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端

"分類 飛揚端(小飛揚草)鮮全草30克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飛揚端
年份 feih iaugh dorn
別名 小飛揚草、地錦
來源 大戟科植物千根草的全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多數纖細的匍匐莖,長達15厘米。單葉對生,小,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8毫米,寬3~4毫米,頂端圓,莖部偏斜,不對稱,圓形或截平,邊有細鋸齒稀全緣,兩面疏被短柔毛或無毛。花單性同株,無花被;杯狀聚傘花序單生或少數簇生於葉腋;總苞陀螺形,外被短柔毛,頂端5淺裂,腺體4,有短柄及極小的白色瓣狀附屬物。蕨果卵狀三棱形,外被短柔毛。種子長圓形。花果期6~11月。
生態分布 生於山坡草地或灌叢中。產於廣西凌雲、邕寧、陸川、桂平、平南、岑溪、鐘山、金秀等縣市;分布於廣東、雲南、江西、福建等省份。
採集加工 夏秋季采,洗淨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 味微酸、澀,性微涼。
功效 清熱解毒,健脾消食,利水,止血,收斂止癢。
傳統套用 治小兒疳積、痢疾、腸炎、腹瀉、皮炎、濕疹、乳腺炎。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
方例 1.腸炎痢疾 飛揚端(小飛揚草)鮮全草30克,水煎服。 2.乳腺炎 飛揚端(小飛揚草)適量,配黃糖搗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