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風景]

韶山[風景]

韶山市,隸屬於湖南省,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湘中丘陵區。韶山地處於處於湘潭市市區以西,北、東與寧鄉縣麻山鄉、朱石橋鄉、三仙坳鄉毗連,東南與湘潭縣良湖鄉、楠竹山鎮接界,南與湘鄉市龍洞鄉、白田鎮、金石鎮接壤,西與湘鄉市白田、金石鎮相鄰。轄清溪鎮、銀田鎮2個鎮,韶山鄉、楊林鄉2個鄉 ,市政府駐清溪鎮。 韶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也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是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77864萬元,比上年增長9.7%。2017年,韶山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韶山韶山
韶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故鄉,既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家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享譽中外的景色秀麗的旅遊勝地,屬於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韶山舊有著名“四絕”、“八景”。“四絕”是:六朝松(唐、宋、元、明、清、民國,每個朝代一株,已死去一株,只剩五株)、飛來船、四方竹、白石泉;“八景”是:韶峰聳翠、塔嶺晴霞、仙女茅庵、鳳儀亭址、胭脂古井、石壁流泉、頓石成門、石屋清風。這些景物都載入了《湘潭縣誌》、《湖南省志》、《廣輿記》、《臥遊冊》之中。
韶山風景名勝區周圍,群山起伏,連綿不絕,西有韶峰、黑石寨、峰子山、十八羅漢,山勢極為雄偉磅礴。
韶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從歷史價值、傳統教育價值、景觀獨特價值和知名度、外圍環境綜合評估,韶山風景名勝區各景點可以分為三個級別。
一級景點有上屋場、南岸、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銅像、滴水洞、松山一號樓、詩詞碑林、毛澤東紀念園、毛氏公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韶峰、虎歇坪等;二級景點有毛澤東父母墓、祖父墓、曾祖父墓、觀日閣、青年塑像、烈士陵園、青年水庫、韶山水庫、映曦台等;三級景點有銀田寺、韶山學校、觀音石、車籮石壁、雲富索、十八羅漢山、石屋清風、頓石成門、韶峰水庫、小韶山、紅旗水庫、天鵝山、燕子洞、四仙抬寶、雄獅吞日、樟木山、黑石寨、堂佳閣等。此外,還有新建的毛澤東圖書館。在毛澤東100歲的紀念日是還出現了“日月同輝”的景觀,這是歷史上罕見的一種現象。在此時,還開了滿山的映山紅,景觀奇特。

