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艾琳娜

颶風艾琳娜

颶風艾琳娜(英語:Hurricane Elena)是一場於1985年8月末到9月初對美國墨西哥灣中部沿岸地區產生重大影響的熱帶氣旋。這場颶風在勞動節周末期間對多個熱門旅遊景點構成威脅,由於其行蹤動向飄忽不定,氣象部門的預測準確度很低,因此引發了空前程度的撤離行動。風暴在佛羅里達州西南部到路易斯安那州東部之間地區肆虐,給這些地區的財產和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另外還有多個州受到影響。艾琳娜於8月28日在古巴附近發展形成,以縱向經過該島期間沒有造成什麼影響,接下來系統進入墨西哥灣並繼續增強。起初的預測認為氣旋將襲擊美國墨西哥灣中部沿海地區,但颶風卻於8月30日出人意料地調頭向東,其移動速度在佛羅里達州錫達礁以西約80公里海域減緩。氣象部門又預計風暴會繼續東進穿越佛羅里達州,但艾琳娜卻又調頭朝西,最終於9月2日以三級的大型颶風強度從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附近登入。風暴登入後迅速減弱,於9月4日消散。

簡介

颶風艾琳娜(英語:Hurricane Elena)是一場於1985年8月末到9月初對美國墨西哥灣中部沿岸地區產生重大影響的熱帶氣旋。這場颶風在勞動節周末期間對多個熱門旅遊景點構成威脅,但由於其行蹤動向飄忽不定,氣象部門的預測準確度很低,由此引發了空前程度的撤離行動。風暴在佛羅里達州西南部到路易斯安那州東部之間地區肆虐,給這些地區的財產和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另外還有多個州受到影響。艾琳娜於8月28日在古巴附近發展形成,以縱向經過該島期間沒有造成什麼影響,接下來系統進入墨西哥灣並繼續增強。起初的預測認為氣旋將襲擊美國墨西哥灣中部沿海地區,但颶風卻於8月30日出人意料地調頭向東,其移動速度在佛羅里達州錫達礁以西約80公里海域減緩。氣象部門又預計風暴會繼續東進穿越佛羅里達州,但艾琳娜卻又調頭朝西,最終於9月2日以三級的大型颶風強度從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附近登入。風暴登入後迅速減弱,於9月4日消散。

颶風出人意料地數次改變前進方向,導致美國的撤離人數創下和平時期的新紀錄。根據氣象部門預測的風暴位置,各地政府官員多次發出疏散建議或強制撤離令,墨西哥灣沿岸部分地區的大量居民和遊客在幾天的時間裡被迫兩次從所在地區離開。防災準備工作總體上進行得井然有序,但風暴避難所包括住宿在內的各種資源都已捉襟見肘,許多災民試圖無視政府的撤離令返回家園。單佛羅里達州就有約125萬人逃離,整個地區的撤離人數達到近200萬。多個地區收到了熱帶氣旋警告,氣象部門在風暴來襲數天前就特彆強調了其巨大破壞力。

艾琳娜在佛羅里達州西部近海緩慢移動,導致了嚴重的海灘侵蝕,許多沿海建築、道路和海塘受損,特別是那些老舊失修的建築物。包括錫達礁和多格島在內的多個島嶼以及沿海地區所受破壞最為嚴重,颶風還在內陸催生了多場龍捲風,對移動房屋和社區構成破壞。這場颶風對阿巴拉契科拉灣的牡蠣產業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導致大量牡蠣死亡,其賴以生存的許多珊瑚礁也被摧毀,數以千計的工人因此失業。阿拉巴馬州的多芬島經受了時速高達210公里的陣風和強烈風暴潮的摧殘,該島是受這場風暴破壞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有成百上千的房屋受損或被毀。阿拉巴馬州的其他沿海地區也遭受了程度相當可觀的破壞,該州和密西西比州內陸的美洲山核桃和大豆作物受到沉重打擊。

密西西比州有超過1.3萬套房屋受損,約200套被徹底摧毀。該州與阿拉巴馬州邊界上包括帕斯卡古拉在內的多個城市暫時封閉,許多民宅、學校和企業經受了大範圍破壞,傑克遜縣戈蒂埃與外界的聯繫完全中斷。格爾夫波特地區的破壞程度明顯因多場龍捲風而加劇,但這些龍捲風的存在沒有得到證實。遠至路易斯安那州東部的部分地區都受到了風害的影響。總計有9人因颶風遇難,其中德克薩斯州有兩人被離岸流捲走,佛羅里達州3人,路易斯安那州2人,阿肯色州1人,還有一人是在墨西哥灣因事故喪生。全美的經濟損失總額達到13億美元(1985年美元,相當於2014年的28.1億美元),有55萬人受到停電的影響。艾琳娜過去後,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宣布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和佛羅里達州部分地區成為聯邦災區,當地災民因此可以獲得臨時住房和財政援助。由於風暴造成了重大損失,其名稱“艾琳娜”因此從大西洋風暴命名名單上退役,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在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時使用。

