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轅生

科學的管理,使學校形成了教師“爭先”“爭優”的氛圍。 ”他認為,唯有善良才可愛,唯有愛心才能不斷地開發、挖掘學生的潛力,有愛心就要善待每一個同事,每一名學生,每一個人。 各種形式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開發了學生的潛能,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素質。

個人簡介

“讓我們一起以積極、平和、善良、寬容的心態來面對社會、面對同事、面對學生及家長,共創和諧的校園,進而一起蕩漾在寧靜、寬容、祥和的海洋里,放鬆勞頓的心靈,感受平靜、自由的氛圍境界,感悟人生的真諦, 領略智慧的光芒、挑戰人生的極限、傳遞愛的力量,廣播慈善的種子,共享美好、幸福人生!”“這樣,我們的教室里、我們全校上下,才能和諧,才能美麗,才能充滿生機,充滿力量,才能挑戰極限,創造更大輝煌。”(雷轅生語)這兩句話生動地再現了他執著追求的理想境地,展示了他善良睿智而又胸懷大氣、志存高遠的人生境界。透過這兩句話,我們仿佛看到他十年杏壇生涯的每一步足跡,都浸透了濃濃的“苦”與“樂”;每一次歡欣,都蘊涵著平和、寬容和善良。
他,就是被新建縣二中人所稱道的好校長——雷轅生。

丹心瀝血為教育

新建二中迅速發展壯大,與1999年相比,在校學生從1500人發展到2010年的7300人,老師從150人到現在的346人,班級從24個班發展到現在的118個班,連續四年一、二本上線總人數居全市省級重點中學第一。
是什麼促使她超常規、跨越式地發展呢?二中人說:“曠闊襟懷,前瞻意識,作育人才著眼長。”二中之所以有了“凝望處,正欣迎旭日”的今天,是因為有了雷校長科學的辦學思路和民主決策。
一所出色的學校總是跟一個出色的校長聯繫在一起。雷轅生自擔任校長以來,要求老師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學校要求班主任做到早晚兩個六點半、下午兩點半必須到位。於是,無論是盛夏溽暑,隆冬嚴寒,班主任總會在教學樓看到他的身影。不僅如此,每個學期,他都要利用晚自習到全校118個班上一輪勵志課,利用周日上午,為各年級學生家長上培訓課,周五下午,為各年級的教師上校本培訓課:他上課的工作量是一線教師的2倍多。二中的教師至今還記得,他僅僅在二中工作了三個多月,妻子就拋下了他和孩子而離開了人間。中年喪妻,這對躊躇滿志的雷轅生來說,不啻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他隱忍悲痛,一辦完喪事,就把還在讀五年級的女兒交給了自己年邁的母親,一頭又扎進工作里,全校的師生無不為之動容。他這種為學校這個“大家”而很少顧及自己“小家”的忘我精神,激發了二中人的飽滿的工作熱情,使得二中有了空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自此以後,學校沒有一位教師因為結婚而請一天婚假,都是周末結婚周一上課,辦學效益也隨著高考成績一年上一台階而迅速提高。
為確保學校持續穩定發展,雷轅生努力倡導民主之風,通過民主來實現科學的管理,並在實踐中一以貫之。一方面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領導管理能力。他不斷地讀書讀報,參加江西教育學院校長培訓班、全國省級重點中學校長研修班、教育戰略與管理研修班等各種培訓班學習,以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政治水平。他的書房、臥室、書桌、辦公室,擺滿了報刊、雜誌、書籍:《人民日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江西教育》《教育心理學》《學校高績效領導與管理》……一方面,雷轅生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建立了運作有效、充滿活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引入了激勵競爭機制;實行“任人唯賢”的用人機制;推行福利待遇與工作任務和工作業績掛鈎,實行基礎工資、崗位責任工資、工作績效工資三位一體。科學的管理,使學校形成了教師“爭先”“爭優”的氛圍。為進一步激勵教師,學校又適時地在教師中建立了評選“育人能手”、“愛的使者”、“教學能手”、“學習能手”、“研究能手”的機制,每學年獲表彰的教師就有300多人。另外,學校還建立了“群星璀璨”的機制,努力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機遇和展現舞台,把自信和幸福送給每個學生。每學年有一萬人次學生獲獎。一方面,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2003年,雷校長連續三年廣招年輕教師,使年輕教師的數量占了全校的三分之二。為使170多名新老師能儘快地適應教育教學工作,他親自參加老師的集體備課組活動,推動新老促進,教學相長;開展“校本培訓”,組織開展新老教師對口座談、教學觀摩等活動。
在廉政自律方面,雷轅生嚴格要求自己,從不利用職權為自己或家人謀私利。他說:“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從自己做起,努力使新建二中成為一方淨土。”一上任,他就把行政經濟大權完全授給了副校長;學校凡是有重大事情,他絕不搞“一言堂”,而是把事情放在教工大會上進行表決;為增加學校基建的透明度,規範地搞好校建工作,成立了以副校長牽頭,由老同志、教師代表和各處室負責人參加的11人校建小組。由於他不謀私利,不徇私情,新建成的教師和學生公寓、教學樓、食堂無一棟不是省優、市優工程,省、市、縣領導三次帶人到新建二中開現場會。他說:“公開是體現公平、公正的主要途徑,是還領導以清白的政務平台,是集中大家的智慧的重要渠道。公平、公正是維護師生的整體利益,是保證教師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是贏得人心的重要因素。”九年來,新建二中幾乎沒有一個老師搞有償家教,沒有一個老師到校外兼課。
民主的管理,使他遠離財務、基建和行政事務,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了出來,從而讓自己有足夠的精力思考並致力於學校的巨觀管理和教學中心工作,有精力深入教師,深入教室,深入學生,和師生打成一片,民主管理制度,集中了全體教師的智慧,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管理的積極性,為學校做大、做強奠定的基礎。
“靜思勤修,寧守一時之寂寞;形毀於隨,勿取萬古之淒涼。”十年的勞心勞力,雖使他憔悴了許多,但也讓他迅速地由一個教育的拓荒者成長為一位教育的行家裡手。

