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觀音亭

上世紀末,當地村民捐資重建彩畫宮觀音亭,並更名為“青松觀音亭”,2002年開始有尼姑正式入住主持。 近幾年來,附近村民相繼在觀音亭方圓數百米內,陸續新建或重建起幾座簇新的廟宇。 青松觀音亭依山傍水,林木蔥蘢,環境優美。

後因政府另闢公路,亭旁大路遂成古道陳跡,及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彩畫宮在大躍進和文革動亂中慘遭浩劫,被夷為平地,觀音亭也蕩然無存。
上世紀末,當地村民捐資重建彩畫宮觀音亭,並更名為“青松觀音亭”,2002年開始有尼姑正式入住主持。說來也奇,觀音亭所處之地為歷史上積怨甚深的四明、西南兩村交界處,幾十年來因農田水利和道路糾紛等,兩村村民發生爭鬥事件此起彼伏,甚至亮出火槍炸藥。自從觀音亭重建之後,雙方捐棄前嫌,碰到事情也能冷靜對待,友好協商解決,再無發生結怨打鬥之事。
近幾年來,附近村民相繼在觀音亭方圓數百米內,陸續新建或重建起幾座簇新的廟宇。東面,三橋自然村重建三一教主祠;北面,四明自然村耗資30餘萬元,異地擴建起彩畫宮;南面,即木蘭溪南岸的西南自然村集資七八十萬,新建一座供奉天后娘娘的媽祖廟;加上在觀音亭東北方向約三百米處的金山上的武林岩廟,西北方向約三百米的南台宮……構成一個以青松觀音亭為地理中心,匯儒道釋於一體,洋洋大觀的宗教文化圈。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宗教文化勝地往往與優美的自然環境互為依託,相得益彰。青松觀音亭依山傍水,林木蔥蘢,環境優美。亭北遠處是巍峨挺拔的大蜚山,近處是鍾靈毓秀的金山。亭南不到五十米,是木蘭溪。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溪上飛架一座壯觀的西南大橋,不但使西南、四明、三橋幾個自然村連為一體,交往更加密切,也給觀音亭景區錦上添花。觀音亭旁果林茂密,蒼翠欲滴,而最惹眼的是那棵百年老榕,雖然歲月滄桑,仍是鐵骨鋼枝,拂雲攬月,一年四季鬱鬱蔥蔥。距亭子東邊約300米的曠野處又有一棵植於清朝末年,因品種優良、富有特色而備受省農科院關注,並曾被媒體譽為“仙遊境內第一奇樹”的古老龍眼樹。這兩棵大樹同頂一片藍天,終日互相守望,當地村民稱為“鎮村之寶”,是一對“雌雄寶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