氣象歷史

1985年8月23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以高達每小時56公里的速度迅速穿越大西洋。如此之快的行進速度,加上一片異常強烈撒哈拉空氣層的不利影響,令東風波在連續數天裡都無法發展成熱帶氣旋。由於北面一片強烈的副熱帶高壓脊影響,這股東風波迅速朝北美洲逼近並開始表現出發展跡象。到了協調世界時8月28日凌晨0點,這片擾動天氣在向風海峽上空發展成熱帶低氣壓。低氣壓開始向西北偏西方向進入古巴上空,雖然登入通常意味著熱帶氣旋將會減弱,但系統的中心氣壓卻仍在繼續降低,颶風獵人偵察機發現中心附近風力時速超過了80公里。為此,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8月28日晚將位於古巴北部上空的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取名“艾琳娜”(Elena)。

艾琳娜經哈瓦那北部進入墨西哥灣,然後在UTC8月29日中午12點增強成一級颶風。氣象部門對8月30日早上的轉向氣流進行分析後認為,這場颶風會繼續向西北方向前進,在30小時內吹襲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到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之間地區。然而,一片中到上層低壓槽卻從西北方向俯衝下來,在東向氣流中形成一處薄弱環節,導致艾琳娜的前進速度大幅減緩並出現轉向。大約在達到颶風強度24小時後,風暴因低壓槽的影響突然向東轉向,朝佛羅里達州西北部海岸飄移。接下來氣象部門又預測低壓槽會促使颶風穿越佛羅里達半島進入大西洋,但由於低壓槽強度相對較弱並且移動速度很快,其軸心越過了艾琳娜的中心,兩個系統無法全面配合。除此以外,之後對水蒸氣圖像的分析表明颶風把低壓槽分割成了兩個不同的部分。

氣象部門根據風暴向東推進的路徑推算氣旋將在佛羅里達州萊維縣附近登入:252。但在8月31日清晨經過一片上層天氣系統後,轉向氣流變得非常微弱,艾琳娜在墨西哥灣最東北部近海幾乎停止移動,氣旋在距錫達礁僅80公里洋面經過,這也是該系統離佛羅里達州海岸最近的一次,這時其最大持續風速估計達到每小時170公里。艾琳娜在基本停止前進期間強度也保持不變,但再度移動後又開始增強。9月1日清晨,艾琳娜達到三級颶風強度,成為198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首場大型颶風。美國東部上空很快開始有一片高氣壓區形成,迫使颶風迴轉向西。9月1日的大部分時間裡,風暴中心都位於佛羅里達州阿巴拉契科拉的WSR-57雷達站探測範圍內,讓氣象學家可以對風眼及其周圍環繞的風眼牆進行深入研究。在這段觀察期里,之前非常清晰的風眼開始被雲層遮擋起來。

颶風加速向美國墨西哥灣中部沿岸地區進發,從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掠過。9月1日下午,偵察機確認風暴達到每小時205公里的最高風速。9月2日早上,艾琳娜從東南偏東方向逼近密西西比州海岸,其強度仍然達到大型颶風標準。氣旋從比洛克西附近登岸,這與氣象部門在風暴剛離開古巴海域並轉向前所做的第一次預測目標範圍正好相同。進入陸地上空後,颶風迅速退化,僅登入數小時後就已降級成熱帶風暴,其風眼也很快消失。

防災措施

這場颶風的行蹤飄忽不定,並且所威脅地區很多都是勞動節周末假期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令墨西哥灣沿岸的防災準備工作形勢變得非常複雜。疏散措施和天氣預報先後經過多次調整,以跟上艾琳娜的方向變化。從路易斯安那州摩根城到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之間所有沿海地區都曾一度處於颶風警告生效狀態。大部分墨西哥灣北部沿岸地區都分別在風暴朝兩個不同方向前進期間處於颶風警告生效狀態,居民和度假遊客的撤離也出現了許多重疊情況。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的羅伯特·凱斯(Robert Case)表示,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導致撤離的總人數創下了新紀錄。部分撤離人員前往內陸拜訪親友,但還是有許多留在距離相對較近的區域,或是住進酒店,或是進入由學校或教堂改造的避難所。雖然氣旋的發展歷程很不尋常,但地方官員在風暴最終登入前就已充分知曉其巨大的破壞力量。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颶風專家鮑勃·希茲(Bob Sheets)於8月30日告誡稱,艾琳娜“將是場(破壞)超過十億美元的風暴”

