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茸羊肉

雞茸羊肉

雞茸羊肉是清真菜菜譜之一,以羊肉為製作主料,雞茸羊肉的烹飪技巧以燒菜為主,口味屬於鹹鮮味。

基本資料

雞茸羊肉雞茸羊肉

類別:清真菜 補陽食譜 冬季養生食譜 肢寒畏冷食譜 氣血雙補食譜

工藝:燒

口味:鹹鮮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

主料:羊肉(瘦)100克

輔料:雞胸脯肉50克 雞蛋清20克 牛奶150克

調料:料酒10克 味素3克 澱粉(玉米)25克 鴨油75克 薑汁10克 鹽2克

烹飪方法

1. 將羊肉切成絲,用清水浸泡盡血水;

2. 羊肉加入鹽、少許牛奶、蛋清、澱粉漿好;

3. 放入開水鍋中燙透,撈出調入鹽、味素拌均勻晾涼;

4. 將雞裡脊砸成茸,加入清水燒開;

5. 將雞蛋清放入碗內,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抽打成泡沫狀,放入雞茸攪勻;

6. 將勺上火,放入清水燒開,將勺端離火口,用小勺舀起蛋白糊,放在盤子邊上;

7. 上面碼一層已滑稼的肉絲,捋成6.7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輕輕推入勺中,按此方法做成10~12條;

8. 下齊後,將勺上火,煮透,撈出碼入盤中;

9. 坐勺上火,加入雞湯、料酒、精鹽、薑汁及雞茸羊肉,用微火煨靠入味;

10. 移旺火加入牛奶、味素,淋入水澱粉勾芡,淋入鴨油,翻轉過來,出勺裝盤即可。

營養分析

羊肉(瘦)羊肉(瘦)

羊肉(瘦):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雞胸脯肉: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所含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雞肉有益五臟,補虛損,補虛健胃、強筋壯骨、活血通絡、調月經、止白帶等作用。

雞蛋清:雞蛋清不但可以使皮膚變白,而且能使皮膚細嫩。這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少量醋酸,蛋白質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醋酸可以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牛奶:牛奶中富含維生素A,可以防止皮膚乾燥及暗沉,使皮膚白皙,有光澤;牛奶中含有大量的B2,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牛奶中的乳清對黑色素有消除作用,可防治多種色素沉著引起的斑痕;牛奶能為皮膚提供封閉性油脂,形成薄膜以防皮膚水分蒸發,還能暫時提供水分,可保證皮膚的光滑潤澤;牛奶中的一些物質對中老年男子有保護作用,喝牛奶的男子身材往往比較苗條,體力充沛,高血壓的患病率也較低,腦血管病的發生率也較少;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吸收,而且磷、鉀、鎂等多種礦物搭配也十分合理,孕婦應多喝牛奶,絕經期前後的中年婦女常喝牛奶可減緩骨質流失。

適合人群

食材——雞胸脯肉食材——雞胸脯肉

羊肉(瘦)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體虛胃寒者;
2. 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雞胸脯肉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肥胖或胃腸較弱、擔心患糖尿病、動脈硬化的人,應該多吃雞胸肉。
2. 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患有熱毒癤腫之人忌食。

雞蛋清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結石的人應忌食或少食為好;嬰兒不宜吃雞蛋清。

牛奶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脫脂奶適合老年人、血壓偏高的人群;高鈣奶適合中等及嚴重缺鈣的人、少兒、老年人、易怒、失眼者以及工作壓力大的女性;
2. 缺鐵性貧血乳糖酸缺乏症膽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飲用;脾胃虛寒作瀉、痰濕積飲者慎服。

