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的日子[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執導的電影]

雲上的日子[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執導的電影]

《雲上的日子》(Al di là delle nuvole,又譯為《在雲端上的情與欲》。1995年,已入耄耋之年的安東尼奧尼找來德國導演溫姆文德斯與他合作,製作了一部疏離、縹緲的《雲上的日子》。整部電影實際上是個故事集,由約翰馬爾科維奇扮演的導演串聯起來:他時而是其中的人物,時而是置之度外的旁觀者;他在雲端之上,冷眼凝視著人間的愛與痛苦,並由此組成了他的生活;透過膠片,剖析人內在感情的衝突與掙扎。其實正是在此片的結尾他借約翰馬爾科維奇之口的那句“導演是件特別的工作”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即所謂站的高望的遠,這樣一個雲上的人自然會看到我們所無法察覺的獨特的視角與鏡頭訴說和上演著當代人的一部欲望組曲。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雲上的日子雲上的日子
故事一:費拿拉小鎮的故事。

四處流浪的工程師施凡諾邂逅了女教師卡門,迷霧中充滿無言的愛慕,而她拒絕了他的吻。三年後,兩人再次偶遇,愛的激情重新燃起,然而施凡諾卻選擇了對肉慾的逃避。“從那以後,他一直深愛著那個他一直不曾擁有的女孩,許是因為愚不可及的傲慢,或是他所處的城市的沉默愚昧”……

故事二:海濱小城的故事。

海邊漫步的導演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她的眼神毀滅而迷亂。她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連刺12刀,被判三個月的刑期。“你使我想起了某個人。”“誰?”導演問。“我還不能確定。”然後他們做愛,然後他默默的離開。她微笑著,眼神毀滅而迷亂……

故事三:巴黎的故事。

不忠的丈夫周鏇於妻子與情人之間,妻子離開了他,卻帶上了那些家具。尋租空房的她遇到了一個同樣婚姻失敗的男子。她離開了丈夫,他失去了妻子。兩個內心痛楚的人彼此慰藉……

故事四:教堂的故事。

一個英俊的男孩愛上了一個姑娘,他跟著她,真摯的表達愛意。她卻告訴他,“明天,我就要成為修女。”“如果我對你說我愛你會怎樣?”“就像在光亮的房間點燃蠟燭。”冰冷的雨夜,他離開了教堂……

演職員表

主要演員

劇照劇照
Patricia芬妮·阿爾丹/FannyArdant
TheGirl伊蓮娜·雅各布/IrèneJacob
TheDirector約翰·馬爾科維奇/JohnMalkovich
TheGirl蘇菲·瑪索/SophieMarceau
Niccolo文森特·佩雷斯/VincentPerez
Carmen伊內斯·薩斯特雷/InésSastre
Friend讓娜·莫羅/JeanneMoreau
Carlo讓·雷諾/JeanReno
Silvano吉姆·羅斯·斯圖爾特/KimRossiStuart
Husband彼得·威勒/PeterWeller
TheManofAllVices馬塞洛·馬斯楚安尼/MarcelloMastroianni
Mistress切瑞拉·凱瑟莉/ChiaraCaselli

職員表

導演Director: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
維姆·文德斯WimWenders
編劇Writer: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alsobookThatBowlingAlleyontheTiberRiver
維姆·文德斯WimWendersSoheilGhodsy....Frenchadaptation
托尼·諾格拉ToninoGuerraFrancescoMarcucci....adaptation&additionaldialogue(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
PhilippeCarcassonne....producer
VittorioCecchiGori....co-producer
BrigitteFaure....executiveproducer
烏里希·費爾斯伯格UlrichFelsberg....co-producerDanièleGegauff....executiveproducer(asDanielleGegauffRosencranz)
FeliceLaudadio....associateproducer
PierreRoitfeld....executiveproducer
StéphaneTchalgadjieff....producer(asStephaneTchalGadjieff)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博諾Bono....(asU2)
亞當·克萊頓AdamClayton....(asU2)
范·莫里森VanMorrison
勞倫特·帕蒂甘LaurentPetitgand
攝影Cinematography:
AlfioContini....(Antonionisegment)
羅比·穆勒RobbyMüller....(Wenderssegment)
剪輯FilmEditing: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PeterPrzygoddaLucianSegura
選角導演Casting:
NathalieCheron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ThierryFlamand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ThierryFlamand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DenisBarbierMarie-NoëlleGiraud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EstherWalz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BeatriceBanfi....firstassistantdirector
MarilisaCalò....secondassistantdirector
AntoninDedet....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GuillaumeDunand....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FrédéricGarson....traineeassistantdirector(asFredGarson)
FranckLebreton....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FrancescaMarra....secondassistantdirector
GianlucaMazzella....secondassistantdirector
讓-馬可·莫杜特Jean-MarcMoutout....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LionelSigwald....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幕後製作

