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壩鎮

馬壩鎮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全鎮地域面積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人口17萬人,轄25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是淮安市大鎮之一。馬壩鎮,以鎮東澗邊的馬家壩命名,1985年11月撤鄉建鎮。馬壩鎮位於盱眙縣東部,背倚洪澤湖,懷抱大雲山,交通與區位優勢明顯,寧淮、金馬高速公路、寧連、寧徐一級公路和徐揚公路橫貫其中,坐擁兩條“高速出入口”,規劃中的 寧淮城際鐵路火車站坐落在鎮區東側,是盱眙的副中心,淮安的南大門,南京的後花園,是蘇北的重要交通樞紐。馬壩鎮又緊抓省政府實施的扶持蘇北重點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機遇,啟動了鎮區轉盤路改造工程、鎮西路、世紀大道黑色化工程、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工程完工後必將進一步提升馬壩城市形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城鎮建設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城鎮建設
馬壩鎮馬壩鎮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馬壩鎮,以鎮東澗邊的馬家壩命名,1985年11月撤鄉建鎮。2000年由原馬壩、高橋和東陽3個鄉鎮合併而成。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兩千多年前的秦漢之際就在馬壩境內東陽城設郡,東陽郡成為當時地方最高行政中心之一。秦朝末年,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嬰在這裡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東陽郡作為秦末農民起義的發源地之一而再次載入史冊。而今天的東陽城遺址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吸引著眾多遊客來這裡一發思古幽情。上世紀70年代末在東陽古墓中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木刻星象圖"作為稀世之珍,一下子震驚了全國,現該木刻星象圖被珍藏於江蘇省博物院。"往事越千年",那些出土的秦磚漢瓦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繁華與昌榮,而它們也將領略與見證深厚文化底蘊孕育下的"馬壩"人民如何憑藉天"馬"行空的情懷、地傑人靈的"霸"氣去創造新的輝煌。

地理位置

位於洪澤湖南畔,東面為安徽省天長市,北面接觀音寺鎮,南面是黃花塘鎮,西面為維橋鄉,全鎮地域面積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

行政區劃

綜述

馬壩鎮下轄23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是 淮安市第一大鎮。

各村名由來

各行政村村名由來及演變

蔡莊村 蔡莊村是原蔡壩村和老莊村合併後各取一字形成現名蔡莊村。蔡莊村是以蔡家姓氏取名為蔡家壩,老莊村是以張老莊(姓氏大戶)取名為老莊村。

臥龍村 傳說很多年前有一條龍從天而降,餓死在崗頭上,死龍長年臥在崗頭上,所以就取名為臥龍村。

歐湖村 原名歐家湖,由於本地歐姓農戶居多,故起名歐家湖,現更名為歐湖。

高橋村 原高橋街道有一座橋樑建築比較高后期取名為高橋村。

黑泥村 根據黑泥河來歷,起名叫黑泥村。

梁橋村 梁橋村原名星火大隊。村內有一小組姓梁的比較多,且該組有一座橋,因此該組定為梁橋隊。劃產到戶後,由於梁橋隊比較大,後星火大隊改名為梁橋村。

同興村 以前從觀音寺到馬壩有一條經過我村的路,從觀音寺20里成立一個街道,取名新街,後新街被一幫土匪洗劫並燒毀整條街區,有幾戶有錢的人家合資重建,經過商議,為共同興旺、同心同德,改名為同興鎮,現稱同興村。

