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秋夜曲二首

由唐朝詩人王建創作,屬於樂府體。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雜曲歌辭·秋夜曲二首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樂府

作品原文

雜曲歌辭·秋夜曲二首
清漏長霜泊泊,蘭綠收榮桂膏涸。高樓雲鬟弄嬋娟,
古瑟暗斷秋風弦。玉關遙隔萬里道,金刀不剪雙淚泉。
香囊火死香氣少,向帷合眼何時曉。城烏作營啼野月,
秦州少婦生離別。
秋燈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長,南樓北斗兩相當。

詞語注釋

泊泊:紛錯。唐王建《宛轉詞》:“紛紛泊泊夜飛鴉,寂寂寞寞離人家。”
桂膏:傳說中的一種脂膏。晉王嘉《拾遺記·燕昭王》:“不逾一年,王母果至,與昭王游於燧林之下,說炎帝鑽火之術。取綠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飛蛾銜火,狀如丹雀,來拂於桂膏之上。”晉王嘉《拾遺記·洞庭山》:“采柏實以合桂膏,用養心神。”
雲鬟:高聳的環形髮髻。唐李白《久別離》詩:“至此腸斷彼心絕,雲鬟綠鬢罷梳結。”元楊暹《劉行首》第四折:“脫紅裙,著布衣,改雲鬟為丫髻。”
玉關:即玉門關。北周庾信《竹杖賦》:“玉關寄書,章台留釧。”唐李白《王昭君》詩之一:“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金元好問《送李參軍北上》詩:“生男莫作班定遠,萬里馳書望玉關。”清納蘭性德《天仙子》詞:“古釵封寄玉關秋,天咫尺,人南北。”參見“玉門關”。
香囊:盛香料的小囊。佩於身或懸於帳以為飾物。三國魏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宋秦觀《滿庭芳》詞:“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紅樓夢》第八七回:“小几上卻擱著剪破了的香囊和兩三截兒扇袋並那鉸拆了的穗子。”曉立《節序·風俗和藝術》:“五月初五端午節,艾葉遍插,龍舟競渡,孩子們額頭點上雄黃,姑娘們巧手做著各種彩色粽子、香囊。”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