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和諧家庭

首都和諧家庭

伴隨首都人民半個多世紀的“首都五好文明家庭”已更名為“首都和諧家庭”,“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已制定完成,會上網、藏書量300冊以上、常旅遊聚餐等成為了新的評選指標。

簡介

市婦聯宣傳部. 市婦聯召開首都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暨和諧家庭表彰大會.市婦聯宣傳部. 市婦聯召開首都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暨和諧家庭表彰大會.

北京市婦聯、北京市社科院推出“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測量家庭和諧幸福有了一把尺子。老北京人講究的“寬容忍讓”寫入和諧家庭評價指標。

指標體系

三方面內容

“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分為城區版和郊區版,涉及三方面內容:家庭內部和諧、家庭與社會和諧、家庭與自然和諧。“城區版”指標多達27項,每項都有其對應的評價標準和分值。

北京市婦聯表示,“和諧家庭評價指標體系”讓“和諧”看得見、摸得著,為人們評價和比較和諧家庭提供了一把科學的“尺”。

城區版和諧家庭標準

家庭主要成員經常上網;家庭藏書量在300冊以上,訂閱報刊不少於1份。

家庭中至少有1人為社區志願者或社區義工。

經常有旅遊、聚餐、購物等家庭活動,促進家庭凝聚力和加深感情。

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能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拐賣、防隱患。

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捐助活動。

注重資源再利用,提倡提起布帶子,儘量少用塑膠袋,減少白色污染.。

加大對水的循環利用力度。如:洗菜洗臉的廢水拖地或沖廁所;家庭人均每月用水量不超過8噸。

儘量多乘坐公車和捷運,少開車。

相關規定

關於命名第八屆首都和諧家庭(標兵)的決定:

首都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任務和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2010年,北京市婦聯制定實施了《北京市和諧家庭行動計畫(2010-2012年)》,積極推進和諧家庭創建六大行動,即低碳生活--綠色家庭創建行動、家有書香--學習型家庭創建行動、維權服務--平安家庭創建行動、以文化人--家庭文化倡揚行動、心手相牽--家庭互助幫扶行動、拓展平台--家庭服務推進行動,在全市家庭中倡導良好家風,樹立積極向上的家庭價值取向,建立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社會之間、家庭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創建活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家庭和睦、鄰里團結、愛崗敬業、節能環保、熱心公益的和諧家庭典型,展示了新時代家庭的嶄新風貌。全市各級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結合實際,精心組織,引領全市廣大家庭積極開展家庭環保、家庭平安、家庭文化和家庭服務等各具特色的創建活動,為推動和諧社區、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樹立典型、宣傳先進,進一步發揮先進組織和優秀家庭的示範、引領作用,不斷提高首都廣大家庭和婦女的文明素質,首都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決定授予西城區等5個區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為北京市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先進協調組織榮譽稱號;授予東城區徐玉英家庭等24戶家庭為首都和諧家庭標兵榮譽稱號;授予東城區林玉琪家庭等193戶家庭為首都和諧家庭榮譽稱號。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進協調組織發揚成績,繼續推進和諧家庭建設,不斷創新工作品牌,進一步增強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希望受到表彰的家庭再接再厲,繼續弘揚體現時代特徵的家庭美德,提升家庭文明素質,充分發揮示範作用;希望全市各級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和廣大家庭以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家庭為榜樣,在構建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中共建和諧家庭、共促和諧社會、共享美好生活,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任務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作出新貢獻!

背景資料

五好家庭

“五好家庭”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全國婦聯倡導並發起了“爭創五好家庭”活動。隨著社會發展,此前,有不少專家指出“五好”標準不能與時俱進。有專家認為,“夫妻和睦”指標剝奪了喪偶、離婚和單親家庭的參評權利。根據時代發展要求,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指標也在與時俱進。10餘年後,“首都五好文明家庭”在全國率先更名為“首都和諧家庭”。

評選標準變遷

1982年的標準是:政治思想好、生產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計畫生育好;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好;鄰里團結、文明禮貌好。

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為: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取,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

2009年,“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條件則改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夫妻和睦,孝老愛親;學習進取,科學教子;鄰里融洽,友愛互助;低碳生活,熱心公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