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英[美術家協會職業畫家]

馬建英[美術家協會職業畫家]

馬建英,女,回族,畫家、教授,自幼生活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先後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新疆教育學院美術學院、新疆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曾得到黃胄、哈孜艾買提、馮遠 、劉大為、龔建新、舒春光、李乃宙等美術大家的指教。既博採眾長,又獨立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擅長水墨寫意,創作題材多為動物和新疆人物,西域風情盡收筆端。

簡介

畫家馬建英 畫家馬建英

作品多次在北京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中外文化交流、中國建材報、大眾收藏報、中國書畫報、《藝術天地》、《鑑藏》、《芳草地》、等六十多家重要報刊、雜誌、畫集上發表,或登載相關評論文章,計百餘幅、篇。被百度、新浪、雅昌、搜狐等200多家網站連結、轉載。2001年8月14日被新疆電視台《人物專訪》欄目專題報導,給予高度評價。上百幅作品被國家及省市領導、國內外人士以及博物館、美術館收藏。作品《晚晴》、《塔吉克舞蹈》分別被郵電部門出版為豬年、虎年明信片,在全國發行。馬建英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中華書畫協會理事、北京萬博畫院副院長,系學院派實力畫家,現定居於北京市。

藝術簡歷

1992年5月國畫作品《冰山良種》入選新疆美術作品展。

1994年9月國畫作品《天涯過客》入選第一屆全國回族書畫展。

1995年5月國畫作品《回娘家》入選首屆國際藝術家精品邀請展並獲優秀獎《此展最高獎是優秀獎》

1998年9月國畫作品《高原水清清》入選第二屆全國回族書畫展。

1999年12月國畫作品《駱駝人》入選齊白石棄斧從藝110周年書畫名家作品展。

2004年8月應邀參加“彩映新威海”中國美術名家威海採風行,在此次活動中,國畫作品《踏歌行》入選了當年全國中國畫名家精品展,並刊登在其畫冊中。

2005年8月應邀參加新疆吐魯番葡萄節書畫展。

2006年出版個人畫冊《中國水墨畫當代名家系列叢書——馬建英專輯》。

2006年8月應邀赴日本、韓國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巡迴展。國畫作品《天生日月駝生峰 背負蒼蒼大漠行》、《塞外情》被韓國青州美術館收藏。

2006年11月10日—11月月30日國畫作品《天長日久》、《大漠駝行》、《一路春風》在韓國COEXCENTER展出。並出版在中國書畫家韓國邀請展畫冊中。

2007年10.31—2007年11.06國畫作品《晚歸》《伴侶》作品在在青州美術館拍賣會中拍賣。

2007年10月應邀參加北京日報舉辦的部分知名畫家作家安徽黃梅筆會。

2008年3月5日國畫作品《對歌》入選人民日報新聞中心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的“風範--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書畫展”,並被收入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年畫冊中。

2008年5月22日參加中央廣播電台主辦的梅蘭芳大劇院賑災義演晚會,捐贈國畫作品《相伴》。

2008年9月國畫作品《秋韻》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暨第三屆全國回族書畫展,並發表在第三界回族書畫作品精選集中。

2008年10月國畫作品《天高雲淡 西域情濃》入選人民日報出版社與東莞市委聯合舉辦的“和諧--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繁榮發展和諧文化美術作品展”,並收入在其作品集中。該作品在廣東東莞美術館展出中被收藏家收藏。

2008年完成11米長的巨幅國畫作品“百駝圖”,被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外文化交流雜誌等多家媒體報導。

2008年以來,多次為李瑞環先生桑梓助學基金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捐獻國畫作品。

2009年12月作品《秋韻》入選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全國回族書畫精品展。

2009年多幅國畫作品參加新疆及西北五省區巡迴書畫展數十次。

2010年10月國畫作品《西域佳麗舞春風》入選人民日報出版社舉辦的“勿忘國恥-鴉片戰爭170周年書畫展”。其作品在廣東東莞美術館展出中被收藏家收藏。

2010年11月應邀接受財富藝術網“藝術人生”專欄的專訪,於11月24日播出,同時分享在優酷網上。

2011年3月11日評論家薛飈老師寫的評論文章《雪蓮香自苦寒來》發表在包頭日報周末版中。

2012年3月14日恩師舒春光先生撰寫的評論文章《大漠芳菲西域情——馬建英國畫藝術賞析》、與五幅國畫作品發表在《大眾收藏報》C5專版中

2012年8月18日漫畫泰斗李濱聲先生撰寫的評論文章《天上腳下駝鈴聲——馬建英與她的《百駝圖》》 與七幅國畫作品發表在《中國書畫月報》第7版中

2012年12月20 日北京日報《文化周刊》20版中發表了 馬建英的國畫作品《故城駝鈴》

2012年10月馬建英國畫作品《麗人歌舞隨情韻 瀚海雙峰走四方》作品入選《中華瑰寶 扇面書畫精品集》並獲三等獎在首都藝術博物館展出一月之久。2012年12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賓館頒獎。

