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核雙共振

電子-核雙共振

中文名稱:電子-核雙共振英文名稱:electron-nuclear double resonance;ENDR 定義:將電子自鏇共振與核磁共振結合的共振波譜法。適用於測定生物分子結構中特殊類型的核是否與自由基相互作用。套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

電子-核雙共振

正文

以具有一個未耦電子(電子角動量量子數s為1/2)和一個核(核自鏇量子數I為1/2)的體系為例,它在靜磁場H中有如圖電子-核雙共振所示的1、2、3、4四個能級,分別以ms=±1/2和mI=±1/2來標識,式中ms和mI為電子自鏇和核自鏇的磁量子數
在電子-核雙共振中,在垂直靜磁場H的方向另加兩個輻射電磁場:①頻率為ve的強微波電磁場,用來激發電子從能級 1(或2)至能級4(或3)的Δms=1和ΔmI=0的躍遷,使出現部分飽和狀態。此時,處於能級1(或2)與4(或3)的電子數相等,電子自鏇共振信號極弱;②用頻率為vN的射頻電磁場激發核從能級1(或3)至能級2(或4)的Δms=0和ΔmI=1的躍遷,使處於能級 4(或2)的電子數比能級1(或3)為多,以觀察電子自鏇共振信號強度的變化,故稱為電子-核雙共振。它既不同於電子自鏇共振,又有別於核磁共振。其用途是簡化複雜的電子自鏇共振譜以求超精細分裂常數及其符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