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化工學院

概述

青海大學化工學院經1996年省政府第38次省長辦公會議批准,在原青海大學化工系基礎上籌建,於1996年12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的。學院發展得到了青海省及青海大學的重視和關懷,經過十年的建設,學院的專業設定已由當初單一的化工工藝專業發展成為具有與青海省的產業結構及優勢產業密切相關,涵蓋化工、製藥、自動化、環境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多個學科專業的學院,為青海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的套用型技術人才。
編輯本段

院屬資源

學院位於青海大學校本部,現有教學行政用房建築面積5825.75平方米,其中實驗室建築面積為3230平方米;單價800元以上的教學儀器設備742台(套),設備總值為610.06萬元;學院資料室53.4平方米,中文期刊及圖書989種,各類藏書3621冊。學院設有化學工程系、化工機械系、鹽湖系、套用化學系等四個系。有基礎化學實驗室、化工原理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過程裝備實驗室、自動化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鹽湖資源利用與化工技術實驗室等七個實驗室,其中化工原理實驗室、基礎化學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製藥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下設五個專業方向:化工工藝方向、石油化工方向、鹽化工方向、精細化工方向、生物化工方向,現有本科在校生1005人。
編輯本段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06人,專任教師7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6人,高級實驗師1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51.9%,具有碩士以上學位2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4%。
學院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學改革成果豐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近年來獲得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人),1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人),1項校級教學成果優秀獎(5人)。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重點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重點課程1門,院級重點建設課程3門。2004年以來,我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1人獲A級二等獎、1人獲A級三等獎;陳靜等5名同學的作品“青海省鹽湖資源開發與可持續性發展研究”獲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3人獲甲組二等獎、三人獲聯合賽區一等獎、3人獲聯合賽區(甲組)二等獎、16人獲聯合賽區成功參賽獎。
編輯本段

所獲榮譽

近年來,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2002年以來承擔教育部、省科技廳等各類科研項目22項,科研經費345萬多元;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被SCI等三大檢索機構收錄4篇。科研工作得突破和進展,對本科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定得促進作用,2005以來共有37名學生參與了教師的科研和前期探索研究項目,並完成了畢業設計(論文)。
學院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注重與內地高校以及企業的交流和合作,與清華大學化工系建立了良好的對口支援關係,清華大學在師資培訓、課程建設等方面對學院給予了大力支持,根據協定清華大學為學院開辦了《化學工藝》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我院共有19名教師參加了學習。與此同時,學院積極與各企業聯繫,建立了14個實習基地,為保證實習教學質量、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了基礎。[1]
編輯本段

專業設定

系別 專業代碼及名稱 學歷層次 授予學位 學制
化工系 08110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化工工藝方向)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08110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石油化工方向)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化工機械系 080602自動化專業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080304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鹽湖系 08110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鹽化工方向)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081001環境工程專業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套用化學系 08110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生物化工方向)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08110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精細化工方向)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081102製藥工程專業 本科 工學學士 四年
編輯本段

科研項目

主持人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類別
張興儒2008-G-109酸性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研究重點科技攻關
黃梓平2008-G-174青海‘高原燕麥’中亞油酸和皂甙營養物質的提取青海珠峰藥業有限公司(合作申報單位)
趙啟文SKL-che-08A05分離多組分溶液中鈣離子的功能材料研製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鐵生年2008-G-06流化床法製備太陽能級多晶矽研發高新技術產業化
鐵生年2008-J-182流化床法製備太陽能級多晶矽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科技攻關
黃梓平Z2004-2-63002TiO2光催化劑及其在環境進化中的套用和開發春暉計畫
鐵生年2005-G-03半導體製造用高純超細碳化矽粉末研發高新技術產業化
郗怡佳2005--G-132青海省生物酶法生產生物柴油的研究重點科技攻關
張志強2005-G-402高純α-亞麻酸系列產品的開發火炬計畫
編輯本段

下屬系部

化學工程系
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78年,現設有系辦公室、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學工程教研室、化工工藝教研室,化工原理實驗室等五個教學和管理機構,承擔本系及鹽湖系、套用化學系、化工機械系的20餘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現有教職工16人,另有5名兼職教師,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12人,占教師總數的60%。
本系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分化工工藝和石油化工兩個本科專業方向,培養具備化學化工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適應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知識經濟社會實際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能在化工、輕工、煉油、能源、環保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我系始終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課程建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目前化學工程與工藝為省級重點學科,化工原理為省級精品課程、化工原理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化學反應工程為省級重點課程,化工工藝學為院級重點課程。
我系高度重視科研工作,通過科研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2002年以來本系教師參與教育部、省科技廳等各類科研項目13項,其中主持8項,獲得發明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化工機械系
化工機械系成立於1996年12月,設有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兩個專業,主要培養適合多個領域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是一個年輕,富有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系。系裡現有任課教師21人,40歲以下教師1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同等學歷教師12人,在讀博士1人。化工機械系自1997年招生以來,已陸續為社會培養輸送了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400餘人,並且分布在祖國各地的各個行業。化工機械系現設有控制原理、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三個教研室。控制原理教研室有教師六人,高級職稱四人,中級職稱一人,初級職稱一人。自動化教研室有教師七人,高級職稱四人,中級職稱一人,初級職稱兩人。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教研室有教師六人,高級職稱三人,中級職稱三人。
自動化專業:動化專業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和網路技術等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從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和勞動安全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