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原名:興達中學)創辦於1976年,其前身是原黃村三中,1990年轉為大興縣第二職業高中,2001年經北京市教委批准轉為純高中校即興達中學,2008年3月27日起,原興達中學正式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現屬北京市大興區區級示範校。自1976年創辦以來,為大興區培養了近萬名優秀畢業生。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中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被大興區教育界稱為最有發展前途和最具潛力的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原名:興達中學)創辦於1976年,現屬北京市大興區區級示範校,學校坐落於大興區黃村衛星城海子角東里,校園建設計畫占地102畝,建築面積47500平方米。學校自1976年創辦以來,為大興區培養了近萬名優秀畢業生。
校園中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禮堂、宿舍樓等建築;標準400米塑膠操場、科技樓、第二教學樓、第二宿舍樓及第二餐廳等高標準建築。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為每位教師配備電腦,為教室及辦公室配備空調,實行教師集團化辦公。各班教室均配備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高標準配置的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計算機室等專用教室,藏書51000餘冊、報刊雜誌200餘種的圖書室及教師、學生閱覽室,滿足了教學需要。
多年來,學校在各方面取得優異成績,本科升學率連年爬升,在2004年的第一屆高考中,學校以優異的成績向社會證明了自己出色承辦高中教育的實力,成為大興區教育界的一匹黑馬。在2007年高考中,又實現了高考歷史的新突破。

學校簡介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
學校現有教學班34個,在校生1932人。教職工210人,其中,教育碩士5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181人,高級教師55人,中級教師44人,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3人,引進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22人。形成了一支由138名專任教師組成的老、中、青相結合、優勢互補、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中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在2005年順利通過了區級示範校驗收,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被大興區教育界稱為最有發展前途和最具潛力的學校。建校以來,興達中學始終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辦學方針,以“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為校訓,努力創造和諧、高雅的文化環境,形成催人奮進的育人環境,並以雄厚的師資力量,一流的教學設備、出色的辦學質量,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

學校歷史

學校鐘樓學校鐘樓
其前身是原黃村三中,1990年轉為大興縣第二職業高中(省級重點中學),在職高期間,興達中學曾以突出的教學成績被教育界譽為“職高界的北京四中”,在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了滿足更多的孩子上普高的夢想,興達中學毅然實現了自己的教學轉移,2001年經北京市教委批准轉為純高中校,在2004年的第一屆高考中,興達中學以優異的成績向社會證明了自己出色承辦高中教育的實力,成為大興區教育界的一匹黑馬。與此同時,興達中學又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在2005年順利通過了區級示範校驗收,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被大興區教育界稱為最有發展前途和最具潛力的學校。
自2008年3月27日起,原興達中學正式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學校性質、規格和人員編制均不變。2008年5月8日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全體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隆重慶祝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成立。
大會由北京市大興區教委主任李達主持,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劉莉,首都師範大學書記張雪、副校長周建設,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鄭開義,大興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書領,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長友等區領導以及大興區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李克仁、教育督導室主任陳占山等領導參加了此次慶典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成為大興教育界公認的發展最快的學校,大興區政府與首都師範大學協商決定共同建設“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原北京市大興區興達中學)。大興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興達中學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

學校發展目標

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國中部招生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國中部招生
學校堅持以“三個面向”為指針,不斷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努力實現學校制定的“三、六、九”奮鬥目標;做貫徹“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推進素質教育的典範。學校始終把首都師範大學大興附屬中學的工作置於全區乃至全市的高中階段教育全局中,既與高水平的學校聯合,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又與本地區普通學校聯誼,相互交流,發揮示範作用。
隨著學校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軟硬體設施的不斷完善,師資力量的不斷增強,首師大大興附中國中部2011年開始招生,2011年首師大大興附中決定增設國中部,使學校更加完備,教學能力更加強大。