媒體評價

走進新疆軍區一些部隊的俱樂部,常能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疆題材畫作:《塞外情》、《雄峰》、《沙漠巡邏》等。一幅幅充滿民族風情的國畫作品令人賞心悅目。其作者為新疆著名回族女畫家馬建英。多年來,她情系軍營深入邊防部隊寫生,帶領美術學院的學生到連隊體驗生活,創作了一批部隊題材的精品力作。新疆幅員遼闊,多民族和睦生活,文化源源流長。馬建英生活在新疆,對新疆的風情,對守衛這片廣土地的官兵具有深厚的感情。她是新疆教育學院副教授,在教學、採風創作的幾十年里,是新疆的山水,邊界戰士的情懷,為她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源泉。馬建英到過草原連隊,也到過南疆哨所,她的畫作中有栩栩如生的草原牧群,有彈唱都塔爾的新疆小伙子、姑娘,更有一個個英姿颯爽的邊防官兵。

____摘自2007年12月12日解放軍報

駝之為物,高大健壯,有堅韌不拔之性格,永不放棄之毅力,且風雨不懼,寒熱能當,穿越戈壁忍耐饑渴,人稱沙漠之舟,實為沙漠之魂。愛駱駝者必有抱負;喜駱駝者,定有擔當。女畫家馬建英一反城市人的癖好,不貪婪貓狗等寵物偏偏酷愛風塵僕僕的跋涉者--駱駝,自是與眾不同。好追慕駱駝於新疆的天山南北,相處駱駝於帕米爾高原上下。看上去外表纖弱的女畫家,原來埋藏著一顆強悍、剛毅的心,有些許孤傲,有太多虔誠,苦心孤意於中國的傳統繪畫,墨寫駝峰,筆力雄健。

____摘自2008年第2期《湖南書畫》雜誌

馬建英畫的《駝峰》,此畫與其他作品在立意、構思和創作上迥然不同,可謂別開生面。它使人們看到畫家才情的另外一面,即思維的跳躍,筆墨的靈動。將山峰和駱駝融為一體,把靜物與動物合二為一,從而創造了一個畫面奇觀。只見駝峰連綿如山脈,虛無縹緲,若隱若現,姿態萬千,令人遐想無盡。駝的筋骨幻化成山的脈絡,山的氣勢孕育駝的雄壯。畫家隨意揮灑的筆墨,匠心獨具;淺淡塗抹的色彩,蘊涵濃厚的情致。西域美麗的才女畫家,帶給我們的是美輪美奐的藝術風景,和她靈感勃發的美妙意境,使人駐足流連。

與《駝峰》聯袂的姐妹篇是《峰眠》。詩意的《峰眠》是浪漫筆觸。一峰駱駝睡了,它的心仍然醒著,我們面前的山峰睡了,它卻雄心挺拔。這幅畫,在寫意與寫實之間尋找一種平衡;在實物與虛幻之間創作一種和諧。崛起之勢隱藏於靜謐之中,曠遠之旨蘊含於咫尺之內。《峰眠》是一幅傑作,因為人們很少看到駱駝睡覺,更看不到山峰睡眠。從那簡約卻精到的筆觸,可以窺見的女畫家的靈思妙想;從那憨態可掬的駝峰,能夠懂得她對沙漠的情愫。

____摘自2008《中外文化交流》雜誌年第8期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舒春光中肯地評價馬建英:“她長期生活在天山之麓,從小就見過許多駱駝,耳濡目染,對駱駝的形神習性進行過體察,因而她畫駱駝的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用筆大膽,墨色變換,筆下的騎駝少女也頗為傳神生動。這已是不小的成就 。

——摘自2008年11月10日包頭晚報

那年輕女畫家的《百駝圖》給我留下的印象首先是寫實而不呆板,筆墨隨意而怪誕。描繪的那么多駱駝基本上避開了表現藝術、表演藝術所忌的“千人一面”、“眾人同聲”。那許多駱駝從體形、姿態、動靜上彼此呼應反映出它們年紀的老中青和性別以及相互關係與親情,使靜的畫面有動的感覺。按傳統民間話說“戲中有戲,百看不膩”。一位年輕女畫家畫出相當完整的長卷,實屬不易。據了解那位年輕的女畫家姓馬名建英,其美術敬業精神多年如一日,並且虛心求正任何讀者,我想這該是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

