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的日子:西藏手繪旅行

精彩摘要酥油的顏色很像西方的黃油,看起來十分誘人,是藏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 酥油是高熱量的食品,藏族人用來打酥油茶,和糌粑。 想要吃正宗的酥油,還是要去牧區或鄉村,拉薩的酥油就不是那么純正。

目錄預覽

前言
準備出發啦!
西藏真大呀!
準備出發啦!
真丟了,我帶了一年四季的衣服
怕死鬼的藥品請單
坐上火車去拉薩
坐上火車去拉薩
初識海拔的威力
最美的牧場
西藏,我來啦!
拉薩,我來啦!
西藏第一夜
林倉·我在西藏的家
拉薩的青年旅舍

內容簡要

發現屬於自己的風景,才是旅行的意義所在。
《雲上的日子(西藏手繪旅行)》作者蘇三所見到、感受到的西藏,是一幅長長的關於雪山、牧場、大湖、荒原的畫卷,是納木錯瑰麗的日落、林芝秀美的小村落,是南迦巴瓦峰的驚鴻一瞥……
是博大精深的宗教與寺院文化,是寺廟裡親切博學的喇嘛和盛放的格桑花,是頂著風雪、磕著長頭去朝聖的藏民……
是旅途中或帥氣、或憨厚,或可愛的遊伴,是石鍋雞、酥油茶,青稞面、氂牛肉……的美味,是在大昭寺前曬太陽、在客棧里DIY下午茶的愜意,是三天爬四座山的瘋狂,是在深秋的寒風中數著星星泡溫泉的浪漫……
一路走來均是興之所至,又都充滿意料之外的驚喜。這段飄忽的、隨性的、雲上的日子,《雲上的日子(西藏手繪旅行)》讓我們感受到了西藏的美好,旅行的快樂。

精彩摘要

酥油的顏色很像西方的黃油,看起來十分誘人,是藏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牧民將奶汁稍微加溫,倒人大木桶中上下用力抽打數百下,直到水油分離,將上層漂浮的黃色脂肪質撈起冷卻,就是酥油了。但是牧民們都改用現代化的製作方式了,就是用洗衣機來打酥油,是不是很聰明?酥油是高熱量的食品,藏族人用來打酥油茶,和糌粑。想要吃正宗的酥油,還是要去牧區或鄉村,拉薩的酥油就不是那么純正。
乾奶渣串
奶渣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牛奶打制分離出酥油後,將剩下的奶水煮沸後冷卻,形成優酪乳水,濾水後就是奶渣了。這種乾奶渣塊奇硬無比,堪比石頭,藏族人是當零食來吃的。有個老太太送了我一串,我10分鐘也沒咬掉一塊,只好放棄。老太太卻已經“嘎嘣嘎嘣”吃了一串,這牙口也太好了吧。在牧區,節日時藏民也會把這樣的乾奶渣塊掛在脖子上,好像哈達一樣,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氂牛肉
牛肉攤的地上大多會放個很可怕的牛頭,有點血淋淋的感覺,大約有驗明正身、標榜正宗的意思。氂牛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脂肪含量特別低,熱量特別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都很有功效。只是藏族人自古認為屠戶是殺生者,所以在拉薩賣氂牛肉的都是回族人。
小巷裡的拉薩
煨桑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宗教祈願禮俗。所謂煨桑,就是先將柏樹枝放置於桑爐內點燃,然後撒上些許糌粑、茶葉、青稞等,最後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煙火揮灑3次。佛經上說,神靈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但是聞到桑煙之香味便宛如赴宴,所以在藏區家家都有煨桑爐。八角街中整天瀰漫著桑煙的味道,我不知道神靈是否能享用到,至少它是我非常喜歡的味道。
來拉薩這么久,我早已習慣一切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每日不由自主地跟隨轉經者轉上幾圈八角街方覺過癮。轉經者通常手持轉經筒,不停地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手搖式轉經筒上都刻著六字真言,裡面還裝著寫滿經文的字條,每轉動一圈就等於念誦了經文一遍。我曾經好奇地借藏民的轉經筒一試,這才發現原來看似輕鬆的搖動其實很累,才轉十幾下,手就酸得不行了。

作者簡介

蘇三,生於70年代,做過老師、陶瓷畫面設計師、服裝設計師、插畫師……除了畫畫,好像什麼都不會。大多數時候是宅女,可是一年中總有幾次突然背上包出去暴走,去看不一樣的人和風景,感受世界的廣闊,這本書就是她暴走了一個半月之後又宅在家裡好幾個月才完成的。 她的手繪清新自然,文字流暢風趣,有著無處不在的浪漫情調和小資情懷。 已出版作品:《蘇三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