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鵝[2009年第7號熱帶風暴]

颱風天鵝[2009年第7號熱帶風暴]

09年第七號熱帶風暴“天鵝”英文名Goni,來源於韓國,原意為一種鳥。09年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於3日20時編號。8月5日早晨6時20分在廣東台山沿海登入,未來將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基本信息

簡介

颱風天鵝颱風天鵝

09年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於8月3日20時編號。8月5日早晨6時20分在廣東台山沿海登入,未來將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4日16時,09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中心位於北緯21.1度,東經113.8度,也就是在東莞偏南方約20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風速達到20米/秒(相當於72公里/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92百帕,7級大風半徑約250公里。

“天鵝”未來24小時內將以10公里左右的時速繼續向偏西北方向移動,於8月5凌晨到中午在深圳陽江之間沿海地區登入,也極有可能在斗門到台山之間沿海地區登入;也有可能在珠江口近海海面轉向偏西方向移動。

09年第七號熱帶風暴“天鵝”英文名Goni,來源於韓國,原意為一種鳥。

路徑難測

“天鵝”“飛”向廣東的同時,今年第八號熱帶風暴“莫拉克”也在正朝福建、浙江一帶“奔”去。廣東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黃忠昨日指出,兩個熱帶風暴並不會導致降雨、大風的加強,但卻會令熱帶風暴的路徑變得更難以捉摸。
黃忠指出,就“天鵝”而言,它有可能在深圳到陽江之間沿海地區登入的同時,也不排除可能會在珠江口近海海面轉向偏西方向移動。所謂“雙颱風”效應,是指兩個颱風一東一西同時在南海作逆時針旋轉活動。如果距離太近,東面的颱風會影響西面的颱風向南或東南移動,西面的颱風會影響東面的颱風往北走;嚴重的情況會造成兩個颱風圍著同一個中心打轉,路徑變化難測。
黃忠介紹,在8月份颱風多發季節出現“雙颱風”甚至“多颱風”並不稀奇,2007年夏季廣東省就出現過“雙颱風”的情況。

特點

崗頂車站受浸 市民身處一片汪洋崗頂車站受浸 市民身處一片汪洋

特點:強度不大 路徑曲折 滯留時間長

生命歷程:今年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於8月3日20時編號,5日6時20分在廣東台山沿海登入,6日凌晨減弱為熱帶低壓,7日下午又加強為熱帶風暴,9日6時再次減弱為熱帶低壓,9日17時停止編號。

強度不大:“天鵝”的強度並不大,中心強度最強時只有23米/秒,為熱帶風暴級別。登入後強度迅速減弱。之後的強度變化不是很大。

路徑曲折:“天鵝”的路徑非常有特色,其盤旋停滯,路徑曲折,在今年登入的幾個颱風中比較少見的。它“光臨”了廣東之後,繼續向西移動,進入北部灣以後,又繞海南西部沿海盤旋幾乎將近一圈,才依依不捨的減弱消失。

滯留時間長:“天鵝”登入前後“舉止優雅”,不慌不忙。登入前,“天鵝”在廣東台山附近海面停留3個多小時後才登入,之後盤桓在粵西停留48小時才進入北部灣;在北部灣停留48小時才減弱消失。

“天鵝”特點釋疑

“天鵝”路徑曲折、滯留時間長,是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至於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局面,氣象專家給與了解釋。一個原因是,“天鵝”生成之後,由於南海到北部灣的赤道幅合帶維持少動,為“天鵝”提供活動能量,讓它一直有盤旋的動力。另外一個原因是,進入北部灣以後,它持續不斷地獲得了從孟加拉灣輸送過來的水汽供應,也給它提供了新的能量,讓它在海南西部沿海盤旋。

