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丸都山城

集安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區2.5公里處,修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處為676米,是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作用。

集安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為世界古代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丸都山城是憑藉自然山勢的走向構築城垣,城牆高低起伏。東、西、北三面城垣所在山脊最高海拔676米,外臨陡峭的絕壁,內抱較為平緩的坡地,北高南低,形如簸萁狀,平面呈不規則的四邊形,城周長為6395米,目前,山城東牆、北牆西段、西牆北段保存較好,高處可達4-5米,由20餘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結構嚴謹。石材一般長40—90厘米,寬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層內收,上部築有1米高左右的女牆,女牆內壁下部有一排築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城門6處,南側谷口處有一處瓮門,東北面城牆上各發現兩處門址,南牆西部有一處城門址,西城牆上至今未發現門址。山城內有泉水兩處,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東山腳下。在南城門匯於一處,經瓮門下涵洞注入通溝河。城內有地面遺址3處,蓄水池1處,墓葬37座。宮殿遺址在東側山坡下,南北長96.5米,東西寬80米,進深作三層階地,每層階地設排列有序的礎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紅色瓦礫。這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具有濃郁民族特色,是高句麗民族建築才華、築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麗在丸都山城營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為中世紀都城建築的傑出範例。經過千年的風風雨雨,高句麗丸都山城中的建築已蕩然無存,只有山脊上的石築城垣還殘垣斷壁歷歷在目,保留著當年雄偉的氣勢。如今,丸都山城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它的修復也將進行,屆時一個新的丸都山城將以歷史舊貌展現在遊人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