率先垂範 以人為本

雷轅生說:“我父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的師品,他的學識,他的治學態度,他的艱苦奮鬥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母親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婦女,她的善良,她的勤勞,她的寬容,深深影響了我,影響了我的整個人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家庭氛圍的漸染,使我在當時的艱難困苦中,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的,今天在雷轅生身上表現出來的許多優秀品質,固然有其自我修行的內在因素,但何嘗不是其對父母優良品質學習、傳承和發揚的結果呢?
雷校長身為一校之長,情系師生,寬厚仁和,謙恭待人。為了儘快地了解新教師,他經常走進教師,走進課堂,與教師、學生交流與溝通,以平等的身份討論探究課堂教學的得失。他說:“我覺得與老師們交流是尊重人格、平等相處、消除隔閡、坦誠相見、增進友誼、形成共識的一劑良方,也是校長心胸豁達、掌握主動的一種境界。”他寬容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的不足與缺憾,充分信任、大膽使用青年教師:王開晴、彭為福、夏萬根、楊瓊等年青教師只工作幾年,就因成績突出而擔任年級組長或備課組長,給青年教師健康個性的張揚提供足夠的舞台,激發了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與成就感,滿足青年教師成功的需要。雷轅生在傳統的基礎上,借鑑各地辦學經驗,形成了自己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管理特色。為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他根據“磨尖治拐”、“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等教育教學方法,逐步形成了現在“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和“節節清”、“章章清”,“小題重複”和“重複糾錯”的教學模式。為快速提學生成績,為學生找回自信找到了捷徑;為“做大、做強、做精”找到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哪怕是年青教師,如果每天連續上三四節課,恐怕也吃不消。然而,學校師生看到雷轅生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每天晚上7:00到9:30(高一、二)或10:30(高三)走進班上給學生上勵志課,講偉人的事跡,講成才先成人的道理,教室里不斷傳出陣陣的掌聲。由於長期的超負荷的上課,他的噪子始終是沙啞。老師們常勸他多休息多注意身體,他總是微笑地說:“學校有七千多的學生,有三百多名的老師,每次面對學生和老師,就充滿了的激情,有了激情就休息不下來。”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使新建二中就像一個富有激情而又經驗豐富的年輕人,不斷創造輝煌,創造奇蹟。
雷校長積極倡導“以人為善”的和諧文化。把“愛心”作為新建二中所有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行政領導要善待教職工,為教職工做好服務;教師要善待學生尤其是“待優生”;教育學生要善待父母、兄弟,要學會關愛、幫助同學及他人。雷校長經常說:“老師必須要有顆善良之心,因為,只有善良之心,才能包容、善待每一顆年輕稚嫩而又可愛的生命,和一個個奔放不羈的靈魂。”他認為,唯有善良才可愛,唯有愛心才能不斷地開發、挖掘學生的潛力,有愛心就要善待每一個同事,每一名學生,每一個人。通過教師的愛心讓每一位學子都能少一些躁動,多一份追求;少一點失敗,多一些成功;少一份疲憊,多一份快樂。讓他們每個人在二中都能夠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豐收的喜悅,從而感受並享受生活的幸福。九年多來,新建二中沒有償家教,可有許多老師在辦公室和學生一對一的、有針性的、無償的輔導,讓廣大家長讚嘆不已。
雷轅生將“後進生”稱為“待優生”,認為他們不是不優秀,不是沒有理想,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他們的閃亮之處。“待優生”成績差,學習困難,心理較脆弱,自卑感較強。因此,我們要本著“相信每一個”、“尊重每一個”、“研究每一個”、“發展每一個”的教育理念,實行“一幫一”教學,要求老師不光是從本學科,還從學生的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給予其關心和幫助。為資助貧困學生和獎勵品學兼優學生,學校於1999年設立了“愛心基金”、“獎勵基金”。近十年來,學校沒有一位學生是因為家庭困難而輟學。此外,二中還成立了36個社團。各種形式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開發了學生的潛能,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素質。每年都有一萬多人次在活動中得到獎勵,讓學生真切地感覺到自己能成才。近十年我校有近1000藝術生考取二本以上院校。

所獲榮譽

雷轅生對工作的專注與全身心的投入,使他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而這番事業也給他帶來了無限的欣慰和歡樂。他,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苦和累訴說著一個個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故事,在師生的心中樹立了上進、勤思、多做的表率,用“與人為善”“和為貴”的“君子之心”,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用常人難以理解、也難以逾越的一個濃濃的、大寫的“苦”和“累”,鑄就了自己苦盡甘來的歡樂人生,鑄就了二中不朽的精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他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光榮地當選為南昌市第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江西省先進工作者”、 “江西省十大(中學)傑出校長”“最佳管理貢獻的中學校長”、“十佳創新校長”、“南昌市五一勞動獎章”、“南昌市優秀共產黨員”、“南昌市優秀管理者”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