綜合以上兩點原因,“天鵝”雖然強度不大,但就是因為有了足夠的能量才久“飛”不倦。

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Ⅲ級應急回響

8月4日凌晨8時,熱帶風暴“天鵝”(GONI)的中心位於香港以南大約195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20.5度、東經114.2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
中央氣象台預計,“天鵝”中心將以每小時5-1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廣東珠江口附近海面靠近,強度還將有所加強,可能於5日中午到夜間在廣東深圳至台山一帶沿海登入,也有可能在珠江口近海海面轉向偏西方向移動。
同時,第8號熱帶風暴“莫拉克”(MORAKOT)也於4日凌晨在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逐漸靠近我國華東沿海。
根據上述情況,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服務司、預報司、觀測司、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廣東省氣象局、福建省氣象局、海南省氣象局、廣西區氣象局、上海市氣象局、浙江省氣象局已經於4日上午8時30分進入Ⅲ級應急回響狀態。各單位正嚴格按照颱風Ⅲ級應急回響工作流程做好應急回響工作。

颱風天鵝颱風天鵝

防禦指南

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禦暴雨應急工作;

切斷有危險地帶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

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範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土石流等災害。

影響

“天鵝”逼近,陸地風力有所加大,雲量增多和出現降水,連續幾天的大範圍高溫天氣昨日得到顯著緩解。廣州市區高溫預警信號解除,五山觀象台錄得最高溫度32.8℃。同時,4日“天鵝”的先頭部隊影響廣東沿海,南部市縣和珠三角城市紛紛發布颱風預警信號。

近三千船舶已回港避風

據氣象、水文和海洋部門預測,8月5日和6日兩天廣州市將有大到暴雨,珠江口外海面、珠江口內河面從昨夜起風力將逐漸加大到6~8級,其中“天鵝”中心經過的附近地區有8級大風、陣風9級。
截至8月4日傍晚6時,全市共有2966艘船隻回港避風,轉移危險地帶民眾路2410人。昨天16時43分起,廣州外港升掛颱風信號3號風球,內港升掛颱風信號2號風球。廣州海事局在11時30分啟動防颱風預案二級回響,防颱風人員24小時待命。

持續降雨給粵西及海南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廣東:正是由於其緩慢盤旋,給粵西帶來較大降雨。登入後,“天鵝”出人意料地逗留台山境內長達15多個小時。來自台山三防辦的訊息,包括海晏、川島、廣海等沿海鄉鎮幾成“澤國”,“天鵝”共給台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2億元。降雨造成白雲機場76個進出港航班發生延誤。

“天鵝”滯留粵西期間,雷州半島受其影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6日夜間到7日,陽江、茂名、湛江伴有6~8級陣風,徐聞24小時錄得309.7毫米的特大暴雨。7日白天雷州半島出現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並伴有6~7級陣風。廣州市也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強的暴雨天氣。強降雨造成部分城市內澇,對交通和經濟都有較大影響。

不過“天鵝”的到來讓連日來火辣辣的南粵大地“退了燒”。

“天鵝”環海南島飛 海口嚴重積水 昌江、儋州等地遭重創
“天鵝”在海南省的“環島游”給當地帶來了連續多日的強降雨,截至12日18時,今年第七號熱帶風暴“天鵝”已造成海南6人死亡,16人失蹤,全省共有7個市縣100個鄉鎮163.4萬人受災,轉移人口8.15萬人,倒塌房屋1025間,直接經濟損失3.87億元人民幣。受災較為嚴重的是海南西部臨高、儋州、昌江3市縣。

受“天鵝”影響,6日00時~7日08時,北部和西部共有113個自動站雨量超過100毫米,43個自動站雨量超過200毫米,15個自動站雨量超過300毫米,其中臨高和海口共有4個自動站雨量達500毫米以上,分別為臨高角542.3毫米、海口污水處理廠518.4毫米、臨高東英鎮516.9毫米和海口南港火車站511.6毫米。

省會城市海口城區積水情況嚴重,給交通及市民生活都來了不便。由於積水較深,多條公交線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車輛不得不繞行。此外,有些線路的公車也幾乎都已癱瘓,無法按正常線路行駛。

隨著“天鵝”向西移動,位於海南省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東方市等地出現傾盆暴雨,昌江黎族自治縣遭遇重創,其海尾、昌化、石碌、烏烈等4個鄉鎮成為重災區,受災人口達10萬人。儋州全市17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51萬人,5人死亡,18人失蹤,經濟損失達5億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