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營舊址

集中營舊址

上饒集中營在上饒市南郊茅家嶺。1941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將皖南事變突圍未成的新四軍幹部600餘人,以及在東南五省被捕的共產黨員、抗日青年和愛國人士八十餘人囚禁在茅家嶺的七峰岩(高幹禁閉室)、周田(苦工營)、李村(高等軟化所)等處,建立了規模龐大的上饒集中營。 新四軍軍長葉挺就關在七峰岩的禁閉室。上饒集中營四周構築了圍牆、鐵絲網、崗哨林立、警戒森嚴,並在周圍30里以內設定了內層警戒圈。 被關押的革命者對敵進行了堅決鬥爭,並於1942年5月25日舉行了著名的茅家嶺暴動。1942年6月,日軍占領上饒時,集中營遷往福建,途經福建崇安赤石鎮時,被押的革命志士舉行了暴動,史稱“赤石暴動”。 1955年,人民政府在茅家嶺修建了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碑,碑上刻有周恩來題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九個大字,1980年重新修葺,並建立革命烈士紀念館。

上饒集中營在上饒市南郊茅家嶺。1941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將皖南事變突圍未成的新四軍幹部600餘人,以及在東南五省被捕的共產黨員、抗日青年和愛國人士八十餘人囚禁在茅家嶺的七峰岩(高幹禁閉室)、周田(苦工營)、李村(高等軟化所)等處,建立了規模龐大的上饒集中營。 新四軍軍長葉挺就關在七峰岩的禁閉室。上饒集中營四周構築了圍牆、鐵絲網、崗哨林立、警戒森嚴,並在周圍30里以內設定了內層警戒圈。 被關押的革命者對敵進行了堅決鬥爭,並於1942年5月25日舉行了著名的茅家嶺暴動。1942年6月,日軍占領上饒時,集中營遷往福建,途經福建崇安赤石鎮時,被押的革命志士舉行了暴動,史稱“赤石暴動”。 1955年,人民政府在茅家嶺修建了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碑,碑上刻有周恩來題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九個大字,1980年重新修葺,並建立革命烈士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