颶風剛離開古巴海域朝美國墨西哥灣中部沿岸地區前進期間,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艾爾到佛羅里達州阿巴拉契科拉之間地區收到了颶風警告。隨著風暴的預計行動路徑迅速向西挪動,警告也相應向西擴展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摩根城,向東延伸至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近百萬居民和遊客聽從這些公告的建議逃離風暴沿線地區。墨西哥灣北部海域石油平台的工作人員早在8月29日就開始撤離。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和佛羅里達州州長於8月30日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大批市民爭相前往商店採購應急物資,同時加油站前也是人潮湧動。面對迫在眉睫的危險,許多企業和商戶暫時關閉,並對建築物加固,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有許多學校取消了課程。紐奧良居民對這場人稱20年來首次嚴重颶風威脅的風暴感到特別厭煩,該市及周邊地區曾在1965年受到颶風貝齊引發的災難性洪水打擊。密西西比州因人口大規模出走導致多條重要道路車流非常擁擠,例如從西向東的美國90號國道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當時的佛羅里達州州長鮑勃·格雷厄姆(Bob Graham)於8月30日動用了250名國民警衛隊員幫助提高疏散效率,表示還有另外1600人處於待命狀態。到了這個時候,已有充分跡象表明艾琳娜的行動路徑將比起初的預計更偏東面,因此防災的關注重點也轉移到了墨西哥灣東部沿岸地區。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艾爾以西沿海地區的颶風警告予以中止,生效區域相應向東延伸到佛羅里達州的阿巴拉契科拉。

到了8月30日晚上,艾琳娜已經突然向東轉向,墨西哥灣北部沿岸大部分地區的颶風警告均已中止。之前從路易斯安那州到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最西面4個縣撤離的居民也隨著避難所關閉陸續返回家園。根據風暴新的行動路線,所受威脅最大的區域向東轉移到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的其他地區和佛羅里達半島西部。州長格雷厄姆為此在8月30日晚建議坦帕以南地區進行疏散,還在凌晨向另外10個縣發出強制撤離令,受到影響的居民有57.3萬人[。8月31日,格雷厄姆建議生活在15個內陸縣易受影響區域的居民轉移到更安全的地點。為了應對颶風的威脅,之前已處於待命狀態的國民警衛隊員獲派前去阻止人們進入某些區域,另外又有3000人進入待命狀態[。

皮尼拉斯縣的大聖彼德斯堡地區有32萬人在風暴來襲前撤離,創下全美單個縣撤離人數的新紀錄。大批的風暴難民給各種設施和公路造成壓力,偶發事件幾率也大幅上升。雖然需要離開家園的人數遠遠超出皮尼拉斯縣避難所的承受能力,但全部30萬或更多數量的難民中只有12萬進入避難所躲避。儘管如此,官方避難所的使用率仍高於平均水平,這可能是因為在有限的時間裡,人們難以聯繫親朋好友做出妥善安排,也可能是人們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意識有所提高。風暴過後進行的電話調查表明,皮尼拉斯縣的撤離令依從率高達90%,整個疏散過程只用了9個小時,遠低於預計的15小時。佛羅里達中西部沿海地區的120多個避難所中總計有超過20萬人前來躲避,難民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安起來。包括食物在內的多種物資開始出現不足,許多人打算忽視撤離令提前回家。颶風艾琳娜的威脅還引發了對醫院和療養院病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轉移。坦帕綜合醫院撤離了84%的門診病人,皮尼拉斯縣還有另外4所醫院和19家療養院全部撤離。總計有近2000名療養院病人轉移到了安全地點,這一過程中雖然面臨著時間緊迫和人員短缺的問題,但還是取得了成功。

9月1日晚,風暴開始向西迴轉,颶風警告生效範圍又重新向西延伸至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艾爾,而佛羅里達半島西海岸的警告也相應中止。到地方官員解除疏散令時,仍然留在避難所的災民數量已因急切和焦慮大幅降低。共有54.5萬人接到了撤離的命令,其中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約25萬人,阿拉巴馬州17.5萬人,密西西比州7萬人,路易斯安那州5萬人。新的一連串撤離令影響了數十萬居民,這些人中又有許多已在數天前被迫離開過一次,部分極端情況下甚至只有一天的喘息時間[23]。根據州長格雷厄姆辦公室的記錄,風暴期間佛羅里達州的疏離人數一度達到125萬,路易斯安那州警察部門估計該州的這一數字也有40萬左右。總計有近200萬人因這場風暴而撤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