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虹橋

霽虹橋

霽虹橋位於雲南省保山縣與永平縣交界處的瀾滄江上,是我國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的位置是西漢的蘭津古渡。東漢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橋;元貞年(1295年)改架木橋,得名霽虹橋;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鐵索橋,清康熙年間重修。跨度為57.3米,寬3.7米,由18根鐵索鏈懸吊兩岸,上鋪橋板。兩個橋墩上有古樸典雅的橋堡,分別名為“武侯祠”和“觀音廟”。霽虹橋西岸絕壁上刻有歷代文人墨客書寫的“西南第一橋”、“懸崖奇渡”、“金齒咽喉”等等;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到過此橋。1986年,古橋被洪水沖毀。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南省保山縣與永平縣交界處的瀾滄江上,有一座飛架在懸崖絕壁之上的鐵索橋,1986年前的霽虹橋是我國最古老的鐵索橋。

霽虹橋的位置是西漢的蘭津古渡,東漢曾流傳“渡傅南,越蘭津”的歌謠。絲綢之路出現之前兩世紀,從四川西昌起,經雲南姚安、下關、保山,進入緬甸印度等國的“西南絲道”就已形成,霽虹橋就是這條古驛道上的咽喉。此處古為舟筏渡口;東漢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橋;元貞年(1295年)改架木橋,得名霽虹橋;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鐵索橋,清康熙年間重修。

相傳當年造鐵索橋時,原有的木橋被江水沖毀,要把每根手臂粗,數千斤重、百餘米長的鐵鏈從當東岸送到西岸十分困難。一位年輕的工匠從射箭獵獸得到啟發,根據他的建議,工匠們在陡峭的東岸用數根粗細不等,與鐵鏈一般長的麻繩由細至粗結好,然後把粗頭系在鐵鏈上,細頭系在箭尾上,射到西岸,西岸的工匠把麻繩捆在絞車上,搖動轉輪,將鐵鏈拖到西岸,固定在埋入地下幾米深的鐵鑄萬年樁上。

霽虹橋跨度為57.3米,寬3.7米,由18根鐵索鏈懸吊兩岸,上鋪橋板。兩個橋墩上有古樸典雅的橋堡,分別名為“武侯祠”和“觀音廟”。

霽虹橋西岸絕壁上刻有歷代文人墨客書寫的“西南第一橋”、“懸崖奇渡”、“金齒咽喉”等等;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到過此橋。

霽虹橋是歷代開發西南必經的關隘要道,在地理位置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橋上曾設有稅所和辦案機構。1942年5月,日本侵略軍曾派三十餘架飛機在霽虹橋上空轟炸,因地勢險要,古橋得以倖免。

1986年,古橋被洪水沖毀。

歷史

早期

(圖)霽虹橋霽虹橋

東漢永平年間,徵集大量民工在洶湧的瀾滄江上搭橋,最終一座藤蔑橋在東漢永平年間橫跨兩岸,形如雨霽彩虹出,得到霽虹橋的名頭。大理 “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他人。”這首民歌,是服役民工心底的怨怒。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永昌郡》)

唐樊綽《雲南志》(《蠻書》)里說:“瀾滄江南流入海,龍尾城(今大理)西第七驛有橋,即永昌也。兩岸高險,水迅激,橫亘大竹索為梁,上布簀,簀上實板,仍通以竹屋蓋橋。其穿索石孔,孔明所鑿也。”根據此段史料記載的推斷,在三國時期,諸葛亮部隊南征時,就改渡為橋了,只不過是一座竹索橋。

元代不見資料記載。僅在清倪蛻《滇南雜誌•卷七霽虹》說:“元也先不花西征,始更以巨木,題曰‘霽虹’,後圮,復以舟渡。

明朝

明成化年間(約公元1476年),霽虹橋附近永平側江項寺瞭然和尚用化緣得來的資金將橋改建為鐵索橋(一說為弘治年間王槐建),穩固性大大加強。

明正德《雲南志》說:“舊以竹索為橋,修廢不一。洪武間鎮撫華岳,鑄二鐵柱於兩岸以維舟,然岸陡水悍,時遭覆溺,後架木為橋,又為回祿所毀,弘治十四年(1501年),兵備副使王愧重修,構屬於其上,貫以鐵繩,行者若履平地”。

明張志淳《重修霽虹橋記》說:“橋又傾,鎮守太監朱奉及參將沐崧,命所司葺之,以圖久遠,始事於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八日,落成以次年四月二十一日,上覆以屋,下承以巨索,而景之崖上,大率制皆仍瞭然之日,而貞固皆福之矣。”

