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群[湖南大學教授]

馬超群[湖南大學教授]

馬超群男,朝鮮族,1937年出生,吉林龍井人。高級講師。畢業於瀋陽農學院。歷任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科研所技術員、牡丹江農校教師、植保教研室主任、黑龍江省中等農校植保教研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郊區第四屆人大代表。

基本信息

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個人履歷

馬超群,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被聘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人選。研究領域涉及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巨觀經濟分析、系統最佳化決策與預測、能源金融與能源管理、資源定價與資源戰略等。
馬超群教授現擔任中國複雜系統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決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湖南省青年系統工程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社會科學工作者聯合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情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馬超群教授主持或參與研究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計畫等國家級項目10多項、省部級項目20多項;為國家與各級地方政府以及特大型企業與金融機構提供政策研究報告20多個;在IJTAF與IEEE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4部,其中在美國著名的SIAM出版英文學術專著1部,被SCI、 EI、ISTP收錄論文20多篇,編寫國際會議論文集(英文)一部,申請專利技術(已接受)1項,獲高等學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組織召開國際學術會議3次,並多次作為特邀代表在國際與國內學術會議上作主題報告。

工作經歷

1987年7月在湖南大學套用數學專業畢業留校任助教、講師。
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博士畢業後在湖南大學原國際商學院任副教授,從事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任管理系主任。
1999年5月被破格晉升為湖南大學原國際商學院教授,同時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1997年9月至2000年4月,擔任院長助理與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年4月至2003年4月,任湖南大學系統工程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1年2月至2001年8月,在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作訪問學者。
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任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所所長。
2005年4月至2009年,任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分黨委書記、副院長。
現任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湖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社會兼職
中國金融系統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運籌學會理事,湖南省系統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湖南省青年系統工程學會副會長,湖南省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聯合會常務理事。
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管理科學、數量經濟技術經濟、金融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等多家重要學術期刊雜誌的特約審稿人,“系統工程”學術期刊編委,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評審組專家,曾在國內外多所大學講學,任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兼任2家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與顧問。

工作業績

多年來一直從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數理金融,系統工程,隨機最佳化理論與時間序列分析等學科領域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
負責主講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套用數學專業金融數學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系統最佳化與決策理論(學位課程"),"投資學與金融計算(專業課程)",與"現代金融理論(選修課)"等課程,每周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研究方向碩士生與博士生主持兩個學術專題講座與研討班.
在教學改革方面,主持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科學學位研究生論文質量保障機制研究",參與了湖南省教育廳重點教改項目"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碩士,博士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工商管理學科導師隊伍建設的管理體系研究".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強調案例教學,使用英語原版教材;積極聘請有學識,有水平的專家來校講座;建立研究生活動基地;積極改進教學手段,全部使用電子課件教學;組織教師改革教學內容,認真補充新材料,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本學科的最新研究動態與新知識.擔任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期間,組織了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的MBA論壇,並通過衛星電視向全國轉播.已培養了包括博士和碩士在內的研究生五十餘人,指導的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畢業論文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和湖南大學優秀畢業論文.
在科研方面,先後負責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國家級項目5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軟科學課題等省部級項目12項,參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63"計畫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項,主持或參與企業合作的橫向項目8項.其中5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出版著作,教材,國際會議論文集各1本.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其中多篇學術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2篇論文分別獲湖南省2000年與2002年自然科學一等優秀學術論文獎,多篇論文被國內外權威刊物收錄.
因教學科研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湖南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與教學質量優秀獎.獲湖南大學3年高級職務任職考核評比一等獎與"湖南大學先進科研工作者"稱號.

科研項目

1. 金融市場的非線性動力學特徵與風險管理研究(7047103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1—2007.12.
2. 數據挖掘技術及其在金融風險管理與防範中的套用研究(7037102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1—2006.12.
3. 行為金融的整體風險管理理論與套用研究(03BJY05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3.8—2005.12.
4.資本市場中的分形特徵分析與風險度量研究(70471030),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5.1—2006.12.
5.證券市場的非線性動力學特徵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5.1—2007.12.
6. 金融時間序列數據挖掘與風險管理研究(2003:355號),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2004.1—2005.12.
7.證券市場風險識別,度量與控制技術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子項目,2003.10---2006.12.
8. 數據挖掘技術及其在金融風險管理與防範中的套用研究(20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研究項目,2005.4-2005.12.