本片是在安東尼奧尼身體情況極度不佳時拍攝的,劇本是他早在70年代寫成的,由維姆·文德斯擔任副導演。這四個故事沒有觀眾常見的來龍去脈或固有的情節概念,但卻用冥想和詩意,真切地窺探到人的心靈深處,那些沒有結果的一見鍾情和情無歸處的心心相印,像煙一樣從我們身邊輕飄飄地消逝,而留下的愛的自述卻慰藉著所有孤獨的人們。中國文藝片愛好者尤其鍾愛本片。

發行上映

製作公司

雲上的日子雲上的日子
法國第4電視台[法國]
CecchiGoriGroupTigerCinematografica[義大利]
CentreNationaldelaCinématographie(CNC)[法國]
CinéB[法國]
DegetoFilm[德國]
Eurimages[法國]
France3Cinéma[法國]
RoadMoviesZweiteProduktionen[德國]
Sunshine

發行公司

AltaFilmsS.A.[西班牙](Spain)
人造眼[英國]
AsociaceCeskýchFilmovýchKlubu(ACFK)[捷克](CzechRepublic)
AtalantaFilmes[葡萄牙](Portugal)
CecchiGoriHomeVideo[義大利](2001)(Italy)(DVD)
Gativideo[阿根廷](Argentina)(video)
Kidmark,aDivisionofTrimarkEntertainment(Italy)
LíderFilmsS.A.[西班牙](Argentina)
MercureDistribution[法國](France)
SceneriesDistribution(1999)(USA)(subtitled)

上映日期

義大利Italy1995年9月3日.....(VeniceFilmFestival)
義大利Italy1995年10月27日
德國Germany1995年11月9日
法國France1996年1月24日
香港HongKong1996年2月15日
瑞典Sweden1996年3月15日
波蘭Poland1996年3月29日
西班牙Spain1996年6月21日
葡萄牙Portugal1996年7月12日
芬蘭Finland1996年8月16日
韓國SouthKorea1996年8月31日
匈牙利Hungary1996年9月5日
美國USA1996年9月28日.....(NewYorkFilmFestival)
英國UK1997年1月10日
丹麥Denmark1997年8月22日
阿根廷Argentina1998年9月24日
美國USA1999年10月8日.....(limited)
葡萄牙Portugal2000年2月10日.....(Lisbon)(re-release)
烏拉圭Uruguay2000年9月12日

影片賞析

劇照劇照
影片的開頭是約翰·麥克維奇飾演的一位導演在飛機上對著廣袤的雲層進行獨白,這段獨白在我看來就是安東尼奧尼作為一個導演的自白:“每次心力交瘁完成一部電影后,我便開始構思下一部,這是我惟一可做的事,也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我開始嘗試界定下一部作品,最難的是集中思想,不作任何閱讀,不讓自己被干擾,陷入黑暗和沉默。……在黑暗中,現實得以被燃亮。在沉默中,外界的聲音逐漸滲入。我相信萬物里有一種動力,驅使我前行,它是生命,過去和未來的源泉,但我們卻每每停留在現在,然後騙自己以為與世界同步變化——可怕的是冥頑不化的我們,不斷地原地踏步。”

於是故事開始從這個“導演”的自白中緩緩展開,“我的朋友給我講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把我帶到這裡來,是一對男女在拿拉拉邂逅的故事。”影片從開始的音樂就營造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導演”講完這句話後就從鏡頭中消失了,“導演”的朋友講述的故事開始在這種憂傷的基調中正式登場。