郭春震《重修霽虹橋記》說:“嘉靖己酉(1549年)夏,霽虹橋復圮,有司白其事於分巡檢憲孟公,請於兩台,予奉璽書按部繼至,飭財度工,以千戶萬匯、巡檢王貴之督工,凡三逾月乃落成。”該文記載了嘉靖己酉年(1549年),毀了後又重建的情況。

明萬曆劉廷蕙《重建霽虹橋碑記》說:“萬曆丁酉(1597年)春,大侯州奉學奪印謀官,藉資順寧酋長猛廷瑞。猛廷瑞者,素蓄不軌,惴惴虞其及也,遂取二橋。一日,畀炎火,……顧二橋漸然燼餘,猶病涉,非可以委土寅射利者。……訖工於嘉。平月之十日,凡五閱月,而二橋告成,規峙且廓焉。”該碑文刻立於明萬曆年間,記載了丁酉年(1597年)橋被兵焚毀的情況,以及重建經過。

明萬曆鄧原岳《重修霽虹橋記》說:“蒲夷再叛,大中丞陳公命率總偏師剿之,兵憲杜公監其軍,授以方略,軍威大振。賊走,路絕,計無所出,夜潛出燒橋,欲以斷餉道而困永昌,一夜盡為煨燼,……爾前募建時頗有贏鏹,度不足,則捐俸為大役。先,巡憲張公割稟余佐之,二三守相及縉紳三老,亦名樂助其成。經始於春二月,而畢役於夏六月。矯若長虹,翩若半月;力將岸爭,勢與空斗。”該碑文刻立於萬曆年間,記載了霽虹橋遭兵禍焚毀後,在陳用賓等人的支持下重修的經過。

明天啟《滇志》說:“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為順寧猛酋所焚,兵備副使邵以仁重建,二十八年(1600年)復毀,兵備副使杜華先、分巡按察使張堯臣捐俸修,知府華存禮請於兩岸設弓兵守之。”該文記載了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和二十八年(1600年)兩次所毀又重修的情況。

明《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說:“萬曆丙午(1606年),順寧土酋猛廷瑞叛,阻兵燒毀。崇禎戊辰(1628年),雲龍叛賊王磐又燒毀。四十年間,二次被毀,今己巳(1629年)復建,委千戶一員守衛。”該文記載了萬曆丙午年(1606年)和崇禎戊辰年(1628年)兩次被毀又重建的情況。

明朝之後

乾隆《永昌府志》說:“明季復毀,順治(1644~1661年)間,督撫司道各捐金檄金騰道紀堯典督建,兩端系鐵纜十六,覆板於上,為屋三十二楹,長三百六十丈,南北為關樓四,宏敞堅緻,視昔有加,後毀於兵。康熙十二年(1673年),總兵張國柱重建,吳逆時又毀。二十年(1681年),知縣蔣嘉漠重建。二十七年(1688年),總兵偏圖增修兩亭於南北(按:東西)岸,橋旁翼以欄桿,日久捐蝕。三十八年(1699年),總兵周化鳳、知府羅倫、知縣程奕重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水泛沖毀,知府曹夢龍、知縣頓權重修”。該文記述了從順治到乾隆間“四毀四建”及其增修情況。

清光緒《永昌府志》說:“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兵燹焚毀,鐵索墜於江中,知府李恆謙重修。”該文簡要記載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毀和修的情況。

民國《保山縣誌》說:“民國十五年(1926年),匪亂,拆板橋,後又修之。此橋當永昌交通要衝,既建鐵橋後,屢毀屢修,一郡之治亂所系,不徒商旅之往還也。”

民國《重修保山瀾滄江橋碑序》說:“庚午(民國19年,即1930年)十二月二日,天將明時,有大幫馱牛爭先過橋,不服制止,致使牛擁擠橋上,壓力過重,當即鐵鏈踩斷兩根,三日正午又有駝貨馬馱數十頭,相繼強行達橋,未及過半,鐵索又斷十根,僅餘兩根,橋板已墜水面,完全不能通過。橋斷之後,當時採取的修橋措施是:縣府於勘明後,召集所屬各機關暨商會人員開會研議,對於目前救濟交通,暫編浮橋一座以便繼續通行,一面鳩工庀材重建鐵橋用符原狀,所需工程款項,除飭杉陽(今永平杉陽鄉)人民耕種養木公山者,仍然向例供應橋板外,其餘鐵木石工,永保二縣均有應募之人傳到,分別服役,仍然付工資,議由往來貨馱,行人牧畜等項,量予抽取功德。”

