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谷

電氣谷主要由許繼電氣城產業集聚區、中原電氣谷核心區構成。是以電力裝備製造業為主體的省級重點產業集聚區,包括風力發電、繼電保護自動化、民用機電生產、核電控制設備產業等,將以“產城結合”的模式,構建“一谷二區七園”的產業格局。

簡介

許繼電氣城產業集聚區以許繼老廠區、許昌經濟開發區許繼高科技電氣城區域為主,包括西外環以東,南外環以北,許由路以南,清泥河以西,用地面積約8平方公里。中原電氣谷核心區位於許昌至長葛集群經濟產業帶,南起許昌市北外環路,北至新規劃的中原路,東起新規劃建設的京廣高速客運專線,西至縱貫許昌市南北的魏武路,用地面積13.9平方公里。為了給發展留足後勁,規劃的未來遠期拓展區為京珠高速公路以東,創業大道以南,連合路以北,玉蘭路以西合圍而成的9.1平方公里範圍。
中原電氣谷是以電力裝備製造業為主體的省級重點產業集聚區,包括風力發電、繼電保護自動化、民用機電生產、核電控制設備產業等,將以“產城結合”的模式,構建“一谷二區七園”的產業格局。1.中原電氣谷核心區。位於許昌至長葛集群經濟產業帶內,南起許昌市北外環路,北至新規劃的中原路,東起新規劃建設的京廣高速客運專線,西至縱貫東城區和許長集群經濟產業帶南北的魏文路,是南北長約8.7公里的帶谷,總面積13.9平方公里,並在高速公路以東(尚集高速公路出口處)預留9.1平方公里的未來遠期拓展區。按照發展規劃,中原電氣谷核心區建設5個產業園,分別是:電力輸電一次設備產業園、風電產業園、配用電設備產業園、民用機電產業園、核電控制設備產業園。2.許繼電氣城產業集聚區。位於許昌經濟開發區西南部,是國家(許昌)電力電子系統產業園和中國許繼高科技電氣城核心區,也是許昌市目前電氣工業相對集中的區域。規劃面積約8平方公里,現已開發4平方公里。許繼電氣城產業集聚區建設兩個產業園:電力輸電二次設備產業園、直流輸電及電力電子設備產業園。
許繼風電產業園項目位於中原電氣谷核心區中南部,西臨魏武大道,南臨規劃中的連和路,東臨規劃中的周寨路,北臨許昌縣尚集鎮農田。項目首期征地面積362453.96m2(合543.68畝,道路中心線內面積),圍牆(綠線)以內面積297112.78m2(合445.67畝)。規劃建築物包括風機總裝車間、研發辦公大樓、培訓中心、電控車間、齒輪箱車間、葉片車間、立體車庫加工車間、原材料庫房、輔助用房等。建築物總占地面積113235m2,展開面積141674m2,計算容積率面積228950m2,露天堆場面積67000m2,道路及廣場面積54000m2,綠化面積60000m2,建築係數38.1%,容積率0.77,綠化係數20%,圍牆長度2200m。
許繼風電產業園風電整機竣工投產後,達產年形成年產2.0MW雙饋風力發電機組400台的生產能力,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48億元,新增利稅6億元。
今年年初,中原電氣谷被省委、省政府劃入省重點工業集聚區。2009年1月12日,在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時任代省長的郭庚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培育壯大中原電氣谷等產業基地,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最佳化要素資源配置的重要戰略部署!為此,省政府辦公廳專門下文,要求省發改委和省轄市政府抓好落實,在培育壯大戰略支撐產業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聽取市委書記毛萬春關於“化危為機、跨越發展”的主題發言時,對中原電氣谷的發展提出了殷切期望:“這個龍頭產業要真正起到帶動作用。”
按照發展規劃,到2012年,許繼電氣城產業集聚區基本建成,中原電氣谷核心區開發面積達到3平方公里,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 到2015年,中原電氣谷核心區開發面積達到8平方公里,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到2020年,全面完成中原電氣谷核心區工程建設,總開發面積達到13.9平方公里,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成為加快許昌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經濟“磁極”。

