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鏈格孢葉斑病

雞冠花鏈格孢葉斑病

雞冠花鏈格孢葉斑病 (1)選用無病種子。 (4)棚室養護的雞冠花發病初期採用粉塵法或煙霧法。

危害

雞冠花鏈格孢葉斑病雞冠花鏈格孢葉斑病
危害雞冠花。

症狀

葉面生黑褐色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大小1—10mm,邊緣略隆起,中間灰褐色似輪紋狀,具灰黑色霉狀物,初時小圓點中心白色,外圈褐色,大小1mm,後融合成5—18X 5—8 (mm)大斑。

病原

雞冠花鏈格孢(Alternaria celosiae Tassi),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棍棒形至洋梨形,褐色,有縱橫隔膜,柄和喙部色淺較長,大小17.5—75X6.3—10.5(um)。

發生規律

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或以雞冠花鏈格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病組織外,或粘附在種表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在室溫條件下,種子表面附著的分生孢子可存活1年以上,種子裡的菌絲體則可存活一年半以上,病殘體上的菌絲體在室內保存可存活2年,在土表或潮濕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生長期內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分生孢子萌發可直接侵入葉片,條件適宜3天即顯症,很快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
該病的發生主要-與生育期溫濕度關係密切。氣溫14—36℃,相對濕度高於80%即見發病。雨日多、雨量大,相對濕度高於90%易發病,晴天、日照時間長對該病有一定抑制作用,生產上連作地、偏施氮肥、排水不良、濕氣滯留髮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
(2)輪作倒茬。
(3)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提高抗病力。嚴防大水漫灌。
(4)棚室養護的雞冠花發病初期採用粉塵法或煙霧法。①粉塵法,於傍晚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平方米1kg。②煙霧法,於傍晚點燃45%百菌清煙劑,每667m2200—250g,隔7~9天1次,視病情連續或交替輪換使用。
(5)露地栽培的雞冠花發病初期噴灑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藥掌握在發病前開始用藥,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60L,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噴藥後4小時遇雨,應補噴,生產中雨後及時噴藥可減輕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