歷史沿革

(圖)韶山韶山——毛澤東銅像
“韶”乃虞舜時樂名。《書·益稷》曰:“簫韶九成,引鳳來儀。” 史載:“韶山,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慶一統志》卷354)《辭海》據此詮釋韶山:“相傳古代虞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故名……山有八景,風景優美。
虞舜,遠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的部落聯盟首領。姓姚,號有虞氏,名重生,世稱虞舜。他是繼堯之後被中華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聖主。他為堯所器重,堯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禪讓於他,還把兩位愛女娥皇、女英許配與他。舜繼位之後,為造福人類,開拓疆土,辭別愛侶,甘冒苦辛,渡黃河,涉長江,深入荊楚蠻荒之地,探測山川利弊,規劃拓墾宏圖。南下途中舜與侍從宿營韶山,侍從們為舜帝載歌載舞,隨著優美的音樂舞蹈,山崖翕然,山鳴谷應,聲震林木,鳳凰聞樂展翅,嚶嚶和鳴。山間勝境,人間盛會,亘古傳誦。日久,人們便把舜帝欣賞過的音樂稱為韶樂,把他賞韶樂的山嶺叫韶山。
秦至西漢湘南縣,東漢至晉未變。南齊廢湘南縣,遂屬湘西縣。隋開皇九年(589)入衡山縣。唐天寶八年(749),改衡山縣為湘潭縣;自此至宋,屬湘潭縣。元湘潭縣升湘潭州,韶山屬相潭州。明代屬湘潭縣移風鄉居義里;清代為湘潭縣的第七部。光緒十九年(1893)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湘潭縣七都韶山沖上屋場。民國時期先後屬湘潭縣的西二區,第九區、清溪鄉和銀田鄉、清田鄉。到20世紀30年代末,中共潭湘區委(下轄湘潭、湘鄉)為適應對敵鬥爭需要,決定一分為二,劃為韶山和白田兩個區委。韶山區委下轄湘潭縣清溪鄉(即今韶山)和湘鄉縣湘西鄉。1949年8月15日,韶山解放。新中國建立以後,韶山建制曾多有變化。
第一階段1949年10月—1968年,韶山為湘潭縣屬區,作為縣政府的派出機構。這期間,韶山主要是發展農業經濟,工業和旅遊業等尚處於初創階段。1967年底建成的韶山鐵路,無疑為韶山的宣傳接待、旅遊觀光提供了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
第二階段:1968—1980年。韶山被升格為湖南省政府直接管轄的地級行政區,簡稱韶山區。1968年12月,根據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有關檔案,將原屬湘鄉縣的白田公社祝讚大隊劃入大坪公社(毛澤東外祖家鄉),並使其與原湘潭縣的韶山區合併,組成韶山特別行政區,直屬湖南省領導。這段時間,國家對韶山給予人、財、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韶山以宣傳接待為中心的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擴建和興建了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韶山火車站韶山賓館、飯店等大量服務設施,還舉辦了一些工礦企業和農田水利設施,以毛澤東故居為中心,從清溪鎮到韶山沖一線的旅遊接待基本格局此時已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81—1984年。省轄韶山區被撤銷,韶山仍為湘潭縣屬區。韶山的宣傳接待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專事。從這時起,韶山區開始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軌道上來,農業和鄉鎮企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第四階段:1985—1990年。1985年韶山又從湘潭縣獨立出來,為湘潭市屬縣級區。為了搞好韶山的宣傳接待、旅遊服務,1986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決定韶山進一步開放,並明確規定韶山的性質:既是革命紀念地,又是風景旅遊區,同時還決定把滴水洞也對中外遊客開放。從此,韶山的宣傳接待、旅遊服務出現了新的面貌。韶山管理局以宣傳教育、紀念地管理、旅遊觀光和休息度假型的多功能服務,代替了過去單純的宣傳教育模式。1990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湘潭市韶山區,建立縣級韶山市,屬湖南省轄,由湘潭市代管。時轄6鄉2鎮:清溪鎮、銀田鎮、大坪鄉永義鄉如意鄉、楊林鄉、銀田鄉、韶山鄉。1997年10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意鄉升格為建制鎮,全市轄5鄉3鎮。2000年,韶山市轄3個鎮、5個鄉。2001年底,銀田鄉與銀田鎮合併,建立銀田鎮,全市轄4鄉3鎮。2004年,韶山市轄3個鎮、5個鄉。2012年5月10日,湘鄉市龍洞鎮的石塘、花橋、谷陽、韶東、韶西、新湖、城前等7個村劃歸韶山市韶山鄉管理,湘鄉市金石鎮的團田、舒塘2個村劃歸韶山市楊林鄉管理。
2015年,根據韶山市鄉鎮區劃調整方案,清溪鎮、如意鎮、永義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清溪鎮;韶山鄉、大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韶山鄉。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韶山市共撤併3個鄉級建制,轄清溪鎮、銀田鎮2個鎮,韶山鄉、楊林鄉2個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圖)韶山韶山——地理
韶山市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的湘中丘陵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3′52〞-112°38′13〞、北緯27°51′40〞-28°1′53〞。
位於湘鄉、寧鄉、湘潭交界處、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長沙市120公里,人口10萬。相傳舜帝南巡到此,見風景優美,遂奏韶樂,引鳳來儀,百鳥和鳴,又傳“韶氏三女得道於此,有鳳鳥銜天書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現屬湘潭市。湖南省設韶山管理局。毛澤東故居、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及新建的毛澤東銅像、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山烈士陵園等為億萬人敬仰,給韶山增光添彩。