石橋村 古老的原石橋村莊南邊有一條天然的過水大澗(現為同心河),澗上有一座石板橋便於過往通行,故而取名為石橋村。

馬壩村 馬壩村原隸屬大眾村。1962年後,隨著人口逐年增加和區域利弊,根據當時馬壩村所處鎮區中心,改名為馬壩村。

雙馬村 有馬南村、馬安村合併而成。原馬南村是在1953年左右由大眾村分割下來,因在馬壩街南邊而得名。馬安村在馬壩街西頭。

南陽村 原名南陽村,後南陽分為南北兩邊,北邊叫南陽村,南邊叫保橋村,並村後為南陽村。

舊街村 因為該村莊坐落在舊街街道而得名。

黃陽村 由原同興劃分為九個生產組,即馬莊、楊莊、南灣、徐莊、陳莊、民祥、顏莊、老圩、勝利組成的黃陽村。

興隆村 解放前,本地方有個集市叫興隆集,顧取名為興隆集。

雲山村 由南片原山東村與北片雲山村合併後為雲山村,山東村根據該村處於大雲山東側,命名為山東村;雲山村位置於大雲山腳下,顧命名為雲山村。

臘塘村 在1996年之前叫臘塘農科隊,受馬壩鄉直接管轄,1996年馬壩鎮向盱眙縣委申請批准成立臘塘居委會。

山北村 解放初期,屬於雲山區,後來雲山區被劃分成幾個村,因為該村有一半都圍繞著大雲山,因此取名為山北村。

萬斛村 很久以前,有一批當兵的部隊經過此地,用萬斛糧食扒一面大塘,名叫萬斛塘,後來村名據此而來。

白鶴村 很多年以前叫白鶴寺,後來寺廟不存在,後人為記住這個名字,而把一個莊命名為白鶴莊,後命名為白鶴村。

塘壩村 幾十年前,在大約十幾公里範圍內有30多個小村莊,有個有錢人家挖一個塘給別人生活之用,起名為塘壩。

大眾村 戚莊村、韓莊村、東園莊、南園村於1953年合併為一個高級社,因其面積大,人口多,有句俗語曰“眾人拾材火焰高”,故取名為“大眾”高級管理區,撤鄉並鎮後定名為大眾村。

沙壩村 很久以前,馬壩東邊有一條大澗,常年都在流水,大澗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村莊,平時人們為行走方便,用幾根小木棍搭一個小木橋便於行人,每逢雨季,小木橋就被沖走,澗東西兩村就斷了行人,澗西邊的一個富戶馬姓與澗東邊一戶沙姓聯繫,為兩村通行方便投資做一個壩子,既可以蓄水灌溉農田,又可以方便行人進行商貿流通,以後兩村人為紀念兩富戶,地名由此而得。澗東邊為沙家壩,澗西邊為馬家壩,直到解放前夕改為沙壩。

永興村 明朝有一張姓的官員到地方巡視,路過永興這個地方,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在該地興建了一個碼頭,起名為“永興碼頭”,寓意此地永遠興旺發達。

楚東居委會 早在東漢時期,盱眙隸屬於楚國(今徐州),而我們馬壩又處在盱眙縣的最東邊(即楚國的最東邊),與廣陵國(今揚州)接壤交界。2001年全縣行政區劃調整並村聯組時,馬壩鎮的行政村原交通與原街道居委會合併,命名為“楚東居委會”。

交通

馬壩鎮位於盱眙縣東部,背倚洪澤湖,懷抱大雲山,交通與區位優勢明顯,寧淮、金馬高速公路、寧連、寧徐一級公路和徐揚公路橫貫其中,坐擁兩條“高速出入口”,規劃中的 寧淮城際鐵路火車站坐落在鎮區東側,是盱眙的副中心,淮安的南大門,南京的後花園,是蘇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馬壩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人民生活水平已由溫飽邁向小康,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十八大召開以來,馬壩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業強鎮、城建舉鎮、商貿興鎮、科教立鎮”四大發展方略,以科學規劃規劃為引領,按照產城融合的理念,積極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同步發展,各項經濟指標穩步發展。

馬壩鎮始終堅持強鎮經濟工業第一、工業發展項目第一、項目建設重特大項目第一的理念,以經濟開發區建設為抓手,以創建省級經濟開發區為目標。不斷加大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幾年來基礎設施投入達1.5億元。聘請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企業集群、產業集聚”的原則,編制了馬壩經濟開發區“可行性論證報告”、“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並通過了評審;“控制性詳規”也已編制完成(待評審)。現有3 k㎡ 核心區已形成“五縱五橫”框架格局,縱橫道路均已命名,路網合理,均達到“硬化、綠化、亮化、淨化”要求。同時,馬壩鎮更新招商理念,改變過去“撿到籃子裡都是菜”的思維模式,不斷改進招商方式,創新招商機制,提升招商層次,圍繞技術含量較高的傳統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定位,重點招引“兩新一高”型項目。對有環境污染和高能耗的企業一律不予引進。2013年共引資落戶3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其中億元項目3個,分別是擬投資1.5億元的吉山LED光源,擬投資2000萬美元的醫療機械、擬投資2000萬美元的三福管業項目,均已開工建設;新竣工項目12個。通過一個個項目的接踵落地和強力推進,不斷集群集聚。按照壯大總量、調優結構、做強企業、提升效益的要求,科學制定發展目標,在工業開票、到賬外資等主要經濟指標上力爭再有新突破,爭取較大增幅。同時充分利用盱眙縣“飛地”政策,發揮馬壩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優勢,特別是項目審批便捷優勢,鼓勵全縣鄉鎮、部門招引符合馬壩新區產業特色項目,優先落戶新區,打破“飛地”政策瓶頸,真正發揮“飛地”政策優勢,鼓勵全縣各單位招引台資項目落戶馬壩台資創業園,快速形成集群、集聚效應。