主要著作

1.現代預測理論與方法, 湖南大學出版社. 1999.
2.運籌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3. Advances in investment decision analysis ,GLOBAL-LINK INFORMATICS LTD. 2001.
主要論文代表作:
1. Optimal Trading Strategy with Partial Information and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he Simplified and Generalized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inance. 2001.5.
2. Explicit Expressions for the Valuation and Hedging of the Arithmetic Asian Optio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2003.10.
3. Optimal portfolio selection by value at risk's preference.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2003.
4.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d Risk Analysis of Dynamic Conflict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1998.9.
5. Dynamic Conflict Analysis Decision Model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1998.11.
6. 基於風險價值偏好的最優投資決策分析. 中國管理科學. 2002.10.
7. Black-Scholes期權定價的修正模型.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9.11.
8. 中國外資需求的建模及協整分析. 中國管理科學. 2000.9.
9. 標的資產服從混合過程的期權定價模型.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9.4.
10. 風險價值的完全參數方法及其在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中的套用.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1.4.
11. VaR之下厚尾分布的最優資產組合的收斂性. 管理科學學報. 2002.2.
12. 中國外資需求的實證分析.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2.5.
13. 一致性風險價值及其算法與實證研究.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4.10.
14. 基於共同機制的時間序列關聯模式挖掘系統及其套用.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4.8.
15. 風險度量新趨勢分析. 湖南大學學報. 2001.12.
16. 基於序列模板的股票時間序列交易決策規則挖掘. 系統工程. 2004.11.
17. 證券化交易過程中的會計和稅務問題探討. 湖南大學學報,2002.9.
18. 經濟建模與預測精度分析. 預測. 1998.9.
19. 關於計量經濟模型選擇的幾個準則問題. 預測. 1999.1.
20. 風險價值方法在金融風險度量中的套用. 預測. 2001.3.
21. 一類期權定價方法. 系統工程. 1998.9.
22.基於協整和GARCH模型分析—中國油價波動特徵. 求索. 2005.3..
23. 線性經濟建模與預測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系統工程. 1999.5
24. 金融時間序列去噪的小波變換方法. 科技管理研究. 2004.12.
25. 金融系統的複雜性. 系統工程. 2003.9.
26.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的最優激勵契約研究. 系統工程. 2000.1.
27. 深市A股收入公告效應的實證研究. 系統工程. 2003.3.
28. 一致性風險價值及其非參數方法計算. 系統工程,2003.5.
29. 基於擴張期權的目標企業價值特徵分析及評估方法. 系統工程. 2004.3.
30. 信貸行為中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1999.5.
31. 行為金融學的風險管理理論研究.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2.12.
32. 風險價值的完全參數方法及其在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中的套用(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中心全文收錄).投資與證券. 2001.9..
33. 基於擴張期權的目標企業價值特徵分析及評估方法. 系統工程. 2004.3.
34. 引入信用風險的可轉換債券定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 系統工程. 2004.8.
35. 行為金融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挑戰.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04.8.
36. 基金折價研究之最新進展. 統計與決策. 2004.8.
37. 股票交易流動性風險的價值損失值指標探討. 金融經濟. 2004.10.
38. 上市公司併購動機風險與控制分析. 中國當代經濟論壇. 2004.10.
39. 中國能源金融理論的構建構想及其展望. 金融經濟. 2004.11.
40. 股票市場流動性風險度量方法研究. 市場研究. 2004.8.
41. 基於分形理論的資本市場非線性研究架構.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4.9.
42. 結合交易量的股票價格慣性和反轉現象研究. 市場研究. 2004.9.
43. 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成長的協整與誤差校正模型研究. 系統工程. . 2004.10.
44. 金融時間序列分析新方法---數據挖掘. 金融經濟. 2004.12.
45. 從不確定性的研究看行為金融學的發展. 探求. 2005.3.
46. 中國股市價格慣性反轉與風險補償的實證研究. 管理工程學報. 2005.4

科研獲獎

1.經濟系統中非線性預測理論與方法研究(2004),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湖南省人民政府.
2.基於風險價值的行為金融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2003),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社科聯.
3.國際市場預測與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1996), 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國防科工委.
4.非均衡經濟系統資源組合最佳化研究(2000), 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湖南省社科聯.
5.證券組合投資理論與方法研究(1999), 國家機械工業總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機械工業總局.
6.動態衝突建模理論與方法及其在證券投資交易中的套用(1999),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優秀學術論文,湖南省科技廳,省科協,省人事廳.
7.標的資產服從混合過程的期權定價模型(2001), 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優秀學術論文,湖南省科技廳,省科協,省人事廳.