地形地貌

韶山韶山
韶山屬於湘中低山丘陵區。地貌基本格局奠定於株羅紀末期的燕山運動。以後隨著地殼運動的間歇性緩慢上升與流水下切,形成了韶河溪谷與階地,以及挺拔的韶峰山脈與丘崗剝蝕面。總的地貌輪廓是以韶峰山脈和韶河、石獅江兩水為骨架,構成西部隆起,往東及東南傾斜的地勢,山、丘、崗、平原齊備。全市最高點韶峰,海拔518.5米,最低點六畝洲海拔48米;高程差470.5米。其類型分類比例:溪谷平原占31.77%、崗地占31.88%、丘陵占22.35%、山地占14%。韶山山脈由南往北,曲折延伸,於韶山沖內虎踞龍盤,遂構成眾多的沖、洞、谷、壑等,成為旅遊價值的風景點。韶峰,顧名思義,韶山的最高峰,海拔518.9米。韶峰位於韶山西南角,距毛澤東故居約5公里。韶峰是南嶽衡山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長沙嶽麓山高出兩百多米。獅子山橫亘於韶山市中部,距韶山沖10里。

地質

境內地層發育較全,地質構造複雜。山巒起伏,溪水潺潺,沖土段相連。境內地層有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下奧陶系、泥盒系、石炭岩系、二迭系、下三迭系、下侏羅系、下第三系;西部有印支期花崗侵入體,地質構造形跡成渦鏇狀,為韶山銀田寺鏇扭構造。

水文

韶山河流屬於湘江水系,均經漣水入湘江。全市5公里以上的小河有9條,全長103公里,其中以發源於韶山山脈的韶河最大。韶河原名雲湖河,曾經是九曲十八彎。

氣候

韶山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夏熱期長,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16.7℃,較四周縣市略低,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9.5℃。一月份平均氣溫為4.4℃。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9℃。韶山年平均降水1358毫米,最多年份達到1719.9毫米。雨季在4月15日前後開始,7月10日前後結束,春夏多雨,秋冬乾燥。韶山日照偏多,年日照達1717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39%,分布趨勢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

行政區劃

根據2017年6月市政府官網顯示,韶山市轄2個鎮、2個鄉,市政府駐地清溪鎮。
下轄鄉鎮 面積/平方千米
清溪鎮 71.16平方千米
銀田鎮 28平方千米
韶山鄉 85.2平方千米
楊林鄉 50.46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境內自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系組成為殼斗科、樟、冬青科、山茶科、薔薇科、芸香科等,共65科280多種,山林之勝,前人詠為“峰高青礙目,樹遠翠迷天”。
韶山市共有喬木、灌木25科230種,其中喬木176種,灌木藤類54種,鄉土樹種180種,引進樹種50種;有草場13萬餘畝。林地資源面積91.61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43.6%。其中:有林地76.94平方公里,未成林造林地4.77平方公里,灌木林地6.74平方公里,疏木林地2.98平方公里,跡地0.09平方公里,苗圃0.09平方公里。草場13萬餘畝。

水資源

韶山水域面積14.22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6.8%。其中:河流水面約0.99平方公里,水庫水面1.61平方公里,坑塘水面8.85平方公里,溝渠2.31平方公里,水工建築物0.46平方公里。

動物資源

韶山曾經是虎豹風生、龍蛇出沒之地。滴水洞、虎歇坪、滑油潭、石旗沖歷來是藏龍臥虎之地。1949年前後尚有華南虎約10多頭,豹多頭,1957年後虎漸絕跡,1963年後豹無蹤影。有野豬、獾、狐狸、麂、花面狸、山羊、娃娃魚、龜、鱉、雀、喜鵲、畫眉、鷹等。

