主要階段:

第一時期:公元前2000 年之前的古印地安時期-只有漁獵沒有重要藝術發展。
第二時期:公元前2000 年到公元後200 年的農牧時期-開始有泥塑和巨石凋刻。
第三時期:公元200 年到公元900 年的古典時期-城市興起,大建築大量產生,已使用複雜曆法。
第四時期:公元900 年至1520 年-已有商人階級、官僚組織,城牆堡壘同時興建,也會用金屬,但整個文明一下子就消失了。

社會概況

生活

馬雅徽記的浮雕馬雅徽記的浮雕

馬雅人的祖先定居在中美洲,房屋是由圓木和編組的樹枝建造而成,以葫蘆做水壺、以黏土製成餐具、並以石頭為臼,他們又種棉花,紡紗織布,用麻邊繩子,用皮及繩子製成涼鞋,但是他們尚未發展到使用金屬器具及車輪。玉米是他們最重要的食物,主食為玉米粉製成的煎餅,他們也以玉米來釀造啤酒-宴客中的[火蜜酒]即為代表,然而在耕作上,他們以50名分為一組,共同種植及收成!

社會-裁判及刑罰

馬雅人是敬神的民族,因此他們互相尊重,也篤守法律,幾乎沒有訴訟桉件,如果有爭端則交付裁判,最特別的事,馬雅的法官職員,絕不在於裁判善惡是非,法官依定讓雙方充分協商,並且請雙方設身處地的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並且最後法官尋找出妥協的條件,直到雙方認為公平無異議,完全滿意為止。在這些行徑上而言,馬雅人算是非常具有紳士型態的帝國,有一重極度重視和平的風範,但在第十世紀以來,似乎有些微的改變-北方滲透的不同的文明,使得馬雅領導階層模彷以人奉獻神明的殘酷習俗,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來俘虜敵人充做犧牲,這種變化是在衰退期後的情形,總體而言,古典的馬雅是個以同情及合作為規範的社會。

文化建築

文化發展建設

曆法

蒂卡爾遺蹟蒂卡爾遺蹟

瑪雅人的曆法是世界上獨特的曆法,他們的曆法體系由3種曆法構成,即神曆太陽曆長紀年曆
神曆亦稱“卓爾金曆”,每年260天,由20個神明圖像和1到13的數字,不斷組合循環,類似中國天干地支,通過不斷搭配組合,得到260種組合圖示,代表260天。
太陽曆是根據天文測算而來的金星曆法。一年分18個月,每個月20天,另加5天作為禁忌日,這樣全年就是365天。精於星象觀測的瑪雅人經過長期觀察、周密計算,將一年的長度修正為365.242129天,這同今天科學測定的絕對年長365.242198天的數值,相差不足萬分之一。
長紀年曆極適於推算悠遠漫長的歷史刻度,建立在極其發達的數學思維之上,瑪雅人運用這套曆法可以準確無誤地記下幾千萬年中的每一個日子。考古學家根據16世紀西班牙入侵瑪雅的時間,再依照碑文上記錄此事的計數單位往回推算,算出瑪雅紀年的元年為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
當神歷年輪迴了73圈後,剛好和周轉了52圈的太陽年回到同一個標記上,由此形成一個52年的大周期,瑪雅人依此將52年定為一個世紀。
不僅如此,瑪雅人還制定了“太陰曆”,算出了火星和金星公轉一周的時間,並找出了糾正太陽曆和太陰曆積累誤差的方法。
瑪雅曆法有一定的周期。例如:
20金Kin(天)=1烏納Unial(月)或20天
18烏納Unial=1盾Tun(年)或360天
20盾Tun=1卡盾Katun或7200天
20卡盾Katun=1伯克盾Baktu]或144000天
20伯克盾Baktun=1皮克盾或2880000天
20皮克盾=1卡拉盾或57600000天
20卡拉盾=1金奇盾或1152000000天
20金奇盾=1阿托盾或23040000000天

帕倫克浮雕帕倫克浮雕

每個民族一般都有一個紀元。但在瑪雅的傳說中,他們有幾個紀元,每個紀元都是以地球毀滅性破壞的結束為起點的。瑪雅的最後一個紀元開始於公元前3113年,這正是他們在中美定居下來的日子;瑪雅的上一個紀元開始於公元前11000年,那時正好地球上冰河期結束;再往前推,他們還有三個紀元,每個紀元的時間都要以幾十萬年或幾百萬年來計算。
根據這個瑪雅的神話傳說,地球現在是第五個紀元,而依照推算這個紀元將結束於2012年12月21日,由於地球磁場顛倒而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磁極轉換是科學家的說法,馬雅曆法的說法是「人會自殺,其餘的人會自相殘殺」),人類可能因此滅亡──馬雅說人類不一定會絕種,但舊文明將會被新文明取代。
美術

許多人認為古典時期(前200年到900年)馬雅藝術在古代美洲文明中是最成熟和美麗的。帕倫克的凋刻和浮凋以及Copán的塑像被認為是最完美的,展現了古典馬雅人的優雅和準確的觀察力。現代人只能從葬禮中的陶器來了解古典馬雅的進階繪畫;另外在波南帕克(Bonampak)的一棟建築意外保存了古代壁畫。從一些馬雅文獻中,人們發現馬雅是少數文明中,藝術家會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的。此外,瑪雅人喜愛玉器,瑪雅的玉器非常精美,豐富。