黑龍江省植物保護學專家

人物介紹

馬超群 男,朝鮮族,1937年出生,吉林龍井人。高級講師。畢業於瀋陽農學院。歷任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科研所技術員、牡丹江農校教師、植保教研室主任、黑龍江省中等農校植保教研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郊區第四屆人大代表。

主要業績

《國產複合配方除草劑的研製和水田除草試驗示範報告》在1985年獲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
發表了《國產除草劑(複合)防除水田雜草試驗研究》、《複合除草劑防除豆田雜草試驗研究》、《國產除草劑混合配方防除水田雜草中的套用》、《向日葵菌核病發生規律與防治研究》、《克莠靈、雜草焚防除豆田雜草試驗研究》、《蓋草能混合虎威防除大面積豆田雜草試驗》等多篇科技論文。

發表專著

有《菸草病害診斷,害蟲識別及防治》、《植物保護》、《植保實用手冊》等。
主要譯文(日語)有《病蟲害生物防治新技術一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利用》、《馬鈴薯卷葉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法》、《利用病毒弱株系防治番茄花葉病毒病》、《細菌性水稻立枯病生態和利用三庚三烯酚酮帶菌種子診斷法》、《蔬菜的市場病害》、《最新綠色劑》、《農藥發展與展望》、《中國甜栗灰斑病的發生和防治》、《甘薯小象甲合成性誘劑在田間引誘性》、《水田早期一次處理劑-One-All顆粒劑》等發表於《國外農業環境保護》、《國外農學-雜糧作物》、《國外農學-植物保護》、《農藥譯叢》、《北方園藝》等國內主要刊物上。

雲南工商管理進修學校校長

人物介紹

馬超群 1932年11月生,筆名司馬英,回族,南大理人。1955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歷史學系。雲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系原系主任、東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理事,雲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雲南回族研究會副會長,雲南省宗教學會理事,雲南省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督學,雲南工商管理進修學校校長等。

主要成果

先後在西南師範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執教40餘年,共培養碩士研究生10餘人。近對年偏重宗教史。回族史及東南亞史的教學和研究。專著《基督教二千年》(1988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曾獲雲南省教委頒發的高等學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雲南回族史》(副主編,雲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1994年再版)獲雲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代表性論文

在國內報刊及論文集中發表的代表性論文有《對原始基督教的認識與評價》、《原始基督教的性質和歷史地位》、《伊斯蘭教產生的社會根源及其在阿拉伯政治統一中的作用》、《越南封建統治者侵略高棉簡史》、《越南封建統治者併吞占婆始末》(合寫)等,另在澳門《文化雜誌》發表長篇論文《鄭和下西洋與西方人航海的比較研究》。1991年應邀赴美國南達科他州州立大學講學半年。1991年被評為雲南省省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跡被收人《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中國回族大詞典》、《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