土地資源

韶山市的土地總面積為24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年末實有耕地面積60.28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28.6%。當年增加耕地面積0.07平方公里,其中:新開荒地面積0.07平方公里。當年減少耕地面積0.17平方公里,其中:國家基建占地0.06平方公里;鄉村基建0.00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89畝。
韶山未利用土地面積達9.8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4.7%。其中:荒草地1.99平方公里,裸土地0.14平方公里,裸岩、石礫地0.10平方公里,田坎7.39平方公里,其它0.18平方公里。
韶山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達23.62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1.2%。其中:城鎮1.12平方公里,獨立工礦用地2.60平方公里,農村居民點19.35平方公里,特殊用地0.55平方公里。
韶山交通用地面積3.5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7%。其中:鐵路0.44平方公里,公路1.44平方公里,農村道路1.62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根據2016年官網顯示,韶山市已發現礦產12種,有儲量的礦產7種,礦床規模均屬小型或礦點。鐵、錳分布於韶山鄉花園村、永義鄉永義亭附近及楊林鄉、永義鄉鐵礦體出露地表3層,地質貯量為118.188萬噸,屬小型,中品位。楊林鄉譚家沖鐵錳礦為火成的淋濾型褐鐵錳礦,地質貯量36.23萬噸,量少,不集中,礦質高,同時伴生鋅、鉛等。
煤:分布在銀田鎮錫豐、鳳家、茶園等村,與湘潭縣交界,含可採煤2-3層,地質貯量1300萬噸,地下水較多,礦區東端為氣肥煤,灰分低,熱量為7642千卡/公斤,如意鄉東部石湖村一帶煤礦含煤3-4層,可采兩層。
矽砂:分布在如意鄉楊湖村、韶山鄉花園村。
石灰岩:韶山鄉朝陽村、如意鄉如意村、心村、銀田鎮余家沖、大坪鄉鄒家沖均有分布。銀田鎮錫豐村余家沖石灰岩,地質儲量234萬噸(已采40萬噸),礦厚35米,含氧氣量52%,礦床長300米,厚38米,深25米,容量3.2克/毫升。
海泡石:分布於銀田鎮。
磚瓦粘土:分布在銀田鎮茶園村和青石村,儲量32萬噸。
水泥用灰岩:分布在銀田鎮余家沖、大坪韶新村,儲量120萬噸,小型。

旅遊資源

韶山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的故鄉,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韶山風景名勝區占地規模70平方公里,其總保護規模42平方公里,共有7大景區82個景點,其中人文景點53個,自然景點29個,有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居和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有被稱為"神秘的西方山洞"的滴水洞和風光秀麗的韶峰等。韶山旅遊業蓬勃發展,1954年以來,韶山已先後接待中外客人4000多萬人次,其中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餘萬國際友人,有港、澳、台胞和僑胞8萬多人。近幾年來,來韶參觀的國內外遊客與日俱增,每年都有150萬人次左右。2004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30萬人次,完成旅遊總收入30298萬元其中門票收入4990萬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全市總戶數35513戶,戶籍人口119007人,其中男性59626人,女性59381人;0-17歲人口21938人,18-34歲人口25995人,35-59歲人口46494人,60歲以上人口24580人。全年出生人口1796人,出生率為15.1‰;死亡人口1391人,死亡率11.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數10.0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9萬人,農村常住人口4.33萬人,城鎮化率56.79%,比上年提高2.69個百分點。

民族

至2014年4月,韶山共有土家族、苗族、瑤族等2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常駐人口463人,少數民族暫住人口80餘人。

經濟概況

綜述

韶山韶山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完成861793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010萬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422071萬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375712萬元,增長13.2%。按常住人口數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6007元,增長8.8%。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4:49:43.6,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6.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08%,比上年提高3.78個百分點。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7%、43.1%和54.2%,第三產業貢獻率比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3.4%。
全市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66849.8萬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6498.3萬元,增長3.5%;上劃兩稅收入11677.8萬元,增長64.2%;上劃所得稅收入6015.8萬元,下降3.3%。全口徑稅收收入46829.3萬元,占財政總收入比重70.1%。全市財政支出(不含基金)152315.7萬元,增長10.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409.7萬元,增長1.7%;公共安全支出6119萬元,下降1.5%;科學技術支出4231.6萬元,增長14.4%;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支出11983.5萬元,增長53.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472.2萬元,增長12.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170.5萬元,增長96.3%,節能環保支出2148.1萬元,增長254.6%,教育支出17014.1萬元,增長3.4%。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6683萬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民間投資535486萬元,下降2.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484308萬元,增長25.0%;非國有投資582375萬元,增長6.0%。分投資方向看,工業投資519457萬元,增長13.0%;產業投資500656萬元,增長17.9%;民生投資71366萬元,增長49.7%;生態投資15060萬元,增長13974.8%;基礎設施投資315314萬元,下降11.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72879萬元,增長2.1%;其中工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48.7%。