1938年8月滇緬公路通車後,人流才基本停止,只是兩岸鄰居少數人行走往來而已。

1949年之後

(圖)霽虹橋霽虹橋

1949年雲南邊縱七支隊西進保山,為阻止保全團追擊,將18根鐵索宰斷。1952年重新修復。

霽虹橋在500多年的風雨中,屢次遭受滅頂之災,傷殘無數。據統計,僅截止滇緬公路通車的1938年,霽虹橋就被瀾滄江捲走10餘次,重建和大修達19次。可謂“屢敗屢戰”,百折不撓。

1986年10月12日,在其上150米處燕子岩因暴雨滑坡,載斷江流達15分鐘,洪流高出橋面達7米,將霽虹橋15根鐵鏈沖斷,橋亭沖毀。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保山市洞經協會募集資金12萬元,在原橋上20米處重新架設成長120米、寬2米的鋼索木面板橋,取名“尚德橋”。

結構特點

根據1981年實測,橋總長113.4米,淨跨徑為57.3米,橋寬3.7米。全橋共有18根鐵索,底索16根,承重部分是4根1組共3組,扶攔索每邊一根。底索上覆蓋縱橫木板。鐵索錨固在兩岸橋台的尾部,橋台長約23米。鐵鏈扣環直徑2.5~2.8厘米,長30~40厘米,寬8~12厘米;扶攔索由長8~9厘米,寬7厘米左右的短扣環組成。

兩岸橋墩用條石徹成半園形。橋高出水面(旱季)12.5米,橋重(懸空部分)約15噸。兩岸橋墩上建有關樓(西關樓已毀,東關樓尚存。)和過亭。橋東原有武候祠、玉皇閣,橋西有觀音閣、古堡、御書樓等古建築,均已傾倒。

萬年樁

(圖)萬年樁萬年樁

萬年樁,原本在霽虹橋兩側都有。一根根鐵鏈套在萬年樁上,沿橋墩而過,穿入崖縫中。1986年洪水將東邊的萬年樁沖得無影無蹤。現在只有霽虹橋西邊摩崖石刻下方還有一棵,露出地面約80厘米,周長約72厘米,下呈圓柱形,頂呈蘑菇形——說白了,就是一個男性生殖器的模樣。 路過霽虹橋的行人尤其是兩岸老百姓,都喜歡撫摸一下萬年樁。摸一摸,過河就穩當了,面對奔騰的江水,心中也就少了些慌亂。夜裡,還會有一些婦女來萬年樁上坐坐,這樣就會增加受孕的機會,達到和燒香磕頭同樣的效果。

萬年樁上方靠近“表里山河”題刻處有一個約50厘米長、40厘米寬的長方形石洞,落著幾塊小石頭。當地人說,這是和萬年樁“配套”使用的:孕婦站在萬年樁旁邊,向石洞投擲小石塊,石頭落穩了,就會生男孩。

摩崖石刻

(圖)霽虹橋霽虹橋

與霽虹橋渾然一體的摩崖石刻佇立在沉寂的古渡旁,因霽虹橋的存在而相互輝映。這些題刻,大多出自明清兩代,現尚有20餘條清晰可鑑,多數字大如斗,古風襲人。其中書寫於清康熙癸未年間(公元1703年)冬天的“霽虹橋”3字,幅高1.27米,寬3.4米,體壯氣足,格外醒目。“西南第一橋”直書陰刻,字高0.8米,筆力雄健,章法亦佳;還有“滄江飛虹”、“懸崖奇渡”、“金齒咽喉”、“天南鎖鑰”等,均古意蒼蒼,各具特色。

在題刻中,多數字大盈尺,風骨高古,雄渾壯麗;頗有氣魄。隸、草、楷書各體皆備。從內容上看,一類是題頌長虹臥波的,如清康熙年間的霽虹橋,明代成化年間的西南第一橋,及督學使吳鵬的滄水飛虹等。第二類是讚美古渡天塹的,如清康熙年間的天南鎖鑰。,乾隆年間的懸崖奇渡,明嘉靖年間的壁立萬仍,還有蘭津渡、金齒咽喉、要塞天成、懸岩奇渡等。第三類是稱頌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字高約1.8米的“人力所通”。

在詩聯中,首推明代永昌(今保山)人張含的《蘭津渡》。 山形宛抱哀牢國,千崖萬壑生松風。石路其從漢諸葛,鐵柱或傳唐鄂公。橋通赤霄俯碧馬,江含紫煙浮白龍。漁梁鵲架得有此,絕頂咫尺樊桐公。詩用楷書題於壁上,為橫幅,每字約10厘米見方。詩用精妙之筆傳神地稱頌了霽虹橋的悠久歷史和宏偉之勢,表達了作者對前人辟渡建橋開創之功的憑弔之情。此外,還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春,監察御史王大任題寫的:怪石倒懸侵地隘,長江詰曲盤山多。一聯,比喻貼切,對仗工整,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蘭津古渡的地形、地貌特點,給人以如臨天險之境的感覺。

