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炮

順手炮

順手炮是斗炮類布局體系中的主流布局之一,體現注重進攻、以攻代守的戰略思想。先手方走當頭炮,後手方亦將同側的炮擺在當頭,有棄卒搶先之意,紅方如中炮打卒,黑補右士後再跳左馬捉炮,可使左車先出,是布局思想的一個基點。隨著象棋水平的進步,順手炮布局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多個分支的龐大布局體系,其布局思想也更加豐富。如右上所示即為順手炮布局,根據進一步的著法,可以分為順炮直車對橫車、順炮橫車對直車、順炮直車對緩開車等布局體系。

基本信息

簡介

順手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雙方都走同一方向的中炮(炮二平五、炮8平5或炮八平五、炮2平5)故名。簡稱“順炮”。
順手炮是斗炮類布局體系中的主流布局之一,體現注重進攻、以攻代守的戰略思想。先手方走當頭炮,後手方亦將同側的炮擺在當頭,有棄卒搶先之意,紅方如中炮打卒,黑補右士後再跳左馬捉炮,可使左車先出,是布局思想的一個基點。
隨著象棋水平的進步,順手炮布局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多個分支的龐大布局體系,其布局思想也更加豐富。如右上所示即為順手炮布局,根據進一步的著法,可以分為順炮直車對橫車、順炮橫車對直車、順炮直車對緩開車等布局體系。

歷史

順手炮布局是最早成型的象棋布局體系,在明朝《橘中秘》中即有豐富的順炮對局全局譜,著法已相當精彩,開闢了一個“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的時代,意思是說象棋布局只有斗炮局是正宗(斗炮局的另一主流是列手炮),其他則是“小道”,直到清朝王再越的《梅花譜》出現,重新肯定了屏風馬抗衡中炮的價值,這一觀點才有所改變。
本世紀60~80年代,在一代宗師胡榮華的影響下,布局研究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順炮布局也得到進一步發展,並成為名手對局中採用最多的布局之一。
順手炮布局對攻激烈、變化豐富,在傳統順炮布局中由於先手方進攻過急,常常造成後力不足和容易招致對方反擊等缺點,新的順炮布局陣型工整、蓄勢待發,充分克服了傳統順炮布局的不足,至今仍在發展之中。

布陣過程

順手炮布局順手炮布局
順手炮,簡稱“順炮”,是斗炮類體系中的主流戰術之一。其布陣過程是:
1.炮二平五 炮8平5
一方第一著走當頭炮,另一方亦將同一側的炮擺在當頭,由於兩炮屬同一方向,故名。黑方首著有棄卒搶先之意;紅方下一著如中炮打卒,黑補右上後再跳左馬捉炮,可使左車先出,雖失中卒,但大子快速出動,對局勢有利。
2.馬二進三 馬8進7
3.車一平二 車9進1
如左圖形勢稱為“順炮直車對橫車”。如將第三回合紅走車一進一,黑方改走車9平8,成右圖形勢則稱“順炮橫車對直車”。這類開局的特點是:針鋒相對,對攻激烈,變化複雜,故有棋戰中的“白刃戰”、“閃電戰”之稱。它的勝負比率高於任何其它類型的布局。

關於順炮布局,歷代名家多有論述。明譜《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清譜《韜略元機》、《梅花譜》以及近代《中國象棋譜》《象棋中鋒》等都有系統的闡述、分析,並在歷年的棋賽中從理論到實踐都有所創新。

局例

順手炮順手炮
炮二平五炮8平5
馬二進三馬8進7
車一進一車9平8
車一平六車8進6
車六進七馬2進1
車九進一炮2進7
炮八進五馬7退8
炮五進四士6進5
車九平六將5平6
前車進一士5退4
車六平四炮5平6
車四進六將6平5
炮八平五(紅勝)
順炮橫車對直車的布局中,紅方巧妙利用棄子手法,僅13回合就精彩取勝,這就是《橘中秘》里著名的“棄馬十三招”,是古典式布局陷阱的典例,對當今的布局研究仍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