第一產業

2017年,農業實現增加值35198萬元,比上年增長4.1%;林業增加值2866萬元,下降3.3%;牧業增加值22587萬元,下降2.6%;漁業增加值3358萬元,增長2.5%。
全市糧食播種面積9.33千公頃;蔬菜播種面積3.64千公頃。全市糧食總產量65612.87噸;蔬菜產量112026.58噸。全市出欄生豬28.61萬頭。

第二產業

2017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92181萬元,比上年增長7.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90.1%,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2017年,全市建築業增加值31619萬元,比上年下降0.2%。

第三產業

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867萬元,比上年增長10.9%。分經營地看,城鎮零售額181154萬元,增長10.2%;鄉村零售額46713萬元,增長13.7%。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35610萬元,增長1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92257萬元,增長12.2%。
全市進出口總額12.4億元,比上年增長34%;實際利用外資56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2%,實際引進內資20.4億元,比上年增長31%。
全年來韶遊客累計達205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2%,其中過夜遊客272萬人次,增長1.5%。實現旅遊總收入602809萬元,比上年增長14.1%。
財保公司實現保費收入271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1萬元,各項賠款和給付1460萬元;人壽保險收入611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68萬元,各項賠款和給付1837萬元;泰康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4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萬元,各項賠款和給付16萬元;吉祥人壽保險收入307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31萬元,各項賠款和給付10萬元。
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827860萬元,比年初增加117875萬元,增長16%。其中:住戶存款餘額499359萬元,較年初增加50424萬元,增長11.3%;非金融企業存款203779萬元,比年初增加33931萬元,增長19.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66669萬元,比年初增加100369萬元,增長21.5%。其中,全市住戶貸款餘額164590萬元,比年初增加20738萬元,增長14.4%。全市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402079萬元,較年初增加79631元,增長24.7%。
全市施工項目總計193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81個,本年投產項目88個。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39756萬元,比上年增長3.1%。

工業建築

韶山韶山
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園區建設、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工業經濟後勁明顯增強。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5.9億元,同比增長30.1%。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10.8億元,同比增長37.7%。工業經濟實現稅收2552萬元,增長47.3%。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順利完成電視機廠、針織廠、物資公司等三家企業的改制。全市完成技改投入1.69億元,增長16.6%。環球鑄造實現產值過億,稅收近千萬元;三鑫科技產品獲10項專利,並相繼通過歐美認證,取得自營進出口權,進入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有兩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港越、三旺。三旺公司“韶峰牌”分割肉成為該市首個獲“湖南名牌”的產品;“毛府”酒獲湖南省著名商標;港越食品廠是一家由香港合資的肉食品企業;長盛科技與武漢工程學院合作研發的肝素鈉提純新工藝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列入科技部星火計畫
永泉科技園建設進展順利。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超過8000萬元。潭韶高速連線線完成征地拆遷;園區富園路、新楊路完成路基工程,管網等配套工程同步推進,蓮花路、沁園路及安置區正在建設中,申報獲準企業用地518畝;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主體竣工;苗圃整體搬遷,拓展了園區發展空間。三鑫科技、遠東磁電等企業落戶園區。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止2017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2個,博物館、紀念館1個。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2個。

醫療衛生

截止2017年末,全市共有醫療機構99家,其中醫院4家,鄉鎮衛生院5家,診所(醫務室、門診部)26家,村衛生室64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衛計綜合監督執法局1家,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1家。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5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24人,執業護士257人。醫療機構床位535張。其中,醫院320張,鄉鎮衛生院206張,其他醫療機構9張。

科學技術

截止2017年末,全市共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年末高企數量達到14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2.8億元,增長22.2%。韶山電商孵化園獲批為省級眾創空間,韶山市四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獲批為省級星創天地。全年專利申請量140件,授權量5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45件,增長18.42%;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8.03件,全年共完成技術契約登記額5800萬元。

