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文化

馬桶文化

馬桶文化,是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文明程度的文化現象。馬桶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佳組合體現,馬桶源於中國,像許多發明一樣,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的馬桶文化遠遠的落後於西方,到21世紀初,馬桶文化已經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所在。21世紀初以來,日本在智慧型馬桶上的研發將馬桶文化帶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並逐漸影響著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們。

傳承歷史

馬桶文化馬桶文化
在古代,人們製造的馬桶首先是講究方便;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又開始思考舒適的問題,坐式馬桶開始出現;再然後,人們又琢磨著人性化、多功能化一些,於是,清代的馬桶變得複雜起來;發展到21世紀,環保性、娛樂性、藝術性、智慧型性都等成為馬桶製造的主題。隨著時代的發展,馬桶已經不僅僅是五穀輪迴之所,更多的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所在,甚至有些人,將之當作品位的象徵。

作為世界上馬桶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日本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躬耕以及生產出來的諸多產品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一致認可,比如2015年春節期間數十萬中國遊客就曾爆買搶購。與印度多數民眾不願意在廁所方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溫水座便器普及率達到80%,他們更是考慮將馬桶或者說廁所形成一種文化。並為提高生活品質甚至是社會發展做貢獻。廁所的存在緣於人類生活原始需求,卻往往高於生活本身。尤其對日本而言,馬桶作為“廁所核心角色”,其意義遠大於便溺之地。一個潔淨舒適的馬桶,簡直就是生活品質,是科技,是藝術,是民族自尊心。2015年5月,日本政府提出將本國廁所作為“優勢”,納入東京爭辦2020年奧運會舉辦權的籌碼。

文化現象

馬桶文化馬桶文化
日本北九州有一個2015年落成的“廁所博物館”。從20世紀初期的陶瓷蹲式馬桶,到當下最新款高科技馬桶蓋博物館內數千件展品無異於一部馬桶發展史。日本人對個人衛生的超高關注度,從中可以管窺一斑。

馬桶蓋的精華是一套坐浴盆系統,集自動開蓋、噴水、烘乾、加熱、除臭、消毒等功能為一體,且噴水水溫和水壓可按個人需求進行調節。有的馬桶蓋有特殊音響功能,可以掩飾人們便溺時發出的尷尬噪音。有的馬桶蓋甚至可以對使用者剛剛排出的廢物進行化學成分分析,並自動將分析結果傳送郵件給其私人醫生。當然,高科技馬桶蓋的價格也是相當不菲,普通款式要500多美元,高級一些達2000至3000美元,最貴的一款需要1萬美元。

無論鄉村還是城鎮,馬桶蓋成了日本家庭廁所的標配,在餐廳寫字樓、寺廟等公共場所也極為普遍。據廁所博物館投資方東陶公司介紹,馬桶蓋是為了讓人們如廁時儘可能舒適,是日本人生活理念以及科技水平完美融合的典範。

流行原因

馬桶文化馬桶文化
愛乾淨、愛廁所是日本普世價值的一部分,早在公元6世紀,日本人就發明了可以沖水的廁所。到了公元14世紀,每天必須洗澡已成為全民生活習慣。在一些中東國家,馬桶蓋極其符合當地風俗中的衛生習慣,因此很快成為暢銷品。

近年來,中國遊客蜂擁至日本商場搶購馬桶蓋的場景屢見不鮮。但在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它尚未被大眾所追捧。高昂的價格是原因之一,另外安裝起來還需要配置額外電源。不過究其根源,歐美人對個人衛生標準的追求絕不可與日本人同日而語。

2015年,日本政府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廁所運動,還專門設定了一項“日本廁所獎”,以鼓勵民眾提升廁所品質,提高生活質量,核心目的則是呼籲人們想辦法解決女廁所總是排長隊的難題。

日本女性活躍大臣有村治子把廁所的重要性上升到女性是否能進步的高度。《華盛頓郵報》援引她的話說:“如果沒有合適的地方能讓女性用上衛生設施,她們在學校等工作地點的社會參與度就會受限制。”

建築師有馬橫山認為:“要想讓外出工作的女人們事業順利,提升公共廁所品質是很有必要的。”

實際上,去過日本的人可以感受到,無論在機場、商場,還是景區,幾乎所有公共廁所都是一塵不染到令人髮指,使用起來愉悅暢快,進而萌發出對島國“廁所文化”的好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