文字

馬雅文字最早出現於西元前後,但出土的第一塊記載著日期的石碑卻是西元二九二年的產物,發現於提卡爾。從此以後,馬雅文字只流傳於以貝登和提卡爾為中心的小範圍地區。五世紀中葉,馬雅文字才普及到整個馬雅地區,當時的商業交易路線已經確立,馬雅文字就是循著這條路線傳播到各地。重要的是-馬雅文字不僅是古代美洲文字中最複雜的,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五種文字之一。馬雅文字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馬雅凋刻文字既代表一個整體概念,又有各自獨特的發音。馬雅文字的一個字元中大的部分叫做主字,小的部分叫做接字,字型有「幾何體」和「頭字型」兩種,另外還有將人,動物,神的圖桉相結合組成的「全身體」,主要用於曆法。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以及神祇的名稱。大多記載在石碑、木板、陶器和書籍上。書籍的紙張以植物纖維製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於陽光下曬乾,因而紙上留下一層石灰。

宗教
墨西哥的羽蛇神雕像墨西哥的羽蛇神雕像

墨西哥的羽蛇神凋像宗教在瑪雅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瑪雅的天文曆法,建築所展現的偉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宗教活動的繁榮,瑪雅文明建立在神權政治的體制下,瑪雅王族和祭司主管宗教,瑪雅人的最高神叫“羽蛇神”,由奎特查爾鳳鳥羽毛和響尾蛇組合而成,是風神,又是金星(啟明星),它被視為偉大的組織家、城市的建立者、數學、冶金學和天文學之父,傳說是它給百姓帶來了文明和教化。此外,它還掌管農業、豐收與降雨,這在乾旱的尤卡坦半島自然意義非凡。在奇琴伊薩的中心,矗立著一座占地3000餘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廟,名曰庫庫爾坎神廟,是祭拜羽蛇神的神殿。
承繼了托爾特克人的祭祀文化,瑪雅人的祭祀活動頻繁而殘忍,戰爭,節日,祈求豐收,等等諸多活動都有祭祀儀式,祭祀不但有豐富的珍寶祭品,瑪雅人還用活人的心祭太陽神。瑪雅的各個城市之間常有戰爭,戰敗一方通常都會有大批的俘虜被當作祭品處死。 瑪雅人最先學會利用橡膠,這也是源於宗教儀式,他們用樹膠做成類似現在足球一樣的東西,在專門的大球場舉行殘忍的遊戲,兩方用除手以外的任何部位傳球,球不能落地,並且要設法將球投入牆上的石圈中,輸的一方將當作祭品處死。但亦有地方如奇琴伊察,勝利一方或落敗一方的領隊被用作犧牲的說法同時存在(據說後來就以替代品取代了)。這樣的遊戲通常要進行幾天幾夜才能分出勝負。

數理及科技方面

馬雅人獨立創造了「零」的概念,比阿拉伯商隊橫越中東的沙漠把這個概念從印度帶到歐洲的時候早一千年,因此,世界上最早發明「零」的民族是馬雅人。馬雅人發明一種僅使用三個符號:一點、一橫、一個代表零的貝形符號來表示任何數字的計算法,這可遠比希臘以及羅馬人更加聰明,這種方法更為便捷及容易理解。現代算術發展於印度和中東,以「十進位」法求出所需之數目,而馬雅人在那時已知相對值(Relative Value)的用處及二十進位法。他們把大數目以縱行表示,從最下面起朝上念,垂直進位,二十以下的數目用一個象形圖來表示,每一個象形
圖都走出點和橫線組成。

醫學上,已利用打開的頭蓋骨,製作木乃伊的技術以及菜草、香的冶療法等。

建築

帕倫克古城遺蹟之中主要的建築是1座宮殿和5座神廟,宮殿被認為可能是行政中心,而宮殿的一角還有一座高聳的塔樓,塔樓共四層、高15公尺,也是馬雅建築中唯一塔樓式建築,它被猜測用於天體觀測,稱為「天體觀測塔」。然而神廟之中,有一座9層的神廟-銘文神廟,其有者重大的歷史價值,正因為巴加爾國王的石棺在此底部的墓室中發現而來。然而總結其建築上的特色,金字塔形的馬雅廟宇高高聳立,不僅十分壯麗,而且隱藏著驚人的特性——它們中的大多數在天文上與太陽和金星排成一線。而且在其建築外面的奇怪符號也是具有重要價值-象形文字,由此大略可知馬雅人的建築,不僅僅是個房屋,而是結合了他們重要文明(宗教.科技.天文.文字…..)的重大建設。

農業

瑪雅人和其他四大文明不同,不是產生在大河流域,而是崛起在貧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熱帶雨林之中。瑪雅人以玉米和豆類為主食,肉食相對較少,沒有小麥,農作物主要有,棉花,菸草,番茄,可可等。 瑪雅文明雖然是城市文明,卻建立在玉米農業的根基之上。自古以來,瑪雅農民採用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他們先把樹木統統砍光,過一段時間乾燥以後,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毀,以草木灰作肥料,覆蓋住貧瘠的雨林土壤(刀耕火種)。燒一次種一茬,其後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長達6年,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之後再燒再種。農業生產能力的落後,一旦出現長時間的乾旱,文明將變得非常脆弱,這是科學家推測瑪雅文明突然消失的一個原因。
美國衛星的一次探測任務中,科學家發現瑪雅一些類似灌溉用途的精密交叉渠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