起義將領

馬超群(1901-1987年) 原名馬汝駿,回族,楚雄市呂合鎮錢糧橋村人。馬家祖輩均以務農為主,兼做生意。父親馬再臣靠販賣鴉片發了財,成了當地首富。
馬超群幼時讀私塾,後上錢糧橋國小。國小畢業後跟隨父親馬再臣往返三街等地做大煙生意。不到20歲,馬超群就離開父親,獨自走私販煙,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從用騾馬偷運,到用汽車、飛機、武裝押運,銷路也由昆明擴展到重慶、上海、香港、東南亞乃至美國。還在錢糧橋私鑄銀幣投放市場,人稱“馬板”。馬超群為進行走私活動與國民黨的公安局長、軍長、市長、省長和美軍飛行隊長等相勾結,這些軍政官僚接受馬超群的巨額賄賂,而且慾壑難填,沒完沒了,這使有一定正義感的馬超群越來越看清了國民黨政權的腐敗本質,逐漸走上了反對國民黨政府、支持正義、支持革命的道路。舉世聞名的“一二一”學生運動,他曾捐資30萬元;李公朴先生創辦“北門書屋”時,他也解囊相助;為此,聞一多先生特為他治印一方。1947年馬超群在上海,時逢震撼全國的青年學生反飢餓鬥爭的高潮,有個滇籍學生在復旦大學籌建學生進步團體“雲南學會”,馬曾為學會捐國幣一百萬元。不久,這個革命青年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他又設法營救其出獄。
1948年8月,馬超群在香港參加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央主席李濟深要求他回昆明支持民革革命活動。不久,萬保邦組織武裝起義,攻打蒙自,他又以巨資相助,此事曾引起國民黨特務頭子沈醉的注意。1949年3月,盧漢決定成立“滇西關祿段護路總隊”(簡稱“西護隊”),委任馬超群為少將總隊長。民革中央又以龍雲的名義委任他為滇西獨立旅少將旅長。
“西護隊”初建時,正值國民黨政府四處抓兵派款之際,農民青年子弟都不願為國民黨當兵賣命,馬超群利用自己在地方的聲望和影響,招募了一批國民黨退役官兵及農村青年,組成了兩個大隊。後來活動在江川一帶的游擊武裝鄭鳳章部,被國民黨部隊圍困在安寧一帶,派人向馬超群求援。馬通知他們夜間集合在公路邊待命,讓兩百多名游擊隊員戴上“西護隊’夕的臂章,冒充西護隊從玉溪招募的新兵,開回楚雄,編成第三大隊。後來第三大隊成了“西護隊”的主力。
1949年春,“西護隊”以精良的美式裝備一個師的編制正式組建起來了,整個總隊組建、武器設備、車輛被服及一切軍需給養的全部費用,都由馬超群私人支付。
“西護隊”組建後,馬超群不斷分析國內形勢,認為“國民黨靠不住了”,反蔣勢在必行,但“不能走萬保邦那種單槍匹馬,搞武裝起義的老路”,因此,“必須跟共產黨走,才是可靠的出路”。謀略既定,他就迅速派出人員找地下黨聯繫,與“邊縱”第八支隊建立了聯繫。支隊領導兩次給馬覆信“需向上級匯報後才能決定”。馬超群又直接到路南圭山找到“邊縱’,總部,總部覆信馬超群:“歡迎你參加革命,詳情隨後派人來面談。”並多次派人與馬聯繫,指示他“要充實力量,聽候指示,不必馬上轉向公開活動”。馬超群隨即想法購買了300支步槍、20挺機槍、10萬發子彈充實自己的力量;並又先後訂做了3000多套衣服,3000個平底口缸,購買了200支步槍,65000發子彈及1.5萬元半開,支援“邊縱”八支隊。4月,中共昆明市委派王平等20餘人到“西護隊”成立政工室。9月,雲南省保全司令部密電馬超群,要“西護隊”護衛省政府的24輛卡車安全到達大理,馬超群表示接受任務。當卡車開到楚雄後,馬又暗中派人炸毀了牛鳳龍公路橋,將車接到楚雄加以“保護”,車上裝的全是機要檔案、黃金白銀和現鈔,這些財寶到雲南解放後全數移交省人民政府。10月,邊縱“西進部隊”派何雲鴿與八支隊陳海一起在“西護隊”開展工作。
12月8日,馬超群在昆明得知盧漢決定起義的訊息,急忙趕回楚雄與陳海、何雲鴿、王平等商議及時起義。深夜請來了楚雄縣長杜震東和一八四師師長瞿琢,共同在事先擬好的起義文稿上籤了字。
9日凌晨,“西護隊”在東山公園升起了鮮艷的五星紅旗;操場上召開了西護隊起義官兵大會。會上,馬超群宣讀了《起義宣言》,宣布起義。
12月10日,滇西護路總隊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暫編總隊”,馬超群任總隊長。後調任省軍管會工作,在離隊前他囑咐下屬聽共產黨的話,服從指揮,聽從命令。
1951年1月,馬超群請假到上海了結商業舊帳,途經貴陽時,以“企圖外逃台灣”罪被雲南省公安廳拘捕,關押於貴陽監獄。隨即解回雲南,拘於陸軍監獄。1955年經審理後判無期徒刑,投入勞改。
1975年,經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屬於錯捕、錯判,給予釋放,恢復公民權,按起義人員待遇安排到省文史館工作。1983年患喉癌被四弟馬汝驤接到香港就醫,回國後仍未痊癒,於1987年在昆明去世,終年86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