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中八仙圖卷

飲中八仙圖卷

是明代尤求的畫作,現在珍藏於廈門市博物館。飲中八仙指的是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八位著名文人,他們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喝酒,因此被譽為醉八仙或是飲中八仙,這八位文人分別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李白、賀知章、草書家張旭、汝陽王李璡、李适之、高士崔宗之、蘇晉和雄辯家焦遂。

飲中八仙圖解析

《飲中八仙圖卷》《飲中八仙圖卷》
是明代尤求的畫作,現在珍藏於廈門市博物館。飲中八仙指的是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八位著名文人,他們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喝酒,因此被譽為醉八仙或是飲中八仙,這八位文人分別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李白賀知章、草書家張旭、汝陽王李璡李适之、高士崔宗之蘇晉和雄辯家焦遂

圖卷簡介

廈門市博物館收藏有一幅珍貴的中國明代畫作《飲中八仙圖卷》。《飲中八仙圖卷》橫6.16米,縱31厘米,全卷共有44個人物,共設定了八幅場景,分別刻畫了八位酒仙的生動形象,“八仙”是重點人物,還有36個陪襯人物,作品通過36個人物的烘托陪襯,使得這“八仙”處在一個更加合理的環境之中。每幅場景還配有詩文,詩畫交融。八位酒仙神態各異,有的風流倜儻,正在舉杯豪飲;有的騎在馬上搖搖晃晃;還有的已醉倒在地……八仙以酒會友的雅趣和率真躍然紙上,給人一種不問世俗、飄飄欲仙的超脫境界。
那么圖卷中描繪的仙是誰呢?其實,飲中八仙指的是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八位著名文人,他們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喝酒,因此被譽為醉八仙或是飲中八仙,這八位文人分別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李白、賀知章、草書家張旭、汝陽王李璡、李适之、高士崔宗之、蘇晉和雄辯家焦遂。

作者簡介

尤求(生卒年不詳),字子求,明代畫家。號鳳丘,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工山水人物,亦善道釋畫,畫學劉松年、錢舜舉,工山水,尤其擅長人物仕女、白描,亦善道釋畫。嘗畫太倉小西門關帝廟壁,又為弇山藏經閣壁畫諸佛像。曾臨摹北宋《睢陽五老圖》副本(五老指杜衍、王煥、畢世長、朱貫、馮平),為朱氏後裔保存。白描仕女,艷冶絕世,可稱仇英之後勁。傳世作品有隆慶五年(1571)作《飲中八仙圖》卷、六年(1572)作《品古圖》軸、萬曆三年(1575)作《紅拂圖》軸,現均藏故宮博物院;萬曆元年(1573)作《風雲起蟄圖》軸藏中國美術館;《人物山水圖冊》、嘉靖三十三年(1554)作《昭君出塞圖》卷藏上海博物館;萬曆八年(1580)作《圍棋報捷圖》軸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柳陰遠眺圖》軸圖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從藝活動約於明嘉靖至萬曆年間。

《飲中八仙圖卷》介紹

飲中八仙圖卷》的第五個酒仙;是瀟灑名士蘇晉蘇晉是為唐玄宗起草詔書的人,相當於唐玄宗的秘書,蘇晉是個很有意思的人,過著亦僧亦俗的生活,他一面長期齋戒,一面有嗜飲,經常醉酒,處於齋與醉的矛盾中。

飲中八仙圖卷》的第六個酒仙;這是圖卷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醉仙李白。
飲中八仙圖卷》的第七個酒仙;是可以與李白比肩的人物張旭張旭是極富個性的草書大家。《杜臆》稱張旭:“善草書,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
飲中八仙圖卷》的第八個酒仙;是一介平民叫焦遂焦遂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

文化背景

在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詩酒交融,千古風流,曹操對酒當歌,魏晉時的“竹林七賢”常在竹林中暢飲。其中的酒老大當屬醉仙劉伶,有關他的酒事傳奇最多。陶潛獨酌東籬下,詩歌中篇篇有酒,唐朝是一個非常繁榮,非常開放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和諧包容,所以知識分子敢於,大膽地表現自己的訴求和發泄自己的感情,所以,在開元盛世能夠出現這樣的“飲中八仙”。
明代畫家尤求《飲中八仙圖卷》,筆法細膩,用八個場景,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畫中八人神態各異,他們地位不同,性格迥然,卻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有借酒消愁的、有借酒壯膽的,無論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的狂放不羈,草聖張旭酒後,揮毫落紙如雲煙的瀟灑率性,都刻畫生動,以精細的筆觸表現,中國古代名人與酒為友的獨特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