體育事業

截止2017年末,全市有體育場地263個。其中,體育館1座,運動場(含體育場、小運動場、田徑場)8個,游泳池(含游泳跳水場館)1個。全年新建7人足球場1個,鄉鎮健身中心3個,新增室外健身路徑18個,農民健身工程6(更換)個,健身站點2個,全市人均健身場地面積1.89平方米。

教育事業

截止2017年末,全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60人,在校生579人,畢業生110人。普通高中招生301人,在校生814人,畢業生260人。國中招生598人,在校生1872人,畢業生690人。普通國小招生1044人,在校生5508人,畢業生951人。在園幼兒327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6.4%。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722萬元,發放普通高中助學金22.8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12.7萬元,資助中職學生127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130.92萬元,資助中職學生1091人次。

社會保障

截止2017年末,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114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5萬人,領取待遇人員107萬人。參保城鎮居民0.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0.7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35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0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0.83萬人。年末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0.8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84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100%。
全市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620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270萬元;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500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800萬元。年末各類養老機構床位828張,入住312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5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700萬元,累計為國家籌集福彩公益金470萬元,其中為市本級籌集福彩公益金118.9萬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174萬元。

居民生活

截止2017年末,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57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4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0元,增長8.5%。

資源環境

截止2017年末,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547415立方米,森林資源蓄積量增長率為5.2%。全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積1000畝,封山育林面積10000畝,森林撫育20000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2.5%。
截止2017年末,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6.28%,比上年提高1.22個百分點。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4.7%,地表水質達標率達100%。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12.71%、5%、5.45%和5%。

安全生產

截止2017年末,全市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人,億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0.014人。

交通運輸

截止2017年末,全市新建和提質農村公路23.5公里,完成安全隱患里程處治22公里。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100%,公車通村率達60%,公車出行分擔率達45%,公交綜合用地220平方米/標台,萬人擁有公車保有量23.0標台。

歷史文化

文化

韶山韶山
韶樂
《韶樂》是一部歌頌、宣傳舜帝九功之仁德,集詩、樂、舞為一體的盡善盡美的樂舞。從夏朝韶樂至清代,中和韶樂失傳,《韶樂》經歷了4000多年的延綿史,韶樂神秘,韶樂奇妙,是“華夏第一樂章”。
樂舞:韶樂所使用的樂器是嚴格按文史考證作為遠古至明、清宮廷雅樂《韶樂》所使用的樂器製作演奏的。使用的樂器有甬鍾、四虎縛鍾、歌紐鍾、歌縛鍾,編馨銅鼓、木鼓、陶鼓、建鼓、懸鼓、鞀鼓、雷鼓、路鼓、靈鼓、古琴、古箏、古瑟、蕭、笛、排簫、塤、笙、枳、缶(4種)、石、相、鈴、土號、角共36種200餘件。舞蹈有文舞—長袖舞、羽毛舞、牛尾舞和武舞(盾牌舞)。
舜文化
舜帝是中華民族史祖五帝之一。《漢書·古令人表》對舜帝的標準稱謂是:“帝舜是虞樂”。舜是孝德的化身,一生“苦憂人”,“只為蒼生不為身”,四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景仰稱頌。舜是中國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之魂可稱為“德為先,重教化”。舜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湖南九疑山。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是堯的兩個女兒,聞舜已死,趕至洞庭湖君山,便南望痛哭,隨後投湖殉節,化為湘祀女神。
湖南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區域,其主要路線是圍繞湘江流域進行的,並留下了很多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說。韶山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地區,韶山因舜在此奏《韶樂》化解一場惡戰而得名。
毛澤東文化
毛澤東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係的原理,確立了其文化觀。強調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文化的主體,因此,文化發展的性質和方向,就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的態度,就是評判文化價值取向的標準。強調文化領域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地位;並明確了文化領域中繼承、借鑑、批判、創新、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
毛澤東的文化觀,批判地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和推動著中國社會主義總體文化的發展。