邂逅

迷霧中的早晨,一個英俊的排水泵技師在拿拉拉小鎮上遇見了女教師卡門,女教師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但是幾個小時候,當他們再次邂逅的時候,女教師主動上前和他搭話,於是技師想要吻她,她卻委婉地拒絕了。充滿詩意的對話勾勒出的是一分浪漫,也是一分荒誕。技師把女教師送到房間門口,依依不捨的離去了。隨後鏡頭在兩個房間中交叉切換,女教師充滿期待地等待著技師再次敲響自己的房門,但是技師卻在房間中焦急地等待第二天的陽光。(用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話來說就是“女人總是渴望承受一個男人身體的重量。”)

當技師醒來的時候,他發現女教師已經離去了。但是他們之間的愛就這么虛無縹緲地存在著,當3年後他們再次邂逅的時候,女教師已經與另一個男人同居了一年。再次的相遇點燃了他們心中壓抑了3年的愛火,但是他們卻刻意地放棄了,技師在激情即將迸發的一刻抽身離去,好不猶豫地關門,留下女教師在陽台上深情眺望的眼神。

對於技師離開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也無須過多的猜想,因為導演的朋友講述的就是這么一個帶有一絲憂傷的故事,這種憂傷因為技師的抽身離去而顯得特別,因為女教師那安靜深情的眼神而得以升華。

安東尼奧尼把這個故事刻畫得異常得超脫,每一句對白都是文縐縐的詩性對白,這是影片的感情基調所決定的,在這種感情基調下,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馬丁·斯科塞斯電影中的那種對白的,也不可能出現昆汀那種痞子氣十足的對白。只有詩性的、寫意的對白才適合〈雲上的日子〉。所以在這個段落中,對白具有著很強的舞台性,這些對白一旦脫離了這部電影,在現實中說出口,就會詩意全無,繼而變得可笑至極。試想一下,有哪個男的會一見面就和一個女子大談“落日”呢?

這場邂逅因為〈雲上的日子〉而顯得唯美,〈雲上的日子〉也因為有這場邂逅作為開頭而顯得典雅。

拭父

按照聖經的說法,該隱因為嫉妒而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件兇殺案就此誕生。在生物界的各種殺戮中,沒有什麼比自相殘殺更來得殘酷了。

安東尼奧尼把拭父的段落放在了“邂逅”之後,並且這個段落在整部影片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大,非常的短暫。情節大體就是“導演”在漫步海灘的過程中遇見了一個美麗的少女,這個少女由蘇菲·瑪索飾演,眼神中告訴“導演”她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於是“導演”一路尾隨,來到了她在海邊的小店。面對著“導演”的目光,少女開始感到不安,當她再次見到“導演”的時候,她坦誠了一切。她殺死了自己的父親,12刀,被判了3個月刑期。她告訴“導演”,他讓她想起了某個人,於是他們做愛,“導演”像雲一般的離去。

“導演”在影片的開頭就說:“把現實的外表拍攝下來,並且放大,我嘗試著挖掘其背後的東西。”的確,“導演”在這個少女身上所挖掘出來了一些東西,我堅信少女所想到的那個人正是被自己所殺死的父親,她與“導演”做愛更多的是一種戀父的體現,是對被自己殺死的父親感到抱歉。這對她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儀式,完事之後,她的內心解脫了,所以當“導演”離去的時候她並沒有任何挽留。

這個段落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段落。海水的聲音、風聲、那震撼人心的12刀,有著很強的西區柯克電影的味道。最後“導演”一個人再次獨白:“這故事使我無法再聯想到其他的故事,她刺了他12刀,如果她只刺了他兩三刀,這會不會聽起來更像事實,但這不是我要尋找的答案,使我感到不安的是,我竟覺得那12刀似曾相識。比兩三刀更親切,這驚人的數字包含著所有的故事。”

“導演”的離去比“邂逅”中那位技師的離去更加讓人感到憂傷,但這是一種疲倦的憂傷。

外遇

我們總是習慣上把外遇和背叛聯繫在一起。背叛這個詞在昆德拉的作品中是一個不解之詞,昆德拉說:如果當你為了B而背叛了A,如今又背叛了B時,並不意味著要與A重歸於好,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連鎖反應,一次次地使我們離最初的背叛越來越遠。

