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島

雉島是法國和西班牙兩國共管地,不讓參觀,它離法國和西班牙兩國在大西洋中的界標不遠。但是“從容科區的河灣路很容易看到它”,法國昂代的旅遊網站如是說。
從法國昂代與西班牙伊倫之間的界河比達索亞河兩岸眺望這個彈丸小島。對於島上若隱若現的白色獨石碑上的碑文。
該碑是為紀念1659年在該島上籤訂《庇里牛斯條約》而立。該條約明確了法國與西班牙的邊界,以庇里牛斯山脈作為兩國的自然邊界。但是小小的雉島不只是簽訂條約的地方。
幾百年來,這個面積不足一英畝的河心島是君王皇族相聚會面之地,經常充當換親之所。1615年,法國路易十三和西班牙菲利普四世在島上第一次分別見到自己的妻子——對方的妹妹。此後,雉島又成為法國路易十四和西班牙查理二世與各自的新娘首次見面的地方。
鑒於其重要的歷史意義,雉島在法國也被稱為“會談島”。1659年簽訂的條約使之成為奇特邊界安排——共管地的罕見典範,從而該島對兩國來說具有了重要意義。
雉島不僅是最古老的現存共管地,也是唯一兩國不同時共享而是輪換分時擁有其主權的共管地。在一年中,雉島主權6個月屬於法國,另外6個月歸屬西班牙。
條約簽訂後的350多年間,該島主權在兩國之間交接已達700多次。這就像法國和西班牙之間在打一場速度極慢的桌球,或者從地理學上說更像分時度假屋——從20世紀60年代起這一做法開始在西班牙海濱風行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