淮安盱眙經濟開發(馬壩)新區有工業項目逾100家,其中投資規模達億元項目近10家;超5000萬元的近20家;超3000萬元的40多家。初步形成食品加工、電子電器、新型材料等產業特色。2013年,實現開票15.44億元,其中列統企業開票11.97億元;開工項目外資到賬800萬美元;工業用電量1830.7萬度;新竣工標準化廠房4.6萬㎡,其中多層廠房12000㎡。

區域文化

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文明創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建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創建工作的指揮、協調和監督工作,制定了創建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在農村,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積極推行黨員議事會、村民議事會,開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創建評比。在鎮區,制定了居民公約,促進良好衛生與文明習慣的養成。鎮直各單位,每個周末都要上街進行義務勞動。鎮婦聯組織全鎮廣大婦女進行刺繡業務培訓,共有320餘名婦女參加了培訓,做出的刺繡作品統一出售給蘇州一家外貿公司,這樣許多婦女在不耽誤家務的情況下,每天可收入二、三十元,有的婦女還為此改掉了閒來無事打麻將的嗜好。鎮關工委王亞中、馬華駿兩位退休幹部甘當自願者,常進入網咖義務檢查有無未成年人進入。由蘇中、蘇北唯一一所鎮一級老年大學——馬壩老年大學組建的夕陽紅文藝隊,經常深入鎮區鄉村演出。鎮文化站組建的旱船隊、文藝表演隊常將演出內容與國家政策、文明新約相融合,更是受到民眾普遍歡迎。全鎮範圍內共有農家書屋12個,定期組織農民讀書看報。在鎮政府大樓前的府前廣場,每天早晨都有上百名老人在這裡晨練,太極拳、扇子舞、寶劍舞、珍奧保健操,他們練得美輪美奐,一點也不比城裡人遜色。07年籌建供給居民休閒遊玩的騰飛廣場,鎮財政未投入一分錢,所需50餘萬元資金全靠馬壩各大小單位、廣大幹部民眾自覺自愿捐助建成,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城鄉建設

馬壩鎮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嚴格秉承“精緻規劃,精品建設、精細管理”的理念,建管並重,不斷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各類建設,堅決杜絕違法用地,嚴防違章建設。鎮區建成面積從2011年的5平方公里擴展到2013年的7平方公里,近三年累計投入城建資金近2億元。城市配套功能逐步完善,人口集聚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堅持規劃引領。馬壩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規劃工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編制《馬壩鎮總體規劃》(2008-2030),並於2010年通過省住建廳批准實施。同時注重區域性規劃和詳規編制,先後完成了“馬壩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石橋村楚秀園小區規劃”、“高橋小區規劃”“馬壩村花園小區規劃”、“馬壩鎮人民公園規劃”、“馬壩鎮民防園規劃”、 “馬壩鎮地形航拍測繪”;目前正在編制“馬壩鎮污水管網規劃”、“馬壩鎮工業集中區規劃”、馬壩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規劃;下步還將繼續編制馬壩鎮“雙馬村肖莊小區規劃”和“臘塘小區規劃”,以及“馬壩鎮供水管網規劃”、“馬壩鎮街道立面改造規劃設計”等。

嚴格規劃管理。馬壩們通過長期的廣泛宣傳,按照鎮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等一系列強制有效措施,動員發動農村村民建房往鎮區集聚,使以前全鎮58個農民集中居住規劃點,只啟動了3大片6個點(馬壩鎮區片、東陽街道片、高橋街道片),其餘的農民集中居住規劃點全部已停批停建。

馬壩鎮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工程,極大地提升了馬壩城市輻射能力。先後引進中國龍蝦城、上海商貿城、旭日商城、陽光商城、金鶯·盛世佳園、金盛廣場等一大批城建項目;馬壩商貿城、天馬商貿城、楚東綜合大市場、蘇寧電器、萬潤發超市、蘇果超市等一大批三產服務業項目;中國農業銀行、珠江村鎮銀行、盱眙農商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先後投資5000萬元完成鎮區主幹道黑色化改造,投資4000萬元興建鎮區污水處理廠和管網配套,投資1000萬元興建民防園和人民公園。同時高標準對鎮區美化、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以鎮區轉盤為中心的五條主幹道並縱橫延伸支路構成鎮區主框架,以西側世紀大道為拓展,形成鎮區西擴北移的態勢。