社會風俗

冬至炕熏臘肉

冬至炕熏臘肉流行於全省各地。湖南人喜食臘肉,冬至開始殺年豬,除留部分鮮食外,大部分製成臘肉留著長年食用。其製作方法是:先將豬肉(最好帶皮)或牛肉、雞、鴨、鵝、魚、兔肉等用鹽或拌以五香、八角粉醃四、五天,待晾乾後,以鋸木、穀殼、花生殼、桔皮、柚皮等燒煙燻烤,或掛在柴火灶上,讓冷煙燻烤,稱“冬臘肉”。
喝涼藥茶
喝涼藥茶又稱喝涼茶,流行全省各地城鄉。湖南夏季炎熱,氣候乾燥,容易受熱中暑發疹或生瘡癤痱子,人們常以一些清熱解暑、利尿解毒的草藥,諸如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車前草、香薷、薄荷之類,加上石膏等礦物藥,煎水或開水沖泡,代茶喝,以防暑解熱,祛濕消毒,強身健體,稱“涼藥茶”,或“涼茶”。
米粉
米粉,是湖南省內尤其是常德市、湘西、湘南一帶的風味食品和小吃。依據加工方法不同,有“腸粉”、“切粉”、“濾粉”、“榨粉”,統稱“米粉”。食用時按烹調方法的不同,又有各種各樣的稱呼。將米粉加各種配料、佐料(醋是必不可少的)涼拌而食,稱“涼拌粉”;將米粉放在滾水鍋中燙熱,撈起,不放湯,加配料、佐料,稱“冒熱粉”;加湯,稱“湯粉”;用油炒,稱“炒粉”;用小鍋將米粉和配料一起煮,稱“煮粉”。根據配料不同,有“瘦肉粉”、“牛肉粉”、“雞雜粉”、“螺螄粉”。不加肉菜的叫“素粉”。湖南人喜好米粉,或趕圩、或進城,每每選中吃米粉,飯店、賓館、招待所早餐供應米粉,在家待客乃至未婚男女在圩鎮上見面,如果雙方滿意,便由男方請女方吃米粉。
衣著
清朝、民國時期,湖南民眾夏天穿廣式文衫或用苧麻織成的夏布短衫,冬天穿用家織上布做成的大襟衣,男女長褲一般為白褲頭,大襠寬褲筒,穿著不分前後,以棉線帶做褲帶。婦女普遍穿短領偏襟衣。家庭經濟富裕的成年男子夏天多穿綢緞、士林布短。
首飾
清末民國時期,未婚女子多戴瓜子型耳墜,手帶銀圈;中年婦女戴玉鐲;富家婦女手帶金、銀、藤手鐲和戒子以及串珠鐲,頸帶金、銀項鍊;一般婦女常帶銅質頂針,以便做針線活,亦起裝飾作用;部分小孩耳吊“長命”耳墜、頸帶銀項圈或掛“長命鎖”,上鐫“長命富貴”、”易養成人”字樣;鄉間女子未婚的梳長辮,扎紅頭繩,已婚的挽髻,上插鮮花,俗稱素打扮。
50—70年代,城鄉婦女以艱苦樸素為榮,不重首飾,戴各種手飾者少。
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條件改善,城鎮婦女時興首飾,戴各式各樣的戒子、耳環、簪子、手鐲、項鍊較為普遍,飾品質地有金、銀、銅、玉等。農村女子已有一定數量的人戴之。
花鼓戲
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閒從藝。光緒以來,這種班社發展較快,僅寧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副“行箱”,藝人近200人。訓練演員採取隨班跟師方式,也有收徒傳藝的,稱“教場”或“教館”,每場數十天,教三、四出戲。過去,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公演。據1981年統計,湖南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並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12]