文化活動

京港澳學生夏令營京港澳學生夏令營
2011年7月18日,京港澳學生夏令營師生來到首師大大興附中,進行參觀交流,真實感受內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氛圍,共話友誼,共談理想。首師大大興附中朱國占校長、龐占海書記陪同大興區教委人事科王輝老師,及學校其他有關領導、學生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首師大大興附中為此次活動做了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安排了內容豐富的交流活動。首先,學校學生會成員及優秀學生代表和京港澳學生夏令營師生在學校禮堂舉行了聯歡活動。整齊有力的廣播操表演,富有傳統氣息的快板節目,動感十足的現代舞,震撼心靈的心理劇表演,輕快活潑的空竹和悠悠球表演,精彩節目融合了現代氣息和傳統風格,異彩紛呈,不拘一格,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深得夏令營師生的好評,充分表達了首師大大興附中對夏令營師生的熱情和友誼,也體現出了內地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和深厚的文藝素養。
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校領導陪同夏令營師生踏訪校園。在參觀中,大家不僅為學校先進完善的設施和良好的校園環境而折服,也為學校細心的教育服務理念而讚嘆不已。最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以期記住這難忘的時光。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有效地增進了港澳青年學生對內地同齡人的了解,加深了港澳學生與內地學生的友誼,也使他們感受到了北京的快速發展和良好的城市建設風貌,進一步增進對祖國的了解和熱愛。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友好學校韓國金谷高中在每年寒暑假互派師生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了兩校學生之間的友誼、增進了兩校老師之間的友誼、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今後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兩校在教育教學上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領導及師資

學校領導
職位 姓名 簡介
校 長 朱國占 1997年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982年8月參加教育工作,從教24年曆任黃村三中教師、教導幹事、教導處副主任;大興二職辦公室主任、副校長、校長;大興區興達中學校長等職務。
書記 龐占海 主要職責:負責學校的政治思想、黨務建設、道德建設工作。
副校長 吳殿更 中學化學高級教師,北京市中學骨幹教師。教科研成果獲省市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出版著作多部。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嘗試教學研究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副校長 邢 軍 現任職務:德育副校長,德育處主任,1991年7月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系。
副校長 尚晏宇 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高級現任職務:副校長兼工會主席。1998年被大興縣教育局評為職業教育先進個人;2005年被大興區教育工會評為優秀工會幹部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姓名 職位 職稱 簡介
王守權 教務處主任、歷史老師 高級教師 從事高中教學工作20餘年,高三年級歷史教學14年,多次獲得教育教學獎勵。近年在《歷史學習》等雜誌上發表論文3篇,主編《高中歷史導學和解疑》教輔書2冊,兩次參加大興區新課程必修模組導學與檢測教輔資料的編寫。
高素平 語文教師 高級教師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大興區學科帶頭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曾被評為大興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區級評優秀課一等獎、大興區優秀班主任、教育系統優秀知識分子、教育系統優秀黨員。兩次參加國家級課題研究,獲獎論文6篇。
張 凱 政治教師 高級教師 北京市中學骨幹教師、大興區教育系統優秀知識分子。論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獲北師大思想政治雜誌社論文評比二等獎,《樹立開放的資源觀》獲大興區學科論壇一等獎,《心的經營》獲大興區一等獎。
鄧雙燕 英語教師 高級教師 中學高級英語教師,英語教研組組長。曾獲“全國第二屆優秀中國小外語教師”、“教學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並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
劉 萍 物理教師 高級教師 中學物理高級教師,物理教研組長。多年從事畢業班教學工作,曾被評為大興區骨幹教師,教學論文多次獲省市、國家級獎。
楊偉民 數學教師 高級教師 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區骨幹教師。多年擔任高三數學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數學奧賽,取得優異成績。多篇論文發表並獲獎;主編或合編了多部初、高中輔導資料。
劉彥君 地理教師 高級教師 中學地理高級教師,區級骨幹教師,地理組教研組長。從事高中地理教學20餘年,教學成績突出。

學校榮譽

區級示範校區級示範校
學校先後榮獲“大興區中學示範校”、“大興區實施素質教育先進校”、“大興區管理特色學校”、“大興區教育教學一等獎”、“大興區高考達標優類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校本培訓示範校”、“全國保護母親河先進集體”等100多個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