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末·依斯乾達·阿哈·依布尼·阿馬胡姆

馬末·依斯乾達·阿哈·依布尼·阿馬胡姆

Bagin Bagin Bagin

馬末·依斯乾達·阿哈·依布尼·阿馬胡姆(尊稱:尊貴的斯里巴杜卡·蘇丹依斯乾達·阿哈·依布尼·阿馬胡姆·蘇丹依斯邁爵士·阿卡利迪殿下(馬來文:Duli Yang Maha Mulia Seri Paduka Baginda Al-Mutawakkil Alallah Sultan Iskandar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Sir Ismail Al-Khalidi),1932年4月8日2010年1月22日),是馬來西亞第8任的最高元首兼柔佛州的第24任蘇丹。依斯乾達在他父親1981年病逝後繼承柔佛州王位。1984年4月25日,依斯乾達任命為最高元首,屆任期至1989年4月25日為止。現任配偶為蘇丹後查娜麗雅(Duli Yang Maha Mulia Baginda Sultanah Zanariah Binti Almarhum Tunku Ahmad)2010年1月22日晚上7時15分,蘇丹殿下在新山公主專科醫院駕崩,享年77歲。
在位 1981年6月20日-2010年1月22日
全名 東姑瑪穆·依斯乾達·阿哈·賓·依斯邁·阿卡利迪 (Tunku Mahmud Iskandar Al-Haj ibni Ismail Al-Khalidi)
頭銜 正式稱號:
尊貴的斯里巴杜卡·蘇丹依斯乾達·阿哈·依布尼·阿馬胡姆·蘇丹依斯邁爵士·阿卡利迪殿下 (Duli Yang Maha Mulia Seri Paduka Baginda Al-Mutawakkil Alallah Sultan Iskandar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Sir Ismail Al-Khalidi)
出生 1932年5月24日(1932-05-24)

斯瑪央王宮(Istana Semayam),新山,柔佛州
去世 2010年1月22日 (77歲)

新山公主專科醫院
前任 蘇丹依斯邁爵士
配偶 蘇丹娜查娜利亞(Tengku Zanariah binti Tengku Ahmad of Kelantan)

約瑟芬·特力佛羅 (Josephine Trevorrow, 1959–1962)

登古查娜利亞 (Tengku Zanariah, 現任蘇丹娜; 1961–2010)
王室 天猛公王朝
讚美詩 《柔佛邦歌》(Lagu Bangsa Johor)
父親 蘇丹依斯邁
母親 翁古·敦·阿敏那(Puan Ungku Tun Aminah)

目錄[隱藏]
1 早期生涯 2 婚姻事記 3 修憲削教權事件 4 殿下駕崩 5 事跡

早期生涯

蘇丹依斯乾達 (當時稱為敦姑依斯乾達,Tunku Iskandar) 出生於新山斯瑪央王宮。年幼時,依斯乾達在新山的義興國小和英文書院 (現在蘇丹阿布巴卡書院)求學。50年代初期時代,殿下前往澳大利亞Trinity Grammar School深造,並在英國完成學業。1956年回國後,他在柔佛公務員復行。3年後,祖父蘇丹依布拉欣因年老而逝世,父王蘇丹依斯邁在王室典禮把依斯乾達封為王儲。1961年,父王依斯邁把王儲地位封給依斯乾達的弟弟阿都拉曼。1966年,蘇丹依斯邁把依斯乾達封為拉惹姆拉。1981年4月29日父親蘇丹依斯邁患病病重時,依斯斯乾達再次封為王儲。5月11日蘇丹依斯邁病逝,敦古依斯乾達接任柔佛州王位,成為柔佛州的第24任蘇丹。

婚姻事記

1956年,回國前的殿下與英國康沃爾郡的約瑟芬·特蕾沃柔結婚,並育有4名孩子,包括現任的王儲東姑依布拉欣伊斯邁。這段婚姻於1962年結束。1962年,殿下與吉蘭丹王室成員登姑查娜麗雅(Tengku Zanariah)共結連理,兩人育有6名子女。

修憲削教權事件

1987年,傳言指責蘇丹依斯乾達在金馬倫高原參與高爾夫球賽時打死一名球童。根據目擊者的證詞,蘇丹在打高爾夫球時失手,該名的球童開朗笑了一笑。蘇丹依斯乾達一時惱羞成怒,將球童用球棍活活打死。球童的兄長在事件發生時在場,無法接受事實,並攜帶來福槍在秋傑路一帶的建築物上懸掛布條,過後他被逮捕並送入神經病院。
毆打教練引發修憲風波
蘇丹依斯乾達是個飽受爭議的統治者。1988年,爆發革除最高法院前院長沙烈阿巴斯醜聞時,蘇丹依斯乾達是在任最高元首。時任首相馬哈迪以最高元首不滿沙烈阿巴斯(左圖)上書聯署信抗議其干預司法為名,而要敦沙烈停職接受調查。最高元首諭令成立的仲裁委員會,隨後裁決敦沙烈“罪名成立”,敦沙烈正式被革除。
1992年7月30日,新山蘇丹阿布巴卡鉤球隊教練道格拉斯(Douglas Gomez)報警,指控遭到柔佛州蘇丹毆打。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時任首相馬哈迪以此事件向皇室施壓,力求修憲撤銷統治者豁免權,媒體也大幅度報導。
下議院在1992年12月10日以歷史性的96票對0票,通過當時副首相嘉化巴巴(Ghafar Baba)的提案,“議決柔佛蘇丹毆人事件是違反馬來西亞憲法精神和以君主立憲、議會民主制度為基礎的國家法律之濫權行為”。
1993 年1月19日,國會通過一系列限制統治者權力的修憲,主要是取消元首的法律免責權;限制元首和各州統治者的特赦和特別抗訴權,使他們不得實施在其孩子和其本人身上;取消憲法內有關國會議員批評統治者的限制。3月9日,國會再度通過相關憲法修正案,規定“只有檢察總長可提控統治者”。

殿下駕崩

2010年1月22日晚上7時15分,在位將近30年的蘇丹殿下在新山公主專科醫院駕崩,享年77歲。蘇丹駕崩噩耗由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乾尼正式宣布。州內各族子民、上下臣民皆悲慟,各機關亦降半旗以示哀悼。此外,柔佛州宮廷理事會也宣布,由2010年1月22日起柔佛州王儲東姑依布拉欣(Tunku Ibrahim Ismail)受委為柔佛代統治者,以暫時履行州統治者職務。

事跡

柔州許多學校和體育活動以蘇丹依斯乾達為名,前首相敦阿都拉在任內推行的柔南依斯乾達特區(Iskandar Malaysia),也是以他命名。殿下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09年4月,為命名依斯乾達特區內的柔州新行政中心依斯乾達城(Kota Iskandar)主持開幕大典,2009年6月25日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殿下出席柔佛州第12屆議會開幕,並在皇冠廣場檢閱了柔佛州御林軍組成的儀仗隊。當天也透過柔佛王儲東姑依布拉欣伊斯邁發表施政御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