風景名勝

韶山韶山
毛澤東故居
毛澤東故居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坐南朝北,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築,東邊是毛澤東家,西邊是鄰居,中間堂屋兩家共用。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主要景點是毛澤東故居、銅像廣場、滴水洞。
毛澤東詩詞碑林
毛澤東詩詞碑林位於韶峰半山腰,距毛澤東故居約3公里,1991年動工興建,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總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總祠堂,始建於1758年,1763年建成。建築系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
毛澤東紀念園
毛澤東紀念園位於毛澤東故居西側約500米的層山疊嶺之上,紀念園最初定名為“毛澤東之路景園”。景園的構思顯然受到了全國許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縮景觀的啟示,整座景區建成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占地約二十萬平方米,大小建築近百處,集紀念、教育、遊覽等多種功能於一體。
毛澤東銅像
毛澤東銅像重3.7噸,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徵著“10.1”國慶,更象徵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
滴水洞景區
滴水洞,位於韶山沖西邊的角落裡,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風景中一個著名的景點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龍頭山等自然風光與滴水洞一號等建築組成。
韶峰景區
韶峰有八景,即韶峰聳翠、仙女茅庵、胭脂古井、塔嶺晴霞、石屋清風、頓石成門、鳳儀亭址、石壁流泉。
鳳儀亭址
相傳舜帝南巡時,命在此演奏韶樂,美妙動聽的音樂響起,瞬間百鳥和鳴,鳳凰翩翩起舞。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鳳凰又飛回韶山。韶山的百姓便在鳳凰棲身的梧桐樹旁,修造了一座“鳳儀亭”。如今,鳳儀亭坐落在仙女庵的後面。
仙女茅庵
《毛氏族譜》中有《仙女庵記》記述仙女茅庵兩種傳說。仙女庵建造在韶峰半山腰上,如今草廬茅舍依舊,大門門楣上依稀可見庵名。
胭脂古井
傳說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此路過,見一泉井,水平如鏡,便對水梳妝,一不小心,胭脂掉落井中,頓時井水呈粉紅色。胭脂古井即由此而來。
石屋清風
石屋,又稱“玉石宮”,坐落在韶峰北側的鱖魚峰上。
頓石成門
此門相傳為夢公所立。夢公為一道姑夢後所生。夢生子從小未見過也不知誰是他的生身父母,由一採藥老人帶養並供其習文練武。夢生子長大投軍參戰,立有戰功後解甲歸田,孝順養父。一日,夢生子默念生身父母,跪拜天地,忽聞一聲霹靂,他所站立的兩塊褐石猛漲數丈之高,撐天而立,有如天門。生母出現與養父相認,夢生子也在石門下拜見親娘。頓石成門之景由此得來。
塔嶺晴霞
傳說韶峰舊時有一條專吃生靈精血的蜈蚣精,整日噴發毒霧,使得這一地區浮雲陰沉、烏煙瘴氣、不見天日,於是太乙真人用寶塔將它鎮服,此後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霞。此塔位於韶峰南山腰,塔嶺晴霞因此得名。
石壁流泉
韶峰東面有一處瀑布,人稱石壁流泉。相傳是魚龍女鑿石引泉而得名。
黑石寨景區
黑石寨景區位於韶山風景名勝區北部,景區內群山起伏,綠水瀅瀅,植被豐富。景區內有青溝里水庫、紅旗水庫、韶山鹿場、楊林鹿場、黑石寨等景點。境內景區最高海拔500.9m,最低海拔118.8m,總面積30平方公里。
獅山山景區
獅子山景區位於韶山風景名勝區的東部,有如意亭、大塘灣、板凳嶺、坪頂嶺、燕子洞、四仙抬寶、雄獅吞日、乳桐廟等景點。

著名人物

毛澤東(1893.12.26.-1976.9.9),偉大的詩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毛澤民(1896.4.3-1943.9.27),毛澤東的大弟弟。曾經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行長、新疆財政廳代廳長。
毛澤覃(1905.9.25-1935.4.25),曾任中央蘇區分局委員、紅軍獨立師師長。
毛岸英(1922.10.24-1950.11.25),是毛澤東與其妻子楊開慧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安葬於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
毛岸青(1923.11.2-2007.3.3),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次子,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者。
毛澤建(1905-1929),革命烈士,毛澤東堂妹。曾擔任婦女運動委員、游擊隊長。
毛楚雄(1927.9.8—1946.8.10),革命烈士,是毛澤覃與周文楠的兒子、毛澤東的侄兒。
彭紹輝(1906.9.6-1978.4.25),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首任軍長。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4日,韶山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