當這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在咖啡館遇上主動上前搭話的那個女人時,背叛就已經開始了。這個段落也拍攝得相當細緻,女人給這個四十歲的男人講了一個關於靈魂的故事——“我們走的太快了,靈魂還沒有跟上來。”於是他們成了情人。

3年了,靈魂的故事過去了整整3年。這個男人因為靈魂的故事而背叛了自己的太太整整3年,在這3年中他始終拒絕著自己的太太,然而3年後的一個早上,他沒有拒絕。于是之前的公式產生了作用,代換後的結果就是:當這個男人為了咖啡館中的這個女人而背叛了自己的太太,如今又背叛了咖啡館中的這個女人時,並不意味著要與自己的太太重歸於好。第一次的背叛所引發的連鎖反映開始出現了,他往返與兩個女人之間,就像鐘擺無法停止擺動。

在巴黎,另外一個男人的太太背叛了自己,太太拿走了所有的家具,前面那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的太太和這個巴黎男人因為租房的問題而邂逅了,兩顆受傷的心碰到了一起,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鳴。那個被拋棄的太太看著被撕碎後又重新拼起來的巴黎男人的太太,她說“她很美。”巴黎男人說“我妻子。”他們後來會怎么樣,沒有答案。
外遇就像是剎那划過天際的流星,它的美只存在於划過天際的那一剎那之中。

修女

這是影片中最後的一個段落,這個段落與前面的3個段落有著很明顯的不同,同樣是涉及到愛的,但是這裡的愛因為涉及到宗教而顯得異常純潔。

一個青年在路上狂追一個,漂亮女子。他追了她幾乎整整一天,從女子的家門口追到教堂,又從教堂回到起點,一個輪迴之後女子告訴他她明天就要成為修女了。青年漠然。
這個女子是〈雲上的日子〉中最後一個女主角,我覺得安東尼奧尼在影片的最後給大家安排的這個女子就像是一個天使,如果說前面的3段故事可以用肉體來進行概括的話,那么這最後一段故事就完全是靈魂的高度。青年問她“你對人生有什麼期待?”女子的回答是“什麼也沒有”。青年在這個段落中始終是在想辦法改變女子的人生觀,但是女子早已看破紅塵,任憑青年如何誘惑,她始終毫不動搖。

女子在大雨中滑到了,她並沒有像普通的女子那樣哭泣,她發出了驚人的笑聲。最終將青年拒於門外,理由只是一句“明天我就是修女了。”

那一刻我相信那青年被最沉重的輕壓得喘不過氣來,這絕對是一個晴天霹靂。於是狹長的道路上記錄著青年黯然的腳步。

尾聲

影片中4個段落節奏清晰,快慢有序。“導演”在影片中就像是一個旅行者,相互連線的各個部分就像是一次旅行的各個階段,這旅行貫穿著一個內在的主題,一種獨一無二的內在情境,其中的真義已迷失在廣袤的無際之中。

安東尼奧尼以陽台上的告別開場,以陽台上的悲喜結束,在結尾處我們看到了很多的陽台,每一個陽台中的人物都以自己為中心,經歷著自己的生活每一種生活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在雲上的日子。而上帝就在這雲的背後看著他們,微笑著,笑那些抓不住真理的人們。

影片解讀

《雲上的日子》的劇本改編自安東尼奧尼的短篇小說集《台伯河的保齡球道》中的四個短篇。影片是在冬天的法國和義大利拍攝的。雖然有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的協助,但事實上這部影片卻是安東尼奧尼獨立把握的產物,儘管他已經83歲高齡,並且歷經了十年不能說話和部分癱瘓的折磨。安東尼奧尼是坐在輪椅上拍攝完這部他人生的“天鵝之歌”的,他以他的勇氣和信念取得了這部在他電影生涯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影片的成功。