馬壩鎮又緊抓省政府實施的扶持蘇北重點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機遇,啟動了鎮區轉盤路改造工程、鎮西路、世紀大道黑色化工程、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工程完工後必將進一步提升馬壩城市形象。

馬壩鎮馬壩鎮

城鎮建設的除舊立新步伐大刀闊斧,馬壩商貿城、蘇果超市、三聯

超市、教師公寓、嘉苑小區、南園小區等蘇北鄉鎮一流建築在不到三年時間內便破土而出,展現於人們眼前。紅燭路、鎮南路、鎮西路、世紀大道等新建街道日新月異、朝夕遞嬗。馬壩澗邊農民集中區因其規劃合理、高貴典雅,備受各界人士讚譽。正在興建的花園小區,更是用江蘇一流的農民集中居住區樣式與品位進行規劃,建成後必將成為馬壩又一品牌建築群。鎮裡引進1.5億美金在建的世紀大道與中國龍蝦城項目,更是一項規模工程、精品工程。世紀大道寬40米,兩旁全是五層以上的住宅和商用樓。中國龍蝦城位於寧淮高速馬壩段入口處,主體由兩幢高16層和14層的酒店式公寓樓構成,形成集高檔居住、商務辦公、餐飲娛樂、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建築群,其融合國際先進規劃理念,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功能布局合理,空間環境優美,風格得體大方,中國龍蝦城建成後,必將作為地標性建築屹立於蘇北大地。

馬壩鎮馬壩鎮

在鎮區之外的農村,06年至今共新建農村公路102公里,新挖和清理河塘溝渠75萬立方,新規劃農民集中居住區62個,大大改變了農村環境面貌。

社會事業

鎮黨委政府堅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的方針,進一步增強了社會治安的掌控能力,07年完成全鎮鎮區各主要街道監控系統的建設,派出所里的監控中心可對鎮區主要地段實施全天候監控。在文明西路還搞起了“技防一條街”,在每家店鋪和住戶室內都裝上了攝像探頭,使偷盜分子無可遁形。全鎮圍繞“平安馬壩”創建目標,各村都建立“警務室”,成立義務治安巡邏隊。在信訪穩定方面,該鎮黨委政府採取“剛柔並濟”手段,保護合理上訪,真心為民眾化疑解難,緊決打擊非法纏訪、鬧訪,從而使該鎮至今沒有發生一起去市以上上訪事件。在鎮區南側的澗邊公園內,馬壩鎮還建起了“法制宣傳廣場”,該廣場由多個宣傳欄與宣傳櫥窗組成,上面定期公布一些法律法規和鎮直各單位辦事流程,從而使馬壩居民在一邊逛公園的同時,一邊學習了法律知識。

馬壩鎮南路馬像馬壩鎮南路馬像

馬壩是教育大鎮,在鎮區就有從國小到高中四所學校,共有在校學生一萬餘名。其中馬壩高級中學被譽為“一朵開在泥土中的教育奇葩”,因為它是蘇中—蘇北唯一一所辦在農村的四星級高中,校園內教學設施一流、教學設備先進,噴泉、雅座、鏡湖園,構建了良好的讀書與學習環境。學校的塑膠操場曾經迎來全市三屆中學生運動會在這裡召開。當下,該鎮又斥資一千餘萬元,興建一所更具現代

化的國小,現整個校園的地面框架已初具雛形。由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張紅梅創辦的楚東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可培訓和向蘇南等地企業輸送青年農民800餘人,中央和省市領導多次到該校參觀。

全鎮農民的新型農合參保率為99%。盱眙縣第二人民醫院就設在馬壩鎮內。由留美博士趙長松創辦的楚東醫院以清雅的就醫環境、一流的醫療設備,深受廣大患者青睞,其微創手術更是名聲在外,常有上海、北京等外地患者來此就醫。

馬壩敬老院是江蘇省文明敬老院,內有別墅式公寓12幢,有152位老人和殘疾人在此安閒度日。馬壩在蘇中、蘇北地區農村鄉鎮還率先開展社會化養老試點,07年建成占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一座,公寓內設施先進,現有十餘位老人在這裡交費居住,享受著晚年的幸福時光,瞧,他們笑得多么開心!!

榮譽稱號

連續十三年躋身淮安市農村經濟發展“十強鄉鎮”。還先後被授予“全國文明鎮”、“中國名鎮”、“全國最具投資潛力鄉鎮”、“全國百佳新農村建設示範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生態鎮”等多種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