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染性貧血病

簡稱馬傳貧(EIA),由反錄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亞科(Lentivirinae)中的馬傳染性貧血病病毒引起的馬、騾、驢傳染病。

馬傳染性貧血病

正文

簡稱馬傳貧(EIA),由反錄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亞科(Lentivirinae)中的馬傳染性貧血病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特徵主要為間歇性發燒、消瘦、進行性衰弱、貧血、出血和浮腫;在無燒期間則症狀逐漸減輕或暫時消失。本病於1843年首先在法國發現,直至1904年才由法國獸醫師瓦勒和卡雷證實是由病毒引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廣泛傳播,現幾乎遍及全世界,對養馬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中國於1955年證實有此病。僅能感染馬屬動物(馬、騾、驢)。在自然條件下,以馬的易感性最高,騾、驢次之。此外也曾有幾例人感染此病的報導。發燒期的病馬是最危險的傳染源,其血液和臟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含有大量病毒,常隨同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體外而散播。慢性病馬能長期甚至終身帶毒。傳染途徑主要通過吸血昆蟲(虻、刺蠅、蚊、蠓等)的叮咬,也可由被病毒污染的注射針頭和診療器械等散播,微量病毒就能在易感動物中引起感染。經消化道的傳染也有發生。根據臨診表現,常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和隱性4種病型,除有主要症狀如發燒、貧血、黃疸、出血、心機能紊亂外,血液學的變化也很突出,如紅細胞數減少、血紅蛋白量降低、白細胞數常減少和靜脈血中出現吞鐵細胞等。屍體剖檢時,急性型主要表現敗血性變化,而亞急性和慢性型則主要表現貧血性和增生性變化。
馬傳染性貧血病毒於1961年最先由日本的小林和夫在馬白細胞和骨髓細胞培養物中培養成功。1966年日本獸醫微生物學家甲野雄次和小林和夫利用馬白細胞培養物作為抗原,成功地進行了陽性率達93.4%的補體結合試驗,補體結合抗體的持續期為30天左右。後中國也研究成功,可持續6~7個月或更長。1970年美國獸醫微生物學家L.科金斯和諾克羅斯研製成功的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檢出率更高(可達95%以上),特異性更強,操作更簡便,又易於推廣套用,中國已將其列為馬傳貧特異診斷方法之一。此外,螢光抗體染色技術和中和試驗也可作馬傳貧的輔助診斷試驗,必要時還可進行生物學試驗(接種健康駒)。需要與本病鑑別診斷的有馬梨形蟲病、馬錐蟲病、鼻疽、腺疫、馬鉤端螺鏇體病和馬營養性貧血病等。在預防方面,1970年甲野雄次等報導用高代次馬白細胞傳代毒育成弱毒株(V-26);1973年法國發表 β-丙內酯滅活馬傳貧疫苗的報告,但均未用於生產實踐。中國於70年代後期研製成功馬傳貧驢白細胞弱毒疫苗,經大規模野外接種試驗,均取得較好效果。除加強檢疫和免疫預防措施外,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