《雲上的日子》是一部寂靜而難解的影片,我們可以在片中認出安東尼奧尼早期電影風格的回聲:謹慎、克制、自省。影片中一系列關於對愛情的不成功追求的故事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即使是對裸體和性愛場面的描繪也是從容、悽美和超脫肉慾的,並且始終帶著淡淡的哀傷。這些不幸的故事是由片中的串場人物———一個導演為尋求他下一部電影的主體素材而看似隨機地拼接起來的。這位導演以旁觀者的身份走過每一個故事,並親身參與到其中的一個故事裡:導演與一個將她父親以十二刀刺死、被判囚禁三個月的美麗女子發生了性關係,並對那個女子為什麼要如此精確地刺“十二”刀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在電影的第一個故事裡,英俊的男青年席爾瓦努在義大利小鎮費拉拉偶遇一名女教師卡門並立刻愛上了她,但這對不知是否該被稱為戀人的男女卻不知為什麼始終不肯確定地吐露彼此的愛意。“我被你的沉默囚禁了。”席爾瓦努告訴卡門。卡門回答說:“但我仍然可以聞到你肌膚和言辭的香味。”在他們相遇的那一晚,卡門想要換用性愛的渠道來溝通彼此,並在客店的房裡寬衣等待席爾瓦努。然而席爾瓦努整晚都沒有出現,於是卡門第二天隻身離開了小鎮。幾年以後他們再次相遇,這次席爾瓦努走進了卡門的房間,但他只是用嘴唇和雙手在離卡門的肌膚幾毫米的地方遊蕩,而始終不肯接觸卡門的身體。第一個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其他幾個憂鬱的故事講的是:兩對中年夫婦因為各自的原因把婚姻走到了盡頭,另一對相互傾慕的男女則因女子最終關閉心門走進修道院而戛然結束。

《雲上的日子》這部奇特而迷人的影片是在濕冷黯淡的氣候中拍攝的,其場景總是處在陰沉昏暗的天空、重濁濃密的霧氣和連綿不斷的雷雨之中。在這些迷濛的景象中,安東尼奧尼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情感紛繁複雜的模糊本性。似乎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在企圖理解人與人之間所應有的情、愛、性以及這三者之間的聯繫。然而關於這一主題的思索無疑是永不會有最終結果的,我們只能在不斷展示和不斷體認的過程中去尋求各自不同程度的理解。正是從這一層面上說,《雲上的日子》是一部永遠吸引人、但又永遠不能使人感到滿足的電影。

影片評析

這是一部1995年由義大利名導安東尼奧尼拍攝的大師級作品。影片由四個小故事組成,表現方法就像一篇散文,雖然故事的情節非常平淡,你可能看完後馬上就會忘記它的內容,但製作者能用電影的技巧,如攝影構圖、節奏、音樂、蒙太奇等手法,讓觀眾在109分鐘的觀看時間內有一種美的感受。

一青年旅行家因為邂逅了一漂亮的女子而改變了行程落腳在一美麗的小鎮上,兩人借宿在同一家小旅館裡。正當我們激昂起情懷打算迎接好戲上演的時候,翌日凌晨女子卻不知蹤跡了。這戲還怎么往下演?我們把心提到嗓子眼替大師著急;直到三年以後,兩人在一家電影院裡相遇,我們欣喜這下子終於有好戲看了,但是,大師卻硬生生地將兩個已經如膠似漆的男女拆開,從此天各一方。此是故事一。

影片的串場人物導演在海濱小城看到了一個青春少女並亦步亦趨地跟著,看樣子這兩人之間至少會有一場露水情緣,不是嗎,女孩已經在用她的肢體語言表達著與我們一樣的對導演的猜測,然而,導演要的不是女孩的身體,而是女孩心裡的故事。女孩終於架不住導演洞察一切的目光,說她殺死了她的父親,刺了12刀。我們來勁,究竟發生了什麼能讓一個纖弱的女孩往她父親身上戳12刀?故事卻嘎然而止。此是故事二。

兩對中年夫婦因為各自的原因把婚姻走到了盡頭。一家的丈夫出差回家發現家裡已經一片狼藉,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電話鈴響了,他妻子告訴他已經把屬於她的家具搬走了。這個時候有人敲門,丈夫開門一看,我們發現來人先前我們已經認識,是那位因為丈夫有了外遇而苦惱他的妻子,她是看了報上的廣告前來租這套公寓的。就在彼此尷尬著的時候,電話鈴又響了,是女人的丈夫打來的,問你怎么把家具都搬走了?此是故事三。

雨夜,一個男人被煢煢孓立於風中的一女子吸引了。他走過去與女子攀談起來,我們發現他們其實是很和諧的一對:兩個人一同行走在靜謐的街道上,一起走進教堂祈禱,當然各有各的心事。雨越下越大了,雨夜下的街道藍幽幽的,充滿了浪漫的情趣,看樣子大師已經為一出浪漫的戀情作了足夠的鋪陳,但是,被男子送回家中的女子卻對男子說我明天就要進修道院了。在關上她房門的同時,女子也向世上所有的男人關上了心門。此是故事四。

