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代的趙超構

《青少年時代的趙超構》一部講訴共產黨人趙超構的名人傳記

《青少年時代的趙超構》
作者:張林嵐

內容摘要

十多歲的趙超構,離開瑞安農村第一次來到“小上海”之稱的浙南沿海城市溫州。他是來上中學的。這是1924年的春天。他第一次聽到孫中山、國民黨、共產黨……這些新名詞,還有個新的國家名叫“蘇聯”。聽說他們的代表都在廣州開會。實際上,趙超構這次到溫州來,遠遠不止於讀中學,而是他人生的開始。因為這時候,正是大革命的前夜。
“五四”以後新文化運動普及各地,溫州是上海、寧波、杭州之外開通較早的沿海城市。利兼水陸,商賈輻輳,訊息靈通,不但東南內地商業繁榮,海外貿易也有了較大發展。有科學、民主、自由、進步的思想啟迪,新的時代潮流無時無刻不在衝激年輕人的心胸。
在孫中山主持下,國民黨和共產黨第一次攜手合作,在廣州舉行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發出了反帝反封建宣言。北京、上海和全國各大城市人民紛紛集會回響,遊行示威,反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干涉中國內政。遊行示威民眾還要求取消不平等條約,收回旅順大連。與此同時,軍閥間的戰爭不斷,北方是直奉大戰,南方是江浙軍閥混戰,英國人又在廣州支持商團叛亂,也在打仗。全國各地,烽煙四起,炮火連天。對城鄉老百姓來說,退了位的宣統皇帝被馮玉祥趕出了宮廷,逃往天津。這是街談巷議中的大新聞。趙超構在嶼頭鄉下時,聞所未聞。在溫州,因為學校里有書報可看,視野開闊了,時時感觸到社會的脈動,知道的事情越來越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