食療作用

雞蛋清雞蛋清

羊肉(瘦)食療作用:
味甘、性熱,入脾、胃、腎、心經;
溫補脾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
溫補肝腎,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
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國古代醫學認為,羊肉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佳品,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雞胸脯肉食療作用:
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
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添精髓的功效;
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頭暈心悸、乏力疲勞、月經不調、產後乳少、貧血、中虛食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雞蛋清食療作用:
雞蛋清性微寒而氣清,能易經補氣,潤肺利咽,清熱解毒,補充優質蛋白質,護膚,美容,有助於延緩衰老。
食療藥膳:取白糖50克,雞蛋清2個;用雞蛋清將白糖化開,每服1--2匙,每天2--3次,治療慢性咽炎。

牛奶食療作用:
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經;
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
用於久病體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噎膈反胃、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渴、便秘

做法指導

食材牛奶食材牛奶

羊肉(瘦)做法指導:
1. 煮製時放數個山楂或一些蘿蔔、綠豆、炒制時放些蔥、姜、孜然等佐料可去膻味;
2. 吃涮肉時務必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
3. 羊肉中有很多膜,切絲之前應先將其剔除,否則炒熟後肉膜硬,吃起來難以下咽。

雞胸脯肉做法指導:
1. 想限制熱量,且提心肥胖或糖尿病的人們,與想減少肝臟及胃腸等內臟器官負擔的人們,最好少攝取脂肪及肉類,而改吃雞胸肉,以煮或蒸來料理,而不要用油調理。
2. 由於是屬於低脂肪、高熱量的部位,因此經過加熱之一,便於冷凍保存。可用塑膠包好放在冰櫃保存。而做成雞湯或菜時,即可每天攝取到高蛋白的食物。
3. 雞胸肉做成的沙拉菜,不會使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也可減少調味醬的使用,而降低膽固醇,發揮植物油的優點。
4. 用酒蒸過的雞胸肉,將其撕開與煮熟的碗豆拌勻,放在鋪有沙拉菜的盤子上,再灑上已切細的杏仁。而調醬是用橄欖油檸檬汁、、胡椒、鹽等,在食用之前淋上即可。
5. 高蛋白、低脂肪的雞胸肉,應以煮或蒸的方式,才可食用到營養較高的肉。

雞蛋清做法指導:
需要用雞蛋白時,可用針在蛋殼的兩端各扎1個孔,蛋白會從孔流出來,而蛋黃仍留在蛋殼裡;也可用紙捲成1個漏斗,漏斗口下放1隻杯子或碗,把蛋打開倒進紙漏斗里,蛋白順著漏斗流入容器內,而蛋黃則整個留在漏斗里;如果把蛋殼打成兩瓣,下面放一容器,把蛋黃在兩瓣蛋殼裡互相倒2、3次,蛋白、蛋黃即可分開。

牛奶做法指導:
1. 煮牛奶時不要加糖,須待煮熟離火後再加;加熱時不要煮沸,也不要久煮,否則會破壞營養素,影響人體吸收;科學的方法是用旺火煮奶,奶將要開時馬上離火,然後再加熱,如此反覆3~4次,既能保持牛奶的養分,又能有效地殺死奶中的細菌;
2. 牛奶加蜂蜜是非常好的搭配,並還有治療貧血和緩解痛經的作用;
3. 炸魚前先把魚浸入牛奶片刻,既能除腥,又能增強佳味;在做凍過的魚時,湯中加些牛奶,會使魚的味道更鮮;
4. 嬰兒喝純牛奶需經過適當稀釋;
5. 袋裝牛奶不宜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加熱,這樣會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而且在高溫下,塑膠袋中的一些化學成分易分解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食物相剋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糖精豆漿兔肉同食。

營養成分

能量371.79千卡 蛋白質38.52克 脂肪11.25克 碳水化合物29.22克 膳食纖維0.02克 膽固醇123.5毫克 維生素A55微克 硫胺素0.25毫克 核黃素0.51毫克 煙酸11.07毫克 維生素C1.5毫克 維生素E0.74毫克 鈣176.24毫克 磷422.47毫克 鉀764.3毫克 鈉1190.88毫克 碘7.7微克 鎂57.25毫克 鐵6.03毫克 鋅6.99毫克 硒16.96微克 銅0.21毫克 錳0.12毫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