發展優勢

主要優勢

超前的發展規劃和布局。中原電氣谷核心區首先編制出了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總體開發建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總體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為項目進駐提供了先決條件。核心區的規劃設計參照國內外先進科技工業園的標準,吸納眾多科技工業園的特點,將形成以現代化標準廠房為主體,集科研孵化中心、製造(刪除)中心、現代服務中心為一體,以循環經濟模式和花園式社區為環境特徵的新型產業集聚區。
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中原電氣谷位居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周邊500公里範圍內涉及7個省,擁有4.8億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3,是我國能源和電網建設的重點區,也是中國人流、物流、信息流最密集的經濟區。
雄厚的業基礎優勢。中原電氣谷內擁有許繼集團等50多家規模以上電力裝備製造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二次設備和高壓開關研發製造基地。電力二次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綜合實力居國內行業第1位。
強大的技術優勢。中原電氣谷內電力裝備行業擁有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2個國家級檢驗中心和3個電氣研究所,與德國西門子、日本東芝、法國施耐德等世界著名電氣企業保持著長期技術合作關係。
有力的人才支撐。中原電氣谷內現有從事輸變電裝備的專業技術人員6000多人,其中碩士以上高級技術人員300多人,博士70多人,博士後20餘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33人,有突出貢獻專家30人左右,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技術人才體系,是國內輸變電專業人才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
比較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中原電氣谷內具備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控制保護和換流閥、750kV交流輸變電控制保護、1000kV及以下電壓的開關、220kV及以下變壓器等產品研發和製造技術,產品覆蓋電力系統輸變電、配電和用電的各個環節,橫跨一次及二次裝備、交流及直流裝備領域,是中國輸變電裝備行業中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綜合成套能力最強的產業聚集區,具有電網建設工程的總承包能力。
廣闊的市場前景。今後一個時期,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電力消費呈加速增長態勢,電網建設將進入持續高速增長期。據預測,未來30年,中國電力產業投資需求總量將超過2萬億美元,主要用於電力設備投入。2010-2030年間,全球電力投資將達到9.8萬億美元,其中發電4.5萬億美元,輸電1.6萬億美元,配電3.7萬億美元。電力裝備製造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契機。
強有力的政策保障。電力裝備製造業是國家鼓勵優先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河南省政府已把中原電氣谷作為實現中原崛起的先行區和重要支撐點,將全力支持其建設和發展。許昌市政府把中原電氣的建設和發展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投資導向

吸納和整合國內外與電力裝備製造相關的產業要素。鼓勵和大力支持國內外各類投資主體、各類人才到中原電氣谷,採取多形式興辦企業或經營服務實體,拓展和完善電力裝備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規模、層次、核心競爭力和效益。●推進電氣企業戰略重組。鼓勵和大力支持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和知名電氣企業採取併購、控股、債權融資、技術合作等多種形式對當地電氣企業實施戰略重組,併到中原電氣谷創辦新的產業發展基地。
引進和培育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和大力支持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開發機構和高級人才帶相關高新技術成果到中原電氣谷進行孵化、轉化和產業化,培育科技型、成長型企業和科技研發、服務實體。
承接國內外相關產業轉移。鼓勵和大力支持國內外各類電氣企業及配套企業採取整體搬遷、異地改造、設立分廠、嫁接改造當地企業等方式到中原電氣谷謀求新的發展。
引進和培育各類中介服務機構。鼓勵和支持國內外從事環評、安評、圖審、會計、信息服務、智慧財產權、投融資擔保、資產評估、信用評價、法律服務、就業服務、風險投資、企業策劃、項目管理、現代物流、市場行銷等中介服務機構進駐中原電氣谷,發展現代服務業。
實行開發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項報批、集約發展”的模式,鼓勵和支持國內外投資商採取BOT等多種方式,參與中原電氣谷核心區道路、供水、排水、供電、供熱、供氣、通信、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商儲、餐飲、休閒娛樂、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金融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經營。支持國內外有實力的投資商採取與政府合資、合作等形式,控股或參股園區開發建設公司,成片綜合開發核心區的土地,建設標準化廠房、寫字樓、商務用房等,實施工業地產開發,發展樓宇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