大師將這或有來龍卻沒有去脈,或者去脈卻沒有來龍的四個故事,由一位電影導演飛往世界各地尋找電影感覺串在一起拍成一部電影謂之《雲上的日子》。雲上的日子,因為沒有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大地,而變得虛無縹緲起來?雲上的日子,雖因為雲之輕盈而變得有些縹緲,所以,我們看到的四個故事沒有了我們慣常的關於電影要有貫穿紹終的情節的固有概念。但是,雲上的日子卻不是虛無的,從一段沒有結果的一見鍾情到情無歸處的心心相印,這四個故事哪一個不是說的我們總在琢磨的心事?

是的,大師的電影我們已經不太能認同了,那是因為我們已經被講究情節、節奏、明星和製作手段的好萊塢電影快餐弄得失掉了品味真電影的舌頭和胃口,反而是真電影來了我們倒是目瞪口呆了,真電影是什麼?她應該像畫、像音樂、像經典小說能帶給我們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回味,而不是那些有頭有尾卻看了就忘的東西。作為商品的電影總是太著意於故事情節從而將喜歡獵奇的觀眾拽進電影院,卻忘了作為藝術的電影更重要的是要探視人們的心靈,就讓那些天天糾纏著我們的緒像煙一樣從我們身邊輕飄飄地飄過去了。安東尼奧尼真正探得了作為藝術的電影的真諦,在有著藍色氤氳之氣的統一氛圍下說了四個迥異的故事,但這種敘述幾乎能夠慰藉所有孤獨的心。

相關影評

網民點評

為什麼上帝看到思考的人會笑?那是因為人在思考,卻又抓不住真理。——《小說的藝術》米蘭·昆德拉

我一直都覺得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這部晚年的力作有種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的感覺,有點《笑忘錄》的味道。《笑忘錄》是7個不同的故事,〈雲上的日子〉是4個。對於一部電影來說,7個段落顯得過於冗長,4個段落恰恰正好。安東尼奧尼幾乎用了一生的時間來給我們講

媒體點評

在紛繁的世界中,人人都生活在雲上,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是自己無法意識到,或許這就是影片試圖傳達的現代人的情感狀態。

《雲上的日子》是1995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正式參賽影片,大師級導演安東尼奧尼在著名導演維姆-文德斯的協助下完成這部影片,吸引了包括約翰-馬爾科維奇、蘇菲-馬索、文森-佩雷茲、伊蓮娜-雅葛布等在內的眾多著名影星加盟演出。

經典台詞

導演獨白“我相信萬物中有某種力量驅使我不停前行,它是生命,過去和未來的源泉。但我們每每在原地踏步,卻以為自己與世界同步變化。”“我們走得太快了,靈魂還沒有跟上來。”

導演獨白“疑惑,救贖,懊悔,我們的思想,經驗,文化,靈感,想像力和感性的局限。我感到慵倦,與其反覆思索,寧可只用感受。”

我開始嘗試界定著下一部作品最難集中思想不做任何閱讀不讓自己被干擾陷入沉默與黑暗中在黑暗中現實得以被燃亮在沉默中外界的聲音逐漸滲入。

我相信萬物里有一種動力驅使我前行他是生命過去和未來的源泉但我們卻每每停留在現在然後騙自己以為與世界同步變化恐怕的是冥頑不靈的我們不斷的原地踏步。

我不知道為何說這些請非誤會我非哲人相反我只是個懂得映像的人只是在拍攝時我才發覺出現實把事物的外貌拍下來並防大我嘗試發掘其背後的東西除這事我一生中再無其他成就。

獲獎情況

威尼斯電影節1995
FIPRESCIPrize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FIPRESCIPrize維姆·文德斯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1996
BestScore(MiglioreMusica)LucioDalla

Valladolid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1995
GoldenSpike(提名)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GoldenSpike(提名)維姆·文德斯

DaviddiDonatelloAwards(David)1996
BestCinematography(MiglioreDirettoredellaFotografia)AlfioContini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