隨著小灣水電站2008年蓄水,這些匯聚了名家才思慧想的摩崖石刻將從此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交通

(圖)霽虹橋霽虹橋

到霽虹橋,有東西二路。東路由大理至永平杉陽,然後沿博南山盤鏇而下直至江邊;西路從保山經水寨,至橋邊。二者相比較,東路較平,且古蹟較多,“古道”風味較濃。從保山到水寨,已有簡易公路。水寨,四面是高山,谷底有一小片平地,旁有小村,即水寨。從這裡下車步行,從東南方向沿水寨河徐徐順山谷而下,約2里,到羅岷山口,瀾滄江即遙遙在望。

從這裡至江邊的平坡村,是一條東西向的峽谷。兩山夾峙,一徑陡絕,崎嶇迴環,古稱“梯雲路”。下坡的第一段,稱為“倒馬坎”,據說是因山路陡險,“馬蹄高下處,一步一心驚”(黃萬春詩),跋涉艱難,故名。水寨河沿溝瀉下,水陡勢險,沿途泥沙多被沖刷,全溝巨石裸露,若獅蹲獸伏。水枯季節,河水僅從岩隙中穿縫而過;至雨季,則箐水洶洶。“澗水飛來瓊屑濺,岡腰斷處板橋通”。沿途螺徑紆徐,磴道盤空;時間一久,沿路小石遍鋪,人行其上而常滾動,稍有不慎即會摔倒。由於長年累月馬幫過往,鐵蹄到處,火星飛濺,青石樓上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蹄印,似一種特殊的象形文字,記錄著古道漫長悠久的歲月。

300多年前徐霞客經過這裡的時候,記道:路從“疊磴夾縫間,或西或北,曲折上壑甚峻;兩崖夾石如劈,中垂一窗,水搗石而下,磴依壁而上,人若破壁捫天,水若爭道躍壑,兩不相遜者。夾中古木參霄,虬枝懸蹬,水聲石色,冷人心骨”。這段古道的奇、險,至今仍基本如此。雲梯路腳,是平坡。這裡是一個百戶左右的小山村,緊貼在陡峻的羅朗山腹。名雖帶“平”,實際仍是“坡”,只不過坡度稍緩罷了。山村雖小,過去卻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自滇緬公路通車後,這裡才逐漸冷落下來。

出平板坡村,沿著山坡北上,一路儘是茅草荒坡,絕少樹木。行約3里,古老的蘭津渡口,便呈現在面前。

新橋

(圖)霽虹橋霽虹橋
民間集資新橋

1998年初,霽虹橋被沖毀後的第13個年頭,也是有關部門繼續保持沉默的第13個年。大理保山市洞經協會(以演奏道教洞經音樂——麗江“納西古樂”的最主要成分——為主的民間組織,成員多為老年人)一群老人浩浩蕩蕩翻過梯雲路,在霽虹橋遺址邊駐紮下來。用募捐來的功德錢,開始啟動霽虹橋重修工程。1999年7月10日,古老的霽虹橋遺址旁又出現了一座長120米、寬2米的鐵索橋——尚德橋。

善德橋復建項目

雲南省移民開發局、保山市人民政府、雲南華能瀾滄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共同決定復建善德橋。2006年3月31日,善德橋復建項目(屬小灣電站淹沒區賠償工程)正式啟動,設計(昆明勘察設計院)為單跨柔性鋼懸索橋,建於霽虹橋上游一百米處,橋長199.34米,橋面淨寬5米,限載20噸(腳踏車道),造價772萬元,由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中標承建。工程於2006年3月開工,於2007年1月15日交工。

文物保護

2003年11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牽掛雲南霽虹橋與摩崖石刻的命運》。

2004年春節前後,雲南省考古研究所調查小組一行5人前往霽虹橋和摩崖石刻進行了半個月的考察和測繪……

2005年4月,華能集團在發布了“公司斥資三千餘萬元,妥善保護小灣電站水庫淹沒文物古蹟”的訊息,文中明確了“對霽虹橋遺址需要保存的建築、碑刻,設法移植或拓片保存”的主張。

2006年10月,霽虹橋邊的摩崖石刻令人心痛:雨水的沖刷加上人為的破壞——原址上方修建新橋,為此需要新修一條路。結果修路的泥沙毫無顧忌的向下傾倒,埋沒了部分摩崖石刻!原來在幾百米之外就能看到的“西南第一橋”五個大字,僅僅能看到兩個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