____摘自2008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馬建英把主要精力放在用水墨畫畫駱駝上。馬建英以駱駝為題材的畫作,大墨淋漓,充滿霸氣,而不同與別人畫駝,她把駱駝腿上的肌肉腿骨凸顯出來,碩大的駝蹄,引人注目。展示了駱駝堅毅耐勞的品質,是一種大膽的創新和嘗試。如《歌饒塞外》、《踏歌圖》、《群駝圖》等畫作表現出了水墨寫意的高超技藝。馬建英對於駱駝的喜愛痴迷,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她追逐駱駝拍攝寫生,常在夢中與駱駝為伍同行。她常常因駱駝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衝動,以至午夜起身,揮筆寫意,畫出無數張駱駝,在書房和客廳的地板上、茶几上、沙發上,都鋪滿了她畫的駱駝,直到畫的精疲力盡才肯罷休。

____摘自2009年1月20日中國建材報

馬建英的一些與時具進的時代作品逐步問世,她的濃墨重彩畫作《冰山良種》、《巧奪天工》,把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民族的生活場景和民風民俗,通過藝術再現躍然紙上。她的《踏歌行》《塔吉克舞蹈》粘和了西部風情和女性溫情、遊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作品。畫作中的駱駝凝重堅毅,駝絨質感,駝蹄的力度,群駝各異的姿態,在駝上彈唱都塔爾的塔吉克族的青年小伙,姑娘重彩的衣帽,飄逸的紗巾,瀟灑的神態,她把生活中的美,把西陲的風情,把少數民族青年的氣度,從生活中凝鍊升華。這些作品也使馬建英迎來一個又一個榮譽。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時,她對記者說:“我只是努力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____摘自2009年12月23日商旅周刊

2010年11月,回族女畫家馬建英應邀做客藝術財富網,近半個小時的採訪倍受網友的關注。近年,回族女畫家馬建英的作品參加新疆及西北五省區的畫展、巡迴畫展數十次,《天涯過客》、《歸》入選全國第一屆、第二屆回族書畫展;發表在第一屆、第二屆回族書畫作品集中。

2008年9月,國畫作品《秋韻》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第三屆回族書畫展,並發表在第三屆回族書畫作品精選集中。《塞外情》、《天山人家》、《百駝圖》、《對歌》、《歌饒塞外》、《天高雲淡西域情濃》等多幅作品參加全國性畫展,有多幅作品獲獎;上百幅作品被國內外學術團體、博物館、美術館及友好人士收藏。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哺育她健康成長,是新疆的大漠草場、民族風情賦予她悟性靈感,為她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源泉;是首都的頂級藝術大師的精心點化,使她茅塞頓開;是馬建英憑著自己的一股拼搏精神、毅力和對藝術的摯愛而取得的。 摘自2011年3月11日包頭日報

馬建英自幼生活在新疆,對家鄉有一種獨特的情懷,對大漠黃沙、少數民族風情有一種不同於常人的解讀。擅長水墨寫意,創作題材多為動物及新疆人物,西域風情盡收筆端。她足跡踏遍了新疆的大部分縣市,以女畫家獨特的目光尋找靈動、獨特、真實而又超乎一般的美。從平凡里得以升華,從傳統中感悟時代。博採眾長而又獨立創新,把詩意在畫中延伸。

____摘自2011年第6期《東方藝林》雜誌

回顧馬建英所走過的藝術之路,可以肯定,她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與其個人努力是成正比的。從青少年起她便把自己與繪畫捆綁在了一起。她曾師從於我,在藝術院校受過嚴格的基本功訓練。但她深知筆墨間來自作者對生活對藝術的真情實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因此無論是在上大學期間還是在後來的任教生涯中,她無數次深入邊地,足跡踏遍了新疆的大部分縣市,飽覽了各地各族的風土人情。她對藝術的追求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為了畫好駱駝,光是駱駝的解剖圖就畫了有幾大卷。她喜歡駱駝的堅毅耐勞不畏艱辛,她在丹青之途上的努力,同樣顯現著駱駝的這種性格。

____摘自2012年3月14日大眾收藏版

長期生活在新疆,我對駱駝並不陌生,而真正與它們結下不解之緣,還是在一次採風歸途上。那是1992年在庫車,我們乘坐的汽車突然拋錨了,剩下的路只能徒步前行。很快饑渴勞累襲來,身上的背包更加沉重。正在絕望之時,我們遇到了一支駝隊,一峰駱駝把我馱出了三十里沙海。在駝背上我感受著它平穩的步態,看著它高昂的頭,困頓中的我感到無限的慰藉。這次,我不光認識的駱駝堅毅、摯著和吃苦耐勞的秉性,更體會到它們像兄弟一樣忠誠可靠。從此,駱駝更多地出現在我的畫作中。也可以說這是一種情感的宣洩。

____摘自2012年8月18日中國書畫月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