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杜鵑[2003年]

颱風杜鵑[2003年]
颱風杜鵑[2003年]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颱風杜鵑(Dujuan),2003年第13號颱風,名字來源:中國,號稱24年來對珠三角影響最大的颱風。颱風杜鵑在2003年9月初靠近廣東東部海岸時出現雙重眼壁的結構。內眼及外眼的直徑分別約為20公里及100公里。在西太平洋,雙重眼壁結構的熱帶氣鏇並不少見,2003年的颱風鯨魚、2000年的颱風鴻雁及颱風啟德都曾出現此現象。這種跟強颱風有關聯的雙重眼壁結構,以往也曾被香港天文台的天氣雷達捕捉到,這包括1975年的颱風愛茜及1979年的颱風荷貝。

基本信息

簡介

颱風杜鵑(0313)颱風杜鵑(0313)
颱風杜鵑(英語:Typhoon Dujuan,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名稱:Onyok,JTWC編號:14W,國際編號:0313,台灣中央氣象局分級:中度颱風)是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鏇。 “杜鵑”是由中國大陸提供的名字,意即杜鵑花

背景資料

颱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鏇的編號。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鏇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鏇常持續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鏇,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鏇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因不同國家、不同方法互有差異,即使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氣象台之間也不完全一樣,因而,常常引起各種誤會,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亂。

我國從1959年起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鏇(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鏇.當其雲繫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鏇的序號.如去年第13號颱風“杜鵑”,其編號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發生的第13個風暴級以上熱帶氣鏇。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鏇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鏇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高棉、中國、朝鮮、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O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鏇的編號。

瀏覽颱風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悟空等。“杜鵑”這個名字是中國提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杜鵑花:前一段在我國登入的“科羅旺”是高棉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颱風命名表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00年颱風委員會第33屆會議上作出的,該表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

路徑

低壓區於8月29日清晨在馬尼拉以東約1620公里發展成一個熱帶低氣壓,初時緩慢向西南偏西移動,其後於8月30日清晨增強為熱帶風暴,命名為杜鵑,並轉向西北偏西移動,當日彷晚進一步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並於翌日清晨增強為颱風。

颱風杜鵑於9月1日穿越巴斯海峽台灣以南海域,轉向西移動直趨華南沿岸地區,在南海北部時,杜鵑曾出現雙重眼壁結構,內眼及外眼的直徑分別約為20公里及100公里[1]。香港天文台科學主任表示一般都是較強的颱風才會有雙重眼壁結構,暗示著颱風登入香港或附近時,香港各區的風力會異常猛烈。其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75公里,香港天文台一度估計颱風杜鵑極可能會登入香港,加上移速極快,基於危險半圓效應下,天文台特別關注此颱風的走勢,罕見在發出1號風球時提醒市民注意防風措施颱風。颱風杜鵑在9月2日清晨時份受強勁副熱帶高氣壓的引導下,以時速高達30 km/h的移速,快速逼近香港,香港天文台在早上10時許便發出3號強風信號,如此同時,教育統籌局因應颱風杜鵑的中心風力猛烈,於是在3號風球便要求各中國小停課。颱風杜鵑在9月2日下午時份急劇移近香港,最後在黃昏時間在廣東省惠東縣登入,颱風杜鵑登入後風眼快速被填塞,掠過香港以北時,正面吹襲深圳,但中心風力持續性下降,當進入珠江口時其中心風力已由登入前的175km/h的颱風減弱成約120km/h的颱風。
杜鵑於翌日凌晨穿越珠江口,在澳門以北一帶登入並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其後於早上減弱為熱帶風暴,再於中午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當日傍晚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減弱為一低壓區,並漸漸消散。

影響

本段時間均以東八區時間(UTC+8)為準。

掠過台灣以南

當地發布最高熱帶氣鏇警告信號: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於2003年8月31日中午12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當晚8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杜鵑於9月1日掠過以南海域,其後氣象局分別於下午2時30分及下午5時30分解除陸上及海上颱風警報,其發布報數達19次。
杜鵑掠過台灣南部期間造成2人死亡、1人失蹤及3人受傷,50多萬戶停電。杜鵑令台灣南部的海陸空交通完全癱瘓,農牧業損失約新台幣14.6億元.

掠過香港以北

當地發布最高熱帶氣鏇警告信號: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
杜鵑移動快速,而相當強大,路徑對香港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香港天文台在杜鵑進入南海前在晚上10時1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杜鵑位於香港以東約770公里,並表示翌日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由於杜鵑從東向西接近香港,香港風勢增強得較慢,但香港天文台預料杜鵑會相當接近香港,因此在9月2日的熱帶氣鏇警報中表示當日下午早段時間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並於10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杜鵑位於香港以東330公里。由於香港天文台在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前表示下午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因此教育統籌局(現時的教育局)在三號信號發出後便立即宣布全港停課。
隨著杜鵑逼近,香港天文台於下午12時20分宣布預料未來兩小時內會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並於下午2時20分發出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杜鵑集結在香港以東約240公里。在八號信號發出後,香港各區風力迅速上升,天氣快速轉壞,在接近黃昏時已增強至烈風程度。
其後杜鵑於晚間進一步逼近香港,風力增強,因此香港天文台於晚上8時10分改發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當時杜鵑位於香港天文台總部東北偏東約70公里,其後香港轉吹西南烈風。
當晚9時左右,杜鵑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總部,當時杜鵑位於香港天文台總部以北約30公里,其中心密集雲區覆蓋全香港。天文台曾考慮改發十號颶風信號,但它沒預期般直趨香港,加上地形遮檔,使香港普遍沒有錄得颶風,因此十號信號沒有發出。
香港廣泛地區吹烈風,特別是在新界北部,由烈風程度顯著增強至暴風程度,流浮山更間中吹颶風。
在杜鵑的影響下,香港部份地區(香港天文台總部、橫瀾島流浮山打鼓嶺)由9月2日晚上8時至10時錄得的最低瞬時平均海平面氣壓為 976.9 百帕斯卡。
杜鵑移往香港以西後,香港大部份地區轉吹西南強風或烈風,香港天文台於晚上10時10分改發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由於杜鵑迅速減弱和遠離,香港風力沒有如預期般因風向轉變而加強,香港天文台於9月3日清晨1時3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並於同日上午3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鏇警告。
杜鵑的外圍雨帶為香港帶來狂風大驟雨及雷暴。香港天文台在9月2日晚上9時0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於翌日早上5時正取消,期間香港大部份地區均錄得超過50毫米的雨量,大嶼山的雨量更超過90毫米。
在杜鵑的吹襲下,一艘載有四名內地船員的蝦艇於西貢對出海面失蹤。全港多個地區共有85宗塌樹及數宗高空墮物報告,共22人受傷。元朗多處地區停電,約300戶居民受影響。香港機場有221班航機取消及139班航機延誤。

掠過澳門以北

當地懸掛最高熱帶氣鏇警告信號: 八號西北烈風信號 / 八號西南烈風信號
颱風杜鵑在澳門與廣州之間的珠江口西岸再次登入。並於9月3日凌晨12時,集結澳門以北約80公里(北緯22.8度、東經113.4度)時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並最接近澳門。導致澳門發生多宗水浸及塌樹報告。

橫掃深圳

當地發布最高熱帶氣鏇警告信號: 黑色颱風警告信號(深圳)
杜鵑吹襲廣東期間,共造成40人死亡,接近1,000人受傷,深